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养生要无愧于心?心理治疗该怎么做?心理治疗的原则是什么?
心理养生:无愧于心
人活在世上,总要与人交往,总要有所活动,总会对周围的人、周围的世界产生一定的影响,也就必然会受到来自周围世界的评论。因为世界这么大,社会这么复杂,人的修养水平又不相同,所以,不同的人对自己所做所为有不同的评论和看法。这是十分自然的。但有些人却因此而非常烦心和苦恼,这完全没有必要,只要“无愧于心”,让人去说吧。
国外有句名言:“在真相定无人知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最能显示出他的品格。”古人说:“御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无愧于心是一种处事原则,是一种道德修养更是养生所必需。只要个人的所作所为无愧于心,自己才会“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怨。”尤其能在受到排挤、诽谤面前保持“君子坦荡荡”的胸怀。
孔子说,君子的心胸平坦宽阔,小人却经常局促忧愁。子路问孔子:君子也有忧愁吗?孔子回答君子在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在修养心志中感到快乐;得到职位后,在办好事政事中得到快乐。因此君子终身快乐,没有一天忧愁。相反,小人在没有得到职位的时候,就忧虑自己得不到;得到职位后,又生怕失去它,因此,小人终身忧愁没有一天快乐。
从心理学方面讲,生活中无愧于心是消除自我心理障碍、宽松处世、保持平心静气自我保护的有效措施。
心理治疗的原则
1.接受性原则。即对所有求治的病人,不论心理疾患的轻重、年龄的大小。地位的高低、初诊再诊都一视同仁,诚心接待,耐心倾听,热心疏导,全心诊治。在完成患者的病交收集、必要的体格检查和心理测定,并明确论断后,即可对其进行心理治疗。施治者应持理解。关心态度,认真听取病人的叙诉。
以了解病情经过,听取病人的意见、想法和自我心理感受。如果施治者不认真倾听,表现得不耐烦,武断地打断病人的谈话。轻率地解释或持怀疑态度,就会造成求治者的不信任,必然导致治疗失败。
另一方面,施治者留并非机械地、无任何反应地被动听取来治者的叙述,必须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注意其言谈和态度所表达的心理症结是什么。因而该原则又可称为“倾诉”或“顺听”原则。认真倾听来治者的叙述,其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某些求治者在对施治者产生信任感后会全部倾诉出自己压抑已久的内心感受。甚至会痛哭流涕地发泄自己的悲痛心情。结果会使其情绪安定舒畅。心理障碍也会明显改进,故接受性原则具有“宣泄疗法”的治疗效果。
2.支持性原则。即在充分了解求治者心理疾患的来龙去脉和对其心理病因进行科学分析之后,施治者通过言语与非言语的信息交流,予以求治者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使其建立起治愈的信心。一般掌握求治者的第一手资料之后,即可进行心理治疗了。对求治者所患的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从医学科学的角度给予解释,说明和指出正确的解决方式,在心理上给求治者鼓励和支持。
要反复强调求治者所患疾病的可逆性(功能性质)和可治性(一定会治愈)。这对悲观消极、久治未愈的病人尤为重要。反复地支持和鼓励,可防止求治者发生消极言行,大大调动求治者的心理防卫机能和主观能动性;对强烈焦虑不安者,可使其情绪变得平稳安定,以加速病患的康复。在使用支持治疗应注意:支持必须有科学依据,不能信口胡言;支持时的语调要坚定慎重、亲切可信、充满信心,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交流和情绪感染作用、使求治者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
3.保证性原则。即通过有的放矢、对症下“药”、精心医治,以解释求治者的心理症结及痛苦,促进其人格健康发展、日臻成熟。在心理治疗的全过程中。应逐步对求治者的身心症状、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和性格等心理缺陷的病理机制加以说明、解释和保证;
同时辅以药物等其它身心综合防治措施,促使疾病向良性转化,在实施保证性原则的过程中,仍应经常听取病人的意见、感受和治疗后的反应,充分运用心理治疗的人际沟通和心理相容原理,在心理上予以保证,逐步解决求治者的具体心理问题,正确引导和处理心理矛盾,以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