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偶效应真的存在?夫妻一人离世,另一人很快便会离世

文 / miniappbd972e616d044
2020-11-23 09:40
本文参加百家号 #科学了不起# 系列征文

人类与自然动物比较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类的情感更加丰富而复杂,这体现在复杂的人际关系、为人处事上。我们常说人是怕寂寞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寂寞感就越强烈,因此到了一定年龄后我们会寻求另一半配偶,寻找机会和配偶一起度过下半生。结成夫妻在人类社会是最常见不过的事情了,但夫妻很多时候也敌不过时间。

当另一半因为疾病、事故等原因去世后,剩下的那个人一般会受到悲痛情绪的困扰,从而影响生活无法正常进行,甚至可能在配偶去世一段时间后自己也离开了人世。科学界将这种现象称为“丧偶效应”,它指的是丧偶给幸存者所造成的影响。有趣的是丧偶效应并非只存在于人类世界中,动物界也存在丧偶效应,尤其是经营着一夫一妻生活的动物。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丧偶效应呢?对此你可能会说,这还不好理解吗?从人类的角度出发,自己的配偶陪伴自己走过了人生那么长的路,突然有一天消失了,除了对原有那份陪伴的怀念之外,还会产生对未来无人陪伴的恐惧。单纯从情感上解释丧偶效应似乎说得过去,那么是否有科学依据作为支撑呢?

为了更加深入地探索丧偶效应的内在原因,国外有学者开启了一项大型的调查。这项调查持续了几年的时间,覆盖了青少年、中老年年龄段的人,目的是先找到出现丧偶效应的人,然后通过对他们的访问获得相关的信息,最后对有研究价值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最终他们发现,老年人群体中出现丧偶效应的几率最高,大约是41%。

这并不难理解,因为老年阶段是最靠近生命末期的阶段,老年人所承担的未知和风险要比中年人和青年人高许多。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中年人发生丧偶效应的几率是第二高的,就连二十多岁以及二十岁以下的青年人也存在这种情况。对此研究人员认为,丧偶效应体现的是配偶之间感情的深度,这可能就是爱得越深,陷得越深的体现吧。

不仅如此,调查还发现男性受到丧偶效应的影响更大,这与男性和女性在家庭的分工有关。有些男性长期在外打拼,家庭生活的经营靠女性,一旦女性配偶去世了,家庭就会失去支柱。丧偶效应所造成的影响是双重的,分别是心理影响和生理影响。首先出现的一般是心理影响,配偶的离去会导致幸存者产生悲痛的情绪,而且这种情绪很难排除。

长时间负面的情绪会导致生理方面的负面影响,比如患上应激性心肌病。这种疾病又被称为心碎综合征,这时候患者的心理防御基本已经被击溃了,只剩下生理防御苦苦支撑。由此可知,丧偶效应在人类社会中是真实存在,而且是能被解释得通的。如果你身边存在这样的人,请给予他们更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