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提水桶给女学生卸妆:留守儿童的心理特征是什么?

文 / 第一心理
2019-09-14 15:11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近日,一则新闻刷爆了朋友圈:贵州黔东南地区某中学校门口,一名男教师提着水桶为女学生卸妆,女学生们提着行李、排着队,眼神中充满了惶恐,或双手捂脸,或卸妆后匆匆离开。

该学校老师表示,学校处于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学生以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 children)为主,他们从小就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缺乏是非观念,其中,很多女学生迷恋于化妆,学校多次进行引导,收效甚微,于是不得不采取强制措施,避免学生误入歧途。

对于学校的解释,网络上争议不断,有的人认为,学生就应该有学生的样子,应该专注于学业,而不是把精力浪费在化妆、打扮上。有的人则认为,在校门口给学生卸妆“不近人情”,略显暴力,本质上属于暴力式矫正,很可能适得其反。

事件中,学校为了整治这一不良风气也是大费周折,但是老师亲自上阵为学生卸妆还是第一次见。教育界有一句话叫做“一流学校抓学习,三流学校抓纪律。”

其实从新闻中就可以看到,这个学校的教育资源很差,生源也一般,大部分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学校采取这种方式控制学生化妆也是万不得已。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学生的父母大都不在身边,普遍都在外地务工,想要叫家长来学校是很不现实的。其次,如果不让化妆的学生进学校,学生在校外出事,学校同样也要负责,因此为了维持正常教学,学校采取强制卸妆的方式。

从心理学角度看,对于这件事,我们不能以非黑即白的态度轻易做出评判。一方面,学生化妆现象的确存在,但是不同区域情况差异巨大。比如,在一些大城市的学校中,学生化妆现象反而少见了。另一方面,对于学生化妆现象的矫正,应该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修复的角度出发,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暴力矫正。

留守儿童心理特征:自我消化

留守儿童从小就很难和父母待在一起生活,缺乏关注的他们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从自我发展(Self-development)心理学角度看,对于缺少父母关心的孩子来说,他们很难了解自己真实的情绪,去做到关爱自己。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定有很多难过或者开心的时刻,而由于没有父母的引导,这些复杂的情绪体验往往得不到倾诉,他们只能自己去消化。时间长了,孩子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会突然哭泣,为什么自己对某些特定的事情特别敏感。

由于长期被忽视,孩子们长大后就很难再去主动亲近别人了,他们习惯了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绪,自己解决自己的情感需求。由于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回应,他们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表现为对人际关系彻底失去信心。

留守儿童如何进行心理矫正?

1.练习充满爱意的对话

长期缺乏关注的孩子得到的爱很少,所以他们应该学会利用自己的力量关爱自己。心理学博士Webb认为,对于那些从小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来说,他们可以利用“充满爱意”的方式和自己对话。简单来说,“充满爱意”的要求我们在自己经历挫折的时候,用积极温暖的语言进行自我调节,停止那些过于严格的自我攻击,多给自己一些鼓励和休息的时间。

2.尝试管理自己的情绪

这一部分孩子在识别情绪方面是有所欠缺的,当情绪来临时,他们很容易被情绪控制,而管理自己的情绪就成为了他们的必修课。首先,学会识别不同的情绪,开心是什么感觉,愤怒又是什么感受,可以利用音乐和影视作品来帮助自己体验不同情绪的细微区别,这个阶段,学校和老师应该积极引导而不是暴力矫正。

其次,接纳自己的情绪,不要用评判的态度去面对情绪,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当它来临,你只需要静静接纳它们就好。

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留守儿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对于留守儿童的心理剖析和心理健康的维持已经成为了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