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欢喜》:中国高考家庭的日常,解锁三种家庭教育

文 / 蓝莓娱乐大小事
2019-08-14 23:08
"

近阶段,热播的《小欢喜》以高考为切入点,讲述了三个不同家庭面临高考的日常,很多人在剧中会找到自己的影子,或是高三时的自己,或是高考下焦虑的父母。不同的家庭教育带给了孩子不同的境遇和心境,真实地反映当代中国家庭教育问题。

《小欢喜》:中国高考家庭的日常,解锁三种家庭教育

《小欢喜》:中国高考家庭的日常,解锁三种家庭教育

开场有这样一句话:“方圆和童文洁是万千普通家庭的缩影,其实他们叫什么不重要,讲故事才最重要。”童文洁一直觉得自己的儿子方一凡学习还可以,不至于考不上大学,直到被老师约谈留级以及方一凡升学考试分到普通班,她开始乱了阵脚。她试图采取一系列措施,包括没收儿子的课外书,手办,删除他手机上的游戏等等。方圆是顺其自然的心态,当然表面上也要和媳妇统一战线,督促儿子学习。暂且不提及相关剧情,在我看来,这个家庭父母对于孩子是放任的,是盲目乐观的,导致孩子也没有高考的紧迫感。当然很大一部分问题也在于他们之前没有对孩子的学习多加上心,到高三才有着急的心理,更多的是手足无措。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适时的关心是一种好的教育。

《小欢喜》:中国高考家庭的日常,解锁三种家庭教育

《小欢喜》:中国高考家庭的日常,解锁三种家庭教育

再看宋倩和乔英子一家,宋倩的一切都围绕着乔英子,对于学习成绩优异的乔英子也有着各种约束,避免不了矛盾的产生,两母女属于“相爱相杀”的类型。在各种“约定俗成”下,英子很少有娱乐的时间,也不能花时间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基本都在学习或者做题。很多时候宋倩的做法过于专制,没有顾及到孩子的心理感受,给了孩子一份“沉甸甸”的爱。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有的时候会让孩子喘不过气。成绩固然重要,但成绩不是一切,就像乔英子所说,不想自己回忆起高三时只剩下做题。有时,寓教于乐,也是一种好的教育。

《小欢喜》:中国高考家庭的日常,解锁三种家庭教育

《小欢喜》:中国高考家庭的日常,解锁三种家庭教育

最后的一个家庭很明显的一个问题是缺少陪伴,季胜利和刘静常年在外打拼,忙工作,将儿子季杨杨交给姥姥姥爷带。很多父母都会想要为了给孩子好的生活而出外打拼,每天忙碌都是为了孩子,但很多时候都不了解自己孩子内心的需求。有的孩子,如同季杨杨,他需要的不过是父母的陪伴,是来自父母简单的爱。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关键,陪伴更是家庭教育的保障。不能在子女长大后才开始建立亲子关系,而应该是在幼年时期。陪伴,是不能缺少的一种教育。

家庭教育很重要,原生家庭对每个人都有非常深远的影响。希望每个家庭能找到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不仅仅只有“教”,还有“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