躁狂症六大发病原因 与四个日常护理

文 / 国民心理健康
2019-12-19 16:17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资讯。

躁狂症六大发病原因

1.遗传因素

多项研究表明,躁狂症的发病与遗传有着一定的联系,家族中血缘关系越近,患病率越高。

2.精神因素

躁狂症的发病,可能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

3.性格特征

躁狂患者,通常都拥有开朗乐观、热情好动、进取心强、精神充沛、脾气急躁等等性格特征,一旦遇到无法宣泄的精神刺激,就容易发展成躁狂症。

4.环境因素

多数患者的发病,是在受到了精神刺激下诱发的,如工作压力太大,被责骂或受惊等等。

5.心理社会因素

研究证实,重大负性生活事件,即不愉快、有"丧失感"、令人沮丧的生活事件,可以成为"内源性"情感障碍的发病诱因或促因。

躁狂症患者的日常护理

1.娱乐活动

精神充沛,是躁狂症患者的表现之一,不必刻意限制患者的活动,可以增加一些跑步、家务、种花、书法、唱歌等等活动,宣泄并消耗患者一定的精力和体力,好延长患者的睡眠时间,增加睡眠深度。

2.家庭环境

患者家属应为患者制造一个和睦的家庭环境,多抽些时间来陪伴患者;

躁狂症患者的卧室,建议使用绿、蓝这种冷色调,以简单、清雅的室内布置装扮为好。

3.饮食调理

除了要配合医生的治疗外,患者的饮食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对于躁狂症患者来说,最好是能让其单独用餐,避免吃饭时多话、精神不集中,同时,要让患者多喝些水,平稳情绪。

4.预防意外发生

好管闲事、爱打抱不平、小题大做等等,是躁狂症的主要症状,尤其在热闹的地方时,应观察并预防意外的发生,避免激惹患者,最好不要让患者常去人多的地方。

家属不要对患者采取打骂、捆绑、体罚等等责罚,会加重病人的躁动症状。

社群

如果你想加入心理学人的专属社交圈,请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微信公众号,(ID:gmxljk)国民心理健康同城社群正全国招新中!与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一同前行。

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国民心理健康网

国家级心理服务平台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转发内容仅作信息分享及参考,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gmxljkw),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