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身边的人有这些自杀征兆,你要警惕了

文 / 第一心理
2020-11-10 09:49
原创、深度、格调 | 汤先生

今年八月初的时候,一则新闻引起广大网友的关注,一名在南京就读的女大学生独自去青海可可西里无人区后失联,家人在其失联报警后,警方经过多方的搜寻,最后在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清水河南侧无人区中通过随身物品确认了女生的尸体,最后经过调查排除他杀可能。

令人痛惜,在大好青春年华了结了生命,如果早一步发现会不会阻止悲剧发生。据数据报道中国每年大约有三十万人自杀,然而不管是什么原因选择自杀,其实它都有迹可循。

行为模式异常

那些有自杀倾向和没有自杀倾向的人,其实可以在很多时候从他的行为、性格和情绪上做出判断。心理学上的行为模式就是指一个人具有一种特定的性格还有一系列的处世风格。

这种特质一般来说具有稳定性,不会轻易发生变化,当一个人有自杀倾向的时候,往往会表现出反常的行为模式。

首先,从情绪上来说,他会表现出一种和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绪,就是说他的情绪找不到现实原因,突然间的低落或者欣喜。

个体的情绪是对现实情境的反应,如果现实情境找不到合理原因来做出解释,表现出情绪反常,可能要格外注意其是否有消极想法。

其次,从行为上来说,有自杀想法的个体,一般会出现不符合身边人以前对他的认知的行为,可能会表现出来做自己极度厌恶的事情,或者去做自己从来不敢做的事,很多时候他所表现出的行为也不是对客观情境的合理反映。

比如由自杀情绪引起的一段时间内反常的极度嗜睡和严重失眠。

比如写遗书,和朋友说类似道别的话语,和朋友谈论死亡的话题,讨论对自杀的看法或者直接表示出想自杀的心理,这些信号也是自杀前的求救信号。

最后,从性格上来看就更加明显,人的性格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很大的改变

正常情况下的个体性格的改变也是有迹可循,有自杀倾向的个体一般会表现出和以前性格相反的表现,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前后矛盾行为。

比如与讨厌的人友好相处,对什么都不在乎。这些现象尤其值得注意。

躯体化症状明显

躯体化症状也是有自杀倾向的表现,躯体化症状是心理学专有名词,它是指个体在出现某些严重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疾病的时候表现在生理方面出现的身体上的一系列应激反应。

并且这些心理问题或者是心理疾病的外化表现都无迹可循,它们都是对现实情境的歪曲反映。

不过这些躯体化症状和平时的疾病也会表现出一样的征兆,但是和真实疾病不同的是它是由心理问题或者心理疾病引起,并且一般去医院就诊也无法查明病因。

这里就涉及到身心疾病与心身疾病之分,心理学将由身体不适引起的一系列消极情绪或者疾病称之为身心疾病,有自杀倾向的个体一般是心身疾病,也就是由心理问题导致的疾病。

可以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头痛、恶心、腹泻等等。

都有可能是自杀心理带来的躯体化症状,所以普通的药也无法治愈

四方联动进行合理的危机干预

谈及自杀,那么也会涉及到危机干预,它是应对自杀个体的有力举措。

危机干预中有一个暖心救助是危机干预热线,国外有个老奶奶的儿子因自杀去世,此后老奶奶开通了危机干预热线服务,帮助很多轻生者找到了活下去的力量。

但是对于自杀人群的复杂原因并不是危机干预热线就可以大幅度消除,很多时候要从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个层面进行帮助。

首先,是学校方面开设心理课程,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合理处理学生的心理问题。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引导学生合理应对负性事件。

其次在社会层面,应该给予更多的人道主义援助,而不是看热闹心态,或许最后体验的社会上的冷漠才是轻生的导火线。

总之就是一切以生命为重。

再其次是家庭,家庭要给予足够多的家庭温暖,很多轻生者的家庭支持就很缺失,孤立无援的处境容易让人产生消极想法。

最后,笔者觉得自身层面也需要努力,要进行自救,如果实在自救无效,就寻求他人帮助。心理老师和心理医生都是很好的选择,有时候世界或许没有那么糟糕。

还有很多想做的事情不是吗?请再去看看那些美好的事物。

各位看官好,我是汤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让您觉得脸上有光,说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点赞,有什么指点的地方,也请在评论区留下建议,我都会看,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