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没事“自言自语”不是病,是一种“药”

文 / 第一心理
2019-11-25 20:54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在我们身边总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很喜欢自言自语,周遭的人见此情况往往会嘲笑他们,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自言自语是不正常的“行为”。

对此,心理学家提出了完全相反的看法,自言自语其实是一项自我情绪调节的方法,也是最简单的自我管理手段。其心理本质其实是“自我对话”,倾听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

人在群体之中说出的话,不一定完全是自我所想的,而自言自语有时则完全发自于你的内心。自言自语的内容可能是你的一种情感发泄,也可能是你这几天所想的事(工作、生活方面),还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自我反省(这件事情是不是还有另外的解答,这件事情是不是还有其他的处理方式)。

好处

1、正面情绪的引导

心理学研究发现,喜欢和自己对话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乐观,更善于思考问题。

当你面对痛苦时,眼泪也许是一种无声的抗议,但只有自我对话才能让你的心态真正好转,适当的自我对话能够帮助我们调节情绪,并向正面引导,是在我们应对生活困难最有效的方式。

2、记忆力巩固

另一方面,自言自语还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记忆力,尤其是即将考试的学生,当人在读书或学习新的语言时,自我潜意识的念出来,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3、帮助学习成绩的提高

自我对话,在学生党中运用得特别多。比如,“加油!”、“要努力啊!”、“你一定可以的!”,这类自我暗示能够有效帮助他们疏解压力,转移注意力。在考试前夕,老师也常常会要求学生进行自我对话。在工作中进行自我对话,也能够达到正面的效果。

但不是所有的自言自语都有积极作用,充满负面信息的自言自语则会产生反效果。

大家或许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当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特别尴尬的事后,头脑里会一直响着一个声音,“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发生在我身上?”、“该怎么办呐,好丢脸啊。”

而长时间进行这种自我对话,会让我们变得越来越不自信,并逐渐产生焦虑、紧张、胆怯的情绪,还会降低我们的主观幸福指数。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呢?

如何合理地进行“自我对话”?

以下三种方法,可以帮助大家减轻心理负担,更好地适应我们的日常生活。

1、建立自我对话日记簿

当你的自言自语成为一种习惯后,便很难认识到自己在自言自语,自己究竟在说些什么,这时便需要你有意识地记录自我对话,可以通过日记的方式,看看自己在无形中和自己说了什么,什么内容形式的话。当我们把对话记录下,便能更深刻地感受到自己内心的声音,以及这种声音对你产生的效果。

2、不畏惧自我表达

如果你害怕在公众场所发表演讲,那么你可以通过在家自我对话进行训练,可以尝试着把心中的声音放在现实中来。倘若你是个害羞的人,最开始可以只让自己听到,然而逐渐大声朗诵出来,久而久之,便不会畏惧了。

3、与自己积极地对话

若你的负面声音过重,可以试着将对话风格转变,将脑海里那些自我贬低的词汇慢慢删除,换一些积极正面的话语。如,“你是最棒的!”、“你一定可以的!”、“不要害怕,有人爱着你”等。

刚开始时,你可以试着与自己做伙伴,想象自己内在的能量正在对你源源不断地供给,如你的心跳一样,毫无保留的滋润你、浇灌你,从来没有停止过爱你。

请相信它是有效的,不要胆怯,长期下来,你会发现在自我鼓励这件事上越来越顺利,你也会更愿意倾听那些发自内心的声音。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Speaking psych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