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不曾留意的情绪,正在偷偷操控你 | 心理学教你认识自己
—我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
—同样一件事情,为什么我的反应会是这样的?
我们或多或少,总会产生这样的好奇。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待开发的宝藏,里面藏着很多珍贵的秘密。
很多朋友找我推荐心理学书籍的原因,都是希望通过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来了解自己。
认识自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古至今,认识自己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我们最大的盲点,就是自己。
很多人想更多地认识自己,却寻路无门。今天我就从心理学剖析情绪反应的角度,给你介绍自我认识三步法。
解开变幻莫测的情绪反应的秘密,深挖自己心底的声音,了解自己。
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很多事。
神奇的是,面对同一件事,我们却会有截然不同的情绪反应。恰恰就是因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三观和性格。
而这些日常事件中就藏着认识自己的线索。所以,遇到一些重要的事儿时,你一定要留心这些问题。
01 你认清楚你的情绪了吗?我们对人、事的情绪,会反应出我们的个人信念。
识别情绪,就是我们认识自己一个很好的入口。
我们中国人的表达方式很有意思。
当我问一个来做心理咨询的来访者,“对于这件事情,你的感受是什么?”
他们通常会以“我觉得……”为开头来阐述。但是他们并没有回答问题。因为“我觉得……”的后面通常接的,并不是自己的情绪,而是一个观点。
比方说,和男朋友吵架后,问女方是什么感受,女生可能说“我就觉得他过分了,居然那样对我!”
细想一下,她是在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场,对对方的指责,并不是在讲自己的感受或情绪。而她真正的情绪,可能是生气,或者不安。
再或者和同学、同事或是朋友起了争执,被问到是何感受,我们可能多半会说:
“我觉得他太过分了”,
“我觉得他真是个奇葩”,
“我就觉得很好奇,他怎么好意思做出这样的事?”
我们如果是在表达情绪,可能是这样的:他这么做,我很生气、愤怒,或是我很意外、失望,抑或我很难过,我很受伤……
有人会说:“不去察觉这些情绪好像也ok啊,也不会影响生活啊,干嘛活得那么“计较”和麻烦?”
这样的想法乍一听有道理,但其实很危险。我们也许不用事事都分析得那么清楚,但如果你经历的任何事都怕麻烦,不愿“计较”,不去分析,有些坑你就会一直踩,在同一个地方不停地跌跟头。
你可能心里或多或少的,会有一些类似这样的疑惑,让你很困扰。
“为什么总是看到那个人就会很影响自己的心情?”
“为什么我还是不会拒绝别人?”
“为什么我永远在痛苦中拖延?”
……
不“计较”,不“麻烦”,就永远困在这样的漩涡里,不断重复地被卡住。
想要改变,就得了解自己多一点,从对事情的反应去觉察自己情绪开始。
02 你发现你情绪背后的自动化思维了吗?察觉到情绪之后,就要洞察情绪反应背后的自动化思维了。
也许你会好奇,什么是自动化思维?
它跟我们日常所说的思维有点不一样,通常在你没有意识到这种思维的时候,它就已经在促使你行动了,所以叫“自动化”的思维。
比方说你问那对吵架情侣中的女生:“为什么吵架你就会生气?”
她的自动化思维会立马促使她反问你:“当然生气啊!换成你,你不生气吗?”
所以安静下来看情绪背后隐藏的思维并不容易。我们需要静心反观,是什么样的想法使得我们产生这样的情绪。
情侣吵架后,女方的情绪可能是生气夹杂着不安。从吵架这个事端,到后来愤怒和不安的情绪反应,中间有一道思维过程在牵桥搭线。
这道思维可能是:吵架意味着我们会分手,吵架说明他不在乎我,吵架就是我们的感情不好,我们的未来也不会好......
这些都是自动化的思维,是藏在我们内心根深蒂固的观念。通常自动化思维触发得太过迅速,也很快就引发了我们的情绪和行为。它并不是总能被人察觉。
如果我们只是任它驱动我们的行为反应,而不是去捕捉它,我们便错失了认识自己的机会。
我们对很多事情的情绪反应都来源于背后的那个自动化思考,想法变了,也许情绪反应就变了。
03 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感知别人对自己的影响,改变自己的反应我一直觉得情绪是很神奇的东西。
丹尼尔·高夫曼的《EQ》提到:情绪心灵通常把过去的当成现实的。
你有没有过这种经验,有这样一个人,你很讨厌他,一看到他就会不爽觉得晦气。就算碰到他的那个瞬间,他没有做任何惹人生厌的事,甚至跟你没有眼神的交汇,但你就是心情不痛快。
可能在过去的某个时刻,你们之间有过很不愉快的记忆。而这个强大的不愉快,被拉到了当下,所以你的不愉快其实是对过去那件事的情绪反应。
这种模式,有时候能帮助我们适应环境,避开不靠谱、不对盘的人和事;但有时也会是我们灵活应变、成长进步路上的绊脚石。
客观来讲,你的情绪反应不一定是当下最合适的反应。
在我们识别出情绪背后的思思维后,应该反观一下这个思维是不是最适宜的。
“吵架就代表对方不在乎自己”,持这种观念的女生,可能在以前遇到过一个对自己满不在乎的争吵对象,可能亲眼见到互不待见的夫妻之间的争吵。这些情况下,这个观念可能是对的,但并不一定适用于当下的这个人。
当认识到“吵架就代表对方不在乎我”这个推断站不住脚,她可能会转换视角,有全新的诠释:“我可能会对吵架有一点不安,但是不一定代表他不在乎我,我们需要好好地沟通。”
就算最后我们还是认为吵架后,怒火中烧就是合理的反应,也许我们发现并且笃定“我就是想在爱情里当个被疼爱的傲娇小公举”,都很好。
至少这样的反思让自己看到了,在一段关系里我们最想成为的模样。而刚好你的另一半很耐心宽容,对你疼爱有加,那何尝不是一段完满的姻缘?
终最后总结一下,三个步骤了解自己:察觉事件背后自己的情绪,识别自动化思维,反观合适的反应是什么。
那么,你了解自己多少呢?
愿你在认识自己的路上,越走越开阔、明亮。
作者介绍:心理学研究生,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一个自己挣钱烫头、旅行,热爱交流与分享的宝藏女孩。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