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癌过程中,心理治疗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患者如何赶走负面情绪?

文 / 健康伴长生
2020-11-01 09:46

2020年除夕夜,港星林利在社交网站上发文:“最后一次体检报告,癌症指数跑光光,大肠滑溜溜……”字里行间洋溢着重获健康的喜悦。

现年53岁的林利是前香港小虎队成员,也曾在《小李飞刀》中饰演龙啸云一角。然而在2017年,他被诊断出罹患直肠癌第3期,就医时肿瘤已经超过11公分,之后动手术取出。

如今3年过去了,癌症已经从他体内完全消失,不能不说是一件大喜事。

大肠癌是恶性程度较高的常见消化道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不断上升,在所有恶性肿瘤发病率中居第5位。面对这样一种严重威胁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肠癌患者怎样才能拨云见日,迎来曙光?

研究证明,在抗癌过程中,心理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WHO认为,肿瘤是一种社会心理性疾病。据国外文献记载,约有34%-44%的癌症患者有明显的心理应激反应或心理障碍,其中有18%的病人符合重症抑郁发作的诊断。长期以来,癌症被贴上绝症的标签。

尽管这种认知已经被证实是错误的,但早已在很多人的心中根深蒂固,由此带来的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等,会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造成极大的影响。

让人不禁想到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患癌而死的人,有三分之一都是被吓死的。”

医学调查表明,病人得知自己患了癌症后,心理状态一般要经历否认期、恐惧焦虑期、悔恨妥协期、抑郁期和接受期五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对病人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摆脱情绪困扰,避免陷入过度的恐慌而郁郁而终?

针对肠癌患者的心理治疗,可以从以下方面做起:

为患者答疑解惑

为患者介绍相关知识,纠正错误认知。首先要让患者把癌症当作一种慢性病而非不治之症看待。

其次,由于大肠癌是恶性肿瘤,跟患者沟通解释时,不能像一般患者那样将病的性质及预后都说出来,而应考虑到患者的个性特点,谨慎从事,因人而异,在解释中应该注意方法和技巧。

给患者鼓励和安慰

为了调动患者的积极情绪,要经常给予适当的鼓励。尤其是患者因为治疗效果不明显而产生较大的心理波动时,要及时提供安慰,可以分享一些抗癌明星的例子,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坚定信念,积极抗癌。

在这个过程中应该注意,针对患者的具体病情,提出切实有效的建议。

对患者做出有限度的保证

对患者的检查和治疗情况作出患者能够接受的保证,以坚定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患者的病情,在告知对方真实情况的前提下,也可以对治疗结果做出有限度的保证,让患者对抗癌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后续治疗。

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暗示

当患者知道自己患了大肠癌,尤其是晚期患者,会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表现为消极、失望、郁郁寡欢,甚至会产生自杀的念头。

医护人员要经常给予积极的心理暗示,宣传治疗的意义,帮助患者排除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在内的一切不利因素,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安心治病。暗示应该贯穿在整个心理治疗过程中。

中医认为,“七情,人之常性,动之则先自脏腑郁发,外形于肢体”。并且论述了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的发病机制。

可见,消极的情绪对人体百害而无一利,对癌症患者而言,心理障碍更是危害多多。面对大肠癌患者,要让他们知道,尽管是恶性肿瘤,但大肠癌并非不治之症

焦虑、悲伤的情绪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加重病情。而采取积极、主动、坦然处之的态度,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积极状态,坚定战胜癌魔的信念,努力配合医师治疗,对于稳定和改善病情,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其生存期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