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心理学家发现:想让孩子听话,不仅要建立规则,更要建立规律

文 / 潇潇闲读
2019-08-16 17:38
"

规律让人有安全感。

稳定的规律能够赋予孩子清晰感,继而产生真正的自由。

——鲁道夫•德雷克斯

不可否认,孩子喜欢挑战大人的底线,来获得某种程度的自由。

大人们为了限制孩子的自由而在家庭里建立了诸多规则。

比如,爸爸规定:每天只能玩半个小时的游戏。

孩子玩了半个多小时仍没有结束的意思,爸爸会批评他,但孩子委屈地表示,今天太累了,心情也不好,想多玩一会儿游戏,放松一下。

好心的爸爸出于疼爱孩子就会应允,并说“下不为例”。

但结果却是“经常为例”,游戏时间从原先的半个小时变为四十分钟,进而变成一个小时,在爸爸不知不觉间,孩子巧妙地获得了玩游戏的自由权。

如果事情继续向下发展,出于责任心,爸爸会严厉地批评孩子,并没收电脑,强制孩子不玩游戏,而孩子想玩游戏的心情不会因此消失,反而会因为爸爸的阻止而愈演愈烈,最终,父子之间会发生激烈的矛盾冲突。

这必定不是大人们想要的结果。

没有哪位父母想要被自己的孩子怨恨,但在制定规则和实施规则的过程中,父母和孩子之间总是避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最终,“明文规定”变成了“行为强制”,成为了众多家庭中的矛盾来源。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想让孩子听话,不仅要建立规则,更要建立规律

制定家庭规则是必要的,但问题是,如何制定并实施,才能真正发挥它的价值?

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告诉我们:要把规则变成规律,才能有效地规范家庭成员的行为。

什么是规律?

比如早上起来要洗脸刷牙,然后吃早饭,大人们去上班,孩子去上学,晚上回家,吃晚饭,洗澡,入睡等,这些不用别人强制但又自然而然去做的事情,就是家庭中的规律。

试想,如果早上起来,大人们没有做早饭,孩子就会觉得很不可思议,因为在他的认知里,父母应该做好早饭才是正常行为。

同理,当大人们把每日只玩半个小时游戏的规则变成规律,孩子玩游戏就很难有超时的情况,即便有,孩子对这种行为的反应不再是“无所谓”,而是“羞愧难当”,因为他破坏了家庭的规律。

德雷克斯认为:“规律对于孩子来说就像房子的墙,赋予生活的界限和范围。”

那么如何将规则变成规律呢?

1. 让孩子参与家庭规则的制定

很多家庭的规则制定没有孩子的参与,都是大人定夺的。

大人们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还勒令要求他必须照做,不然就会有惩罚,如果你是孩子,你会喜欢这样的方式吗?

在制定家庭规则时,父母可以先商量一下,确定哪些方面需要制定一些相关规则,列一下提纲,然后和孩子一起讨论,不是告知式,而是征求孩子的建议,并认真考虑,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千万不可剥夺孩子发表意见的权利。

规则制定后,一定要再继续制定监督措施,即如果没有按照要求做,应该怎样处理。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想让孩子听话,不仅要建立规则,更要建立规律

这里同样要让孩子有参与感,对于那些和孩子息息相关的规则,如回家后要先完成作业才能看电视,诸如此类的监督措施一定要让孩子多多发表建议。

因为当着父母的面亲自定下的规则,里面包含着个人的意愿,孩子如果违反,不用父母说,自己就会羞愧无比。

2. 规则可以视情况调整,但不能被破坏

人们常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建立规则是必要的,但生活中常常会有一些突发情况,让我们无法按照规则执行,这时我们需要对规则进行适当的调整,来适应新的情况。但要注意的是,不可以因为新的情况而破坏规则。

暑假期间,你是否也面临着这样的情况:脱离了学习生活的孩子们每天早上睡到八、九点才起,起来后也不收拾床铺,而是闷头玩手机,一玩就是一天,晚上十点多也不休息,日复一日……

孩子放假了,而父母却更累了,家里一片混乱。

你想让孩子早起、学习,但想到孩子平日里在学校功课繁重,再加上孩子可怜巴巴的眼神,父母们往往就会心软而网开一面,任凭孩子在家里没有规律地生活。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想让孩子听话,不仅要建立规则,更要建立规律

这是在破坏规则。如果假期里可以不必遵守规则,那么很快,平日上学时间,也可以因为某些理由不去遵守,那么规则的制定就毫无意义。

规则理应因假期的到来有所调整,比如,孩子可以多睡一会儿,但不能太久,比平常多半个小时即可,安排好每天要学习的内容,同样也留出孩子出去玩耍的时间。

根据情况调整规则,让孩子不管在什么时间里都能过上规律的生活。

3. 坚定不移地执行,促使规则化为规律

每到周末晚上,朋友就开始头疼,原因是她七岁的孩子要看一挡电视节目,怎么也不肯按时睡觉。

在此之前,她和孩子制定了睡觉时间,但一到周末晚上,节目开始放映,孩子总是恳求说“再等一会儿”或“再看五分钟”,朋友总是应许,结果睡觉时间一拖再拖,最后演变成朋友一气之下摔坏了遥控器,而孩子在卧室里嚎啕大哭。

规则一旦制定就要执行。上面的朋友虽然也在努力执行着规则,但显然,光靠语言是无法约束孩子的,特别是在孩子已经明知故犯的情况之下,语言显得毫无用处。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想让孩子听话,不仅要建立规则,更要建立规律

如何让规则发挥它的效力?父母需要坚定而平静地执行规则,切不可动怒。

到了睡觉时间,朋友其实可以把电视关掉,然后把孩子带回卧室,期间孩子若反抗或挣扎,不要动怒,一旦动怒事情的本质就会改变。朋友可以微笑着告诉孩子“已经到了睡觉时间,你该乖乖睡觉了”,然后和孩子道声“晚安”,关上卧室的门。如果明天孩子依然如此,那么父母依然在到了指定时间后,将孩子带到卧室。

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父母坚持并坚定地执行着规则,孩子不可随意去破坏。

儿童心理学家发现:想让孩子听话,不仅要建立规则,更要建立规律

如果当孩子破坏了规则,父母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就会经常去挑战父母的底线,来换取更大的自由。

当孩子无法无天时,父母再去管教,往往就是两败俱伤。

德雷克斯说:“每天改善一点点,加在一起,就会大大增加生活的乐趣。”所以,请从一开始就制定好规则,坚定地执行,即便与孩子发生矛盾,也要平静地“按规矩办事”,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认同这些规则,渐渐将它们化为行动的规律,最终成为家庭的习惯。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