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抑郁症≠心细
一个心理咨询匠对生活的感悟,喜欢的可以关注我!
阿尔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个重要理论,它的含义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绪感受转化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觉。
希望这里我们彼此疗愈将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转变为光,照亮我们的人性深处的黑暗,遇见我们真正的自己······
文/老K
这两天,我们都在迎接2020年新年的到来,可是还有一批人无法感受到快乐,他们就是抑郁症患者。
这不,无论热搜还是知乎热榜,这两天我发现抑郁症一直都在榜中。
今天看到一个问题很有价值:“抑郁症的人都很心细吗?”
我不这么认为抑郁症是心细,很多抑郁症患者的确会想的很多,但是这不一定就是心细。根据百度百科和汉语言的释义,心细不单单是想的多,还包含一个“胆大”的含义在其中。可抑郁症等多数神经症其实特别胆小,他们的“心细”也仅仅只是停留在避免自己遭受更大灾难的层面,离心细这个词本意的境界还是差了很多。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响,凡事有交代。
患有神经症的人都是优秀的人,也只有优秀的人才可能患有神经症,他们与其他那些优秀而健康的人 。一个人要想活得卓越的确需要敏感,但这个敏感想要发展成我所说的胆大心细,首先需要将这份向内关注的能量转变到关注到外界。比如乔布斯也是一个极其敏感和多疑的人,可是他的”心细“更多投注到苹果公司的创造上,所以人家改变了世界。而神经症的人把这份能量更多关注自己,一辈子在内斗,终其一生也是多疑敏感,可是却一事无成。最后希望每一个抑郁症患者要学会接纳自己的特点,然后把这个特点用在长处去,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文章作者:老K
老k简介:本科,心理咨询师(国家二级、三级双证持有),神经症亲历者 ,佛学爱好者,公号“阿尔法心理研究所”创作者 ,头条认证心理领域创作者(青云计划科普类获奖者),长期坚持省三甲医院动力学个人体验分析110小时+ (目前仍在进行)
培训/学习经历:国家心理咨询师系统面授培训、曾奇峰精神分析60讲、武志红心理学课、熊逸佛学50讲、施琪嘉创伤疗愈系列课程、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主任医师彭旭《走出抑郁,学会自我疗愈》系列课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