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院患者中的“老面孔”,究竟还有没有治愈的可能?

文 / 白衣天使方大头
2020-03-19 16:42

患病多年、反复发作常年深陷于住院-出院-住院的恶性循环中,作为精神病院的“老面孔”-身患难治性精神疾病的他们,究竟有没有治愈的可能呢?

案例中的精神疾病患者赵某(化名),当年患病时只有14岁,因恋爱失败造成精神受挫起病。自恋爱受挫后,委屈,愤怒,自卑......几乎所有的负面情绪扑面而来,要将赵某完全湮没。慢慢的,赵某不想再面对同学,逃学也成为了家常便饭。随着病情的加重,赵某不仅睡不好还时常胡思乱想,总感觉这个同学在议论自己,那个同学在说自己的坏话,不仅如此,他还总觉得有人要害他。受此种种折磨令他变得非常容易生气,严重的时候伤人毁物,家里的很多东西都被摔得七零八落的。

多年里,赵某一直在当地医院接受许多次住院药物治疗,每次情况都有所好转。然而不幸的是,出院后的赵某不觉得自己有任何问题,他认为自己根本就没有病,所谓的“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有时家人说要带他去看病,他反而会喷口大骂:我没病,你们才有病哪!这样的想法让他一次又一次停药,症状反复发作、加重,近一年来,他开始出现睡眠障碍,变得更加易怒,毁物伤人也成了时常上演的“戏码”。

看着年轻的孩子一步步被疾病摧毁,家属感到十分痛苦,即便是面对过多次治疗的失败也不想就此放弃、认命。为了治好他的病,父母多方打听。当听到其他患者家属那里在我院通过外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疾病后,于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来到我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任廷文主任在患者入院后做了详细的检查,结合以往的病史和治疗情况来看,认为继续单一使用传统药物治疗对杨某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会诊后觉得手术适合杨某目前的病情,在取得家属同意后,对杨某实施了第五代脑立体定向技术。经治疗后,患者原有的妄想、脾气暴躁、攻击行为消失,思维恢复正常,承认自己有病,自觉接受药物治疗。

脑立体定向手术能让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变得正常,听起来天方夜谭。但事实上,随着神经影像学、神经生物学、分子学、微电子学等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手术治疗精神疾病的技术已十分成熟,手术采用了CT+MRI+DTI影像结合进行精准定位,能够精准调控疾病相关部位,以达到改善精神症状的目的。

精神疾病患者能不能治愈?任廷文主任认为,对于难治性精神疾病患者,经过手术治疗,也是可以临床治愈的。手术对于顽固性的幻听、妄想、思维紊乱、暴力伤人等症状疗效显著,术后患者的学习、生活、工作、社交等功能逐步恢复,并融入社会过上正常的生活。今年8月份我院收治的一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有被害妄想、嫉妒妄想、夸大妄想、非血亲妄想等症状,医生择期安排手术,术中顺利,在9月初旬出院。9月7日,家属在微信上发信息表达了感激之情,表示患者术后回家后病情稳定,字里行间散发着愉悦之情。后经随访得知,患者动手术以来(病情)一直非常的好,看起来和正常人没两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