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越来越笨,甚至抑郁!这5个习惯再不改就晚了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似乎已经是所有父母亘古不变的心声,我想很多家长都会在教育子女这方面下足功夫,片片讨教经验,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 ,一切都是在摸索 。
但很多家长都过于着急,生活中父母几个不经意的做法或者举动,反而让孩子越来越笨!
一、事事代劳
现如今很多家长都以为事事替孩子想周全,做周全,为孩子营造一个很好的生活环境让孩子安心学习,却完全察觉不出这是在溺爱孩子 。
溺爱不仅仅是爷爷奶奶保母式的养护 ,也是父母的事无巨细样样管,孩子会形成一种依赖式惯性。
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很多事不能小看孩子 ,只要父母细心教导,孩子很快就会学会而且做的很棒!比如:
“没上学前,自己起床刷牙,穿 衣服,吃饱以及一些事情 。这可以为孩子上幼儿园打下良好的基础 。
上学后,自己整理每天的文具 ,自己背书包,自己准备好第二天要穿的衣服和要用的东西等等 。“
家长替孩子做的太多反而让孩子的自主能力降低,脾气越来越娇纵。
二、拔苗助长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都过早的去发掘孩子的潜能,去完成一些超出同龄人的事。小孩子的能力往往也是有限的,你给他太大的目标,孩子很难达到要求,会适得其反,增加孩子的挫败感,反而越来越糟。
如果孩子上幼儿园了,真的希望,家长们不要太着急了。幼儿园就是学会在群体中生活,知道协作和拥有童真,不需要学习小学生的知识。
如果,幼儿园学了小学,小学学初中,初中学高中,依此类推,孩子只会觉得原来课堂的知识都会了,不好好上课,以后的发展必然是越来越退步了。
三、限制爱好
我们家长不要老是用“你以为”的目光看孩子,怕孩子学了其它的兴趣班,就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孩子从小的生活不光只有学习这一条枯燥乏味的路,还有他的兴趣爱好。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才是对孩子健康成长最好的帮助,而强制孩子放弃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不仅对孩子是一种伤害,而且还会让孩子的逆反心理更加严重。
四、负面暗示
家长出门在外难免会遇到熟人,但是很多父母都会有口头禅或者是谦词,比如说自己孩子太笨、笨蛋之类,却不知道这样会给孩子心理上带来多大的打击。
有的家长让孩子和别人打招呼,孩子不肯。家长就会说:“这孩子就这样,胆小、害羞。”这种对孩子的解释方式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且暗示孩子"我胆小、害羞"。再和人打招呼时孩子就真的变成胆小、害羞了。
有些家长在和别的家长交流时,常常羡慕别人的孩子哪儿都好,反过来马上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就不如这个小朋友。“这种暗示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
五、语言暴力
孩子成长过程中,确实让很多父母感觉到劳累大于幸福,在这样的情况下,难免会心里不痛快,就拿弱小无反抗力的孩子来发泄。可怜的孩子,除了用他们的小小的心灵去承受,还能怎么样。
各种语言暴力让孩子很受伤:
“你再淘气妈妈就要打你了”;
“你再就这样下去长大了怎么得了哦”;
“你再哭,再哭一个试试”;
“我怎么生了你这样的孩子”;
“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这么笨呢”;
“你看看人家怎么学习的”;
……
生活中类似的话太多了,我们说的时候痛快了,但给孩子内心留下 的是不可磨灭的伤害 ,甚至会导致孩子自闭,抑郁等神经系统上的问题。
大部分孩子的智商生来是没有问题的,而是受环境影响,慢慢“学笨”的。
很多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父母生活中不经意习惯性的话语和动作,逐渐产生对学习的无能感,并因此而丧失自信心,给别人的感觉是,这孩子“越学越笨”了。
美国幼儿教育家凯茨在孩子身上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他称之为“习得性愚蠢”。
所以要让孩子多多体验成功的快乐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其实对孩子来说,成功也是成功之母,一次成功的体验会让孩子信心百倍,兴趣盎然地向下一个更高的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