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不动就肚胀?到底咋回事?看完这篇文章,明白了一二

文 / 健康的记忆啊
2020-10-13 00:53

这几天每天的门诊几乎都能碰到深秋季节天气多变导致的腹胀病人,让我终于下定决心以有效专业资讯的方式来传播有关腹胀的医学知识。

尽管我从事的是中医,#健康大V创造营#但并非一味地简单地反对西医,相反我会从现代中西医的角度来比较解读日常疾病的应对办法,包括揭示一些疾病的治疗误区、直面真相。

我的第一篇文章,就从这几天总是碰到的腹胀开始。

现代西医学把腹胀分功能性腹胀和器质性腹胀两种。

对于腹胀或功能性腹胀是如何界定的呢?

以前,对于腹胀这个疾病的诊断是依据2006年的罗马Ⅲ诊断标准的,但是在2016年发布的全球共识的罗马IV诊断标准中,人们对于功能型肠胃病在罗马Ⅲ的标准基础上有了新的理解。

罗马Ⅲ诊断标准中,功能性腹胀指的是主观上出现反复性的腹胀,伴有或不伴有腹部膨胀、隆起,但没有其他器质性胃肠道病变导致的一种胃肠道功能性疾病。

功能性腹胀不符合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其他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诊断。

功能性腹胀以患者主观上自觉腹胀为主要症状,时常还会伴有食欲差、打嗝、肠鸣、排气增多等这些症状。

但相对于罗马Ⅲ标准,罗马IV标准还增加了对肠道疾病症状谱的解释,认为功能性肠道疾病是一组与病理生理机制特征相联系的症状谱,而不再作为特定的疾病来看待。

目前在对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中发现,在其他功能性肠道疾病中腹胀的症状常常出现,并且在对功能性胃肠病的研究探讨中,腹胀症状的发病机制与治疗基本统一。

这么专业的论述,到底啥意思呢?

就是全球对于腹胀的专业认知上,倾向于不再单独把功能性腹胀当做单一的疾病,而是看做是功能性肠道病中常见的一组症状谱系来对待的。

但是,我在本文以后几天的文章中,是以“腹胀”这个症状为中心,从流行病学、病理机制和治疗等角度展开中西医角度的深度解读。

10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经常腹胀

外国的腹胀,我就不说了,他们正忙着应对新冠肺炎的流行呢。

说说我国的腹胀吧,深秋天气变化多端,正是腹胀高发期。

近几年,我们对于腹胀这个疾病不断有更新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公布。

据相关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功能性腹胀的发病率为11%,男性的发病率为10.4%,女性的发病率为11.6%,男女患病率接近,就诊率为7.2%。

但是功能性腹胀在国外的报道是多见于女性。

报道还显示,功能型肠胃病在几乎各个年龄段均可出现,有研究称发病年龄峰值为35~40岁。可是,正值新冠肆虐的美国,功能型肠胃病发病年龄段的峰值却在45~64岁。

国内研究还显示,功能性肠胃病患者大肠癌发病概率较正常人群明显偏高,所以如果经常腹胀且属于功能性肠胃病的话,一定不可轻视。

但过低的就诊率,不能不引起无论是病人还是医生的强烈关注。

尽管腹胀的人这么多,但是国内外对于腹胀的研究文献并不多见(相比于其他疾病),现代西医学界对于腹胀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不过,对于功能性腹胀的原因,推测可能与胃肠运动功能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神经内分泌因素、肠道菌群改变、社会心理因素、食物不耐受、腹壁肌肉张力减弱等诸多因素有关。

简单说,就是腹胀也属于一个多因一果的疾病,西医上凡是对于多因一果且原因不明的疾病,通常是治疗方法很多,效果好的或者根治的方法却没有。

下面就上述可能的致病原因,我来帮你一一梳理下——

肠动力不足:

一开始,人们对于功能型胃肠病在发生机制上的认识,主要是认为应该是胃肠动力不足或异常引起的。

而腹胀、排气、腹鸣等消化系统症状多与肠道运动异常密切相关。

据相关研究证实,肠道是否扩张及肠道的扩张程度与肠道气体的运输密切相关。

当这种肠道的气体反射调节机制发生异常,不能正常运转时,肠道气体的运输和清除就会发生障碍,导致肠道内气体不能正常和及时排除而滞留于肠道中,从而引起一些列相关症状。

而精神情绪因素、肠道应激反应、肠道菌群结构改变等都可以引起肠道运动异常。

内脏高敏性:

如果一个人的内脏处于高度敏感性,这也被国内外学者认为是影响、治疗和预后功能性腹胀的重要因素。

这个因素也被认为是引发功能性胃肠病诸多引发机制中被高度认可的因素之一,从而也被认为是引起功能性腹胀的重要因子。

概括的来说,内脏高敏性指的是这个人的内脏的神经感应器对人体正常生理性及伤害性刺激的感觉阈值降低,这意味着本来不应该被正常人感知的生理剌激被人体感知;同时会放大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即面对伤害性刺激人体的反应更为敏感,反应程度更为剧烈。

从脑-肠轴的理论分析,这个内脏高敏性实质上是大脑对于正常的刺激作出了误判处理,使异常的信号传给大脑。

从神经内分泌学角度分析,内脏高敏性与肠粘膜神经受体敏感、胃肠分泌异常或心理刺激诱发的。

无论如何,内脏高敏性属于被医生高度认同的一个导致腹胀的原因之一。

神经内分泌学因素:

西医学多学科研究证实,人体消化系统受中枢神经和肠道神经系统共同支配,这称为神经学上的脑-肠轴。

现在的西医学界已经对脑-肠轴和功能型胃肠病的发生之间的关系达成共识。

内脏或外部感受器通过脑-肠轴的3个解剖学上层次的可接受内部或外部的刺激,并将信号传导给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释放一类名为肠脑肤的神经递质,包括胃动力素、胆囊收缩素、血管紧张性脑肽、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来保持脑与肠之间的协调互动关系,或通过神经反射来影响胃肠功能。

有研究发现有抑郁、焦虑倾向的功能性腹胀患者体内的胃动力素、胆囊收缩素、血管紧张性脑肽、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水平明显高于没有忧郁、焦虑气质的患者。

菌群失调:

首先我们要承认,健康人和经常患有功能性腹胀者,他们胃肠道的菌群结构组成是不相同的。

功能性腹胀的人胃肠道中有害菌的数量明显多于健康人,而有害菌在胃肠道内的肆虐,被认为可引起肠道运动异常、内脏敏感性提高、肠道炎症免疫反应,这会进一步导致功能性腹胀。

有专业人士认为有害菌肆虐也会产生更多的有害气体,两感相加,会导致或加重功能性腹胀。

社会心理因素:

胃肠道被人们称为人的情绪反应器,有专家认为胃肠道菌群为人的第二大脑。

而精神和社会因素对于人的第二大脑或人的情绪反应器的影响成为现代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社会心理因素不仅被认为是功能性腹胀的病因之一,他们在功能性腹胀的治疗及转归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情感障碍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研究发现,经常患有功能性腹胀者存在心理障碍的明显偏多。

而功能性腹胀的治疗,西医上也大多从上述病因展开,包括提升胃肠动力、降低内脏敏感性、改善神经内分泌、改善肠道菌群和情绪调节等。

那么经常腹胀现代西医该如何治疗,就是我明天要分享的内容,欢迎关注、点赞、分享。

北辰中医博士,一个从“小到不会说话”到“老到不能说话”都能沟通的中医医生。人是70后、心是80后、医学水准60后争取50后的斜杠青年,中医人文医学科普达人,分享20年从医经验和经典验案,为患者,也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