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永远不要对抑郁症患者说,你只是轻度

文 / 第一心理
2020-05-07 16:39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当今社会,抑郁症的发病几率逐渐提高,而查出患有抑郁症的患者却很少,可见知道自己实际患有抑郁症的人很少。

根据数据统计,全球大约只有10%的抑郁症患者的好了有效的治疗,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会陷入长时间的情绪低落,消极,无助,甚至自我放弃想要轻生的状态中。

如何正确地跟抑郁症患者沟通成了当今社会的一大难题。

抑郁症会让一个人对所有事情失去兴趣,长久性持续情绪低落的状态,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倍感焦虑甚至出现睡眠障碍。

试图缓和抑郁症患者的病情就需要在沟通过程中,既要了解到他们的心理需求,试着走入他们的内心,让他们充分的信任我们,也要把握分寸,不要触碰到他们的心理红线。

如何能把握好这个尺度呢,心理学家认为,在面对抑郁症患者的时候,一定不要说的这三句话。

你的抑郁症只是轻度

这句话表面上看上去是好意,想提醒忧郁症患者心态更积极向上,鼓励他们可以看到事情往好的一面发展,从而慢慢的走出抑郁症。

殊不知这句话本身其实是存在问题的,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和精神不能够用言语为其断定病情轻重,一些好意的发言有几率被误会。

所以这句话本身违背了客观规律并过分遵循人的主观能动性,并不能有效的鼓励到抑郁症患者,甚至会加重他们自卑的心理。

大部分抑郁症患者为了不想麻烦身边的人,不想身边人为自己担心、焦虑,会试图把自己不安失落的情绪竭尽全力隐藏起来。

所以很多人不会第一时间察觉到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问题,总而言之就是普通人无法从抑郁症患者的日常行为和举止中判断出他们的抑郁症程度和病情表征。

所以,当抑郁症患者听到有人对自己说这句话的时候,会加重他们的自我愧疚感和无助感,部分患者甚至会有逃避的想法,进而加深自我否定,觉得自己懦弱无能,这样只会加重抑郁症患者的病情。

你可以自己解决

抑郁症是生理,心理乃至精神层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是一个客观的独立于身体之外的东西,可以说抑郁症本身的形成因素就是复杂的。

作为抑郁症患者,在一定程度上他们是很难依靠自己去克服的,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选择轻生的道路呢?

人固然可以克服困难,也可以梳理一些来自精神和心理方面的错觉与知识偏差,却不能克服抑郁症。

抑郁症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它可能来自于原生家庭与成长环境的压迫,也可能来自于大脑区域的分工协调、自我调节出差错甚至是先天因素导致等原因。

这些因素不断的交织和相互作用,辅以时间的催化,让抑郁症患者深陷情绪中不能自拔。

所以,抑郁症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是不能进行自我克服,甚至可能会更加自卑、失落。我们可以做到的就是陪伴和让他们进行正确的心理咨询与疏导。

你一定可以振作的

对于一些短时间陷入困境,但意志力又很坚强的抑郁症患者来讲,这句话无疑是一味良药。

但是对于那些长时间陷入焦虑,重复的经历挫折、打击、生活在困境里的抑郁症患者而言,这句话本身起不到相关作用。

这句话并不是在所有情况下都适用,即使你是带着好意和一颗真诚的心,也会被抑郁症患者拒之门外。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他们对自我情感的疏导和控制能力已经远远超出了可控的范围,他们心里明白自己精神上遭遇的问题,但是很难做出相应的改变。

国际上对于治疗抑郁症的观察时间为:暂定持续两周以上。如果抑郁症患者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和顽强的意志力振作起来的话,该抑郁症患者就不会长时间被压力困扰了。

所以,当抑郁症患者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轻度患者会有受到鼓舞的感觉进而振作,有利于病情康复,而对重度患者并不能起到有效的作用,要具体程度具体分析。

综上,在面临抑郁症患者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我们的言行,切勿用错误的言语加重他们病情,与他们进行有效且正确的沟通,鼓励他们积极治疗,才能让他们更快走出抑郁的阴霾。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Abnormal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