“程序性记忆系统”是指什么?确诊患上“顺行性失忆症”怎么办?

文 / 微知科普
2020-12-10 09:43

“程序性记忆系统”
莫莱森被确诊患上了“顺行性失忆症”。这让威廉医生感到自责与困惑,他警告同行不要再重复自己犯的错误。1955年,威廉医生在美国神经科学年会遇到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布兰达·米尔纳博士,邀请后者来到康涅狄格州,共同研究莫莱森的病症。两人都没有预料到,他们关于莫莱森的研究即将改变人类对于大脑认知功能和记忆功能的理解。


在康涅狄格州,米尔纳给莫莱森做了数百次的记忆实验,每次实验都得到了莫莱森耐心而和气的配合。两年后,米尔纳发表了题为《双侧海马损伤后导致的近期记忆丢失》的论文,她指出,威廉医生所切除的海马回并不是导致癫痫的源头所在,那里其实是决定大脑认知和记忆的重要区域,而且,米尔纳认为,莫莱森的失忆症与癫痫病一点关系都没有,这完全是错误手术带来的悲剧。直至今日,米尔纳的这篇论文被引用超过 6000 次,依然是神经科学领域内最经典的研究论文。


不过,在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普遍认为,记忆是大脑所有细胞的整体功能,并不依附于某个单独的神经区域,因此很多人仍然怀疑莫莱森的失忆症是由癫痫症引发的。到了1962年,米尔纳继续对莫莱森完成了大量研究实验,她将自己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研究成果公之于众。米尔纳告诉整个神经科学界,莫莱森的大脑记忆有一部分是相当完整的。

医生们给莫莱森做脑部手术的场景
在一系列实验中,米尔纳让莫莱森不断从复地做同一件有难度的任务,比如反复画出某种轮廓复杂的图案或者反复玩一个带规则的游戏。对于普通人来说,第一次画图案或者玩游戏都比较困难,但随着学习,后边一般会越做越好。莫莱森没有做任务的记忆,他每次做任务时,都认为自己是在开始一个新的实验。但令米尔纳吃惊的是,随着训练的增多,莫莱森竟然开始变得熟练起来——他画的图案越来越精确,他的游戏得分越来越高,即使他认为自己是第一次做任务。

这样看似简单的实验其实意义巨大。莫莱森的表现说明,大脑中至少有两个系统能产生新的记忆。一个是“陈述性记忆系统”,能够记录姓名、面容、新的体验等等,它把记忆存储起来,需要回忆的时候再翻出来。这个系统依附于大脑中的临时功能区域,也就是莫莱森被手术切除的内侧颞叶和海马回。另一个系统,则叫做“程序性记忆系统”,它是依靠潜意识来运作的,依附于大脑的其他区域中,负责记忆学到的新技能。依靠“程序性记忆系统”,科学家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个人多年不骑自行车,跨上车子就立刻找到骑车的感觉;或者一个人多年没有碰吉他,但拿起吉他就能弹出曲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