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越没出息的人,越容易拖延,因为他不明白这一点

文 / 第一心理
2019-09-10 14:05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总是把手上的事情一拖再拖,直到第二天也就是工作任务的截止日期,你会感到惊慌失措,于是选择熬夜赶完本该一个星期做完的工作,其质量可想而知。

拖延不仅让你没办法出色地完成工作,还增加了不小的心理压力,打乱了正常的生活、作息节律,你想摆脱拖延的习惯,但是每次遇到任务时,又进入了这种恶性循环,仿佛你始终在被截止日期牵制着。

降低“控制感”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越是没出息的人,越容易拖延。一方面,长期的拖延状态极大地降低了他们的“控制感”。由于前期无休止的拖延,导致他们最后不得不将全部时间、精力投入到当前工作,在一种极度焦虑、紧张的状态下赶完工作进度。

这种状态是被动的、压抑的。自己始终被上级安排的任务牵着鼻子走,久而久之,这种主观能动性的缺乏,会让人越来越失去内部动力,变成了一个被动的工作机器,你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日常生活缺乏计划性, 处于长期模糊、混沌的状态。而以这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生活,必定会越来越碌碌无为,难以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就。

另一方面,拖延让他们总是经历高强度的赶工,使得他们无法有更多时间去规划,去做一些额外的、充实自我的事情。而对于那些生活有规律、有计划性的人而言,他们可以腾出精力做一些赶工之外的事情,比如,学习一些新技能、为下一阶段的工作做准备等,这进一步促进了他们之后的工作效率,形成良性循环。

“稀缺心理”

从心理学角度阐释这种现象,其实是“稀缺心理”的体现,是一种无意识的状态。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塞德希尔穆来纳森(Sendhil Mullainathan)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EldarShafir)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所以,那些拖延者,会在后期赶工的过程中,让自己陷入了无休止的忙碌中,从而产生稀缺心理,只能关注于当前的工作,缺乏更长远的规划与更大的格局,进入庸庸碌碌的恶性循环中。 而要想摆脱拖延的习惯,我们必须认识到这一点,既“拖延所带来稀缺心理,对一个人的长远影响”。

拖延者永远缺时间,其实是一种表面现象。因为即便给拖延症患者更多的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更加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而忽略了更长远的人生格局。当你越稀缺时间时,就越容易陷入拼命赶工的恶性循环。

因此,要先学会找到一个节点,打破拖延的恶性循环。例如,可以给自己手头的工作分轻重缓急,先完成重要且紧急的事务,再将大项目划分成一段一段的小任务,给每个小任务规划出大致的完成截止时间,并及时监控与调整。这样一来,能减轻你对任务的畏惧、焦虑感,一点一点做起,避免总是堆积到截止日期前。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行为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