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可能是时间管理的最大误区
绝大部分人,应该都听过“一万小时定律”。
在畅销书《异类》中,作家格拉德威尔提出:所谓的天才,是持续努力的结果,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需要10000小时。
10000小时是什么概念呢?按照每周5天工作日,每天8小时工作时间来算的话,完成10000小时大概需要5.2年。
看起来很诱人对吧?短短5年而已,不过是从18岁的高三,到结束学生生涯的大学毕业,或者,不过是职场小白,成为公司老油条的过程。
但是呢,如果你仔细观察下身边的同事、朋友,你就会发现,通过干满10000小时来成为行业专家,好像也没有那么简单。
15岁开始玩网游的小A,今年35了。大学玩游戏的高峰时期,他每天的游戏时间都在8个小时以上,工作了以后,虽然事儿多了,时间少了,他也会在下班后,挤出大概1小时玩游戏。
按照平均每天2小时、一个月22天游戏时间来算的话呢,小A已经完全够了10000小时,但是小A成为游戏大神了吗?没有,小A的游戏水平还是青铜。
刚毕业就来了公司的元老级销售小B,已经在公司干满8个年头了。8年里他一直都做的销售工作,算算时间,早就干够了10000小时,但是小B的岗位级别还是基层销售。与他形成对比的,是比他来的晚的销售小C,虽然是销售新人,但是人家只干了2年,就被升为了区域经理,成了小B的上级。
说好的一万小时定律,好像没那么适用了。有的人,花费了远超10000小时坚持干一件事,结果却收效甚微,而另一些人,从小白到专家,只用了几百个小时就完成了。
“一万小时定律”,最开始来自畅销书《异类》,书作者在看了其他心理学家,关于小提琴学生训练的研究成果后,从中提取出了“一万小时法则”。
但其实,这种建立在特定项目上,而提出的普适性法则,本身就缺乏严谨性。脱离了原作的“刻意练习”概念,而提出的这一法则,在很多方面都不太适用。
一方面,就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工作内容而言,从小白到专家,需要的知识积累、技能提升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就导致了,不同的人,成长为行业大牛的时间,千差万别。用“一万小时”一概而论,本身就很具有误导性。
另一方面,一味追求累计时间,而没有“目标导向”,做的时候不够专注,做完没有反馈总结,时间再长也没有用。
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一个工作干了7、8年,还是没能得到提升。虽然是同样的工作内容,但是每次都是抱着“做完就能交差”的态度,没有以“能力提升为导向”,完成了没有衡量结果、做完了不总结问题、有问题不想办法修正改进,总是用那套熟悉的、简单的、没有挑战性的方法来做事,自然做再久,能力也很难提升。
如果真的想提升,那么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一万小时不是承诺,不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它只能说明了:任何方面的成功,持续不断的努力都是必须的。
但是,如果想要成为专家,就需要在努力的基础上,学会做“有目的练习”。
目标要明确具体,始终要以“个人能力提升为导向”,追求完成的质量,而不是练习的时长;练习的时候要专注,主动给练习加码,通过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来实现提高能力的目的,而不只是重复做简单的事情,简单的事情做多了,无非只是熟能生巧,而多做挑战的事情,才能让自己得到实质的提高。
练习完了要反馈,要明确地识别出:哪里做的好,哪里存在问题?做完了不等于做好了。
反馈完了,需要对有问题的地方,进行修正改进,从而能在下一次做的更好。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