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文 / 知子花家庭教育
2019-08-14 10:07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关注知子花家庭教育

最近热播的育儿真人秀《童言有计2》,前些天带着14亿的播放量圆满落下了帷幕。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这部育儿综艺节目,因为其带入感和实用性,成为很多新手家长名副其实的“硬核教育指南”,看了很多期,小花发现这档节目最大的特点便是真正建立起了教育与生活的链接。 比如:

  • 在春游中给孩子们分配角色,让孩子初尝责任的意义。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 在超市里让孩子分组购物,让孩子体验生活自理的过程。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 在田间抓鱼捉鸡,锻炼孩子的智慧和勇气,让孩子体验辛苦劳作的成果。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 带孩子登山,在登山过程中培养孩子互帮互助的能力,磨练孩子的毅力。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教育学家陶行知说过:“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把孩子放在生活中去教育,比单纯地学习书本知识更让人印象深刻,这种方式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

01把生活与教育分开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父母往往希望孩子能够专注于学习,而在生活上不要参与,很多父母更是尽心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比如,大部分父母会为孩子布置漂亮的书房;为了孩子方便,在学校附近租房;有的父母甚至会为孩子准备削好的水果和点心,孩子平时的吃穿住行更是不让孩子操心。 营造这样的环境,孩子的教育就会更加优秀吗?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教育的过程即生活的过程”。

如果完全将教育和生活分开,这样的结果大致只能培养出两种孩子。一种是高分低能,一种是平庸懒惰,这两种孩子长大后在社会上都很难立足。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曾经著名的神童魏永康,2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他的母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 为了营造学习环境,让孩子专心学习,母亲代劳了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还喂饭给他吃。他13岁考入湘潭大学,17岁又考入中科院,硕博连读,但因为生活完全无法自理,最后被学校劝退。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魏永康的母亲认为最好的学习环境,就是让孩子不要在生活上操心。可最终,孩子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其它的生活技能完全不知。

这种生活上的“巨婴”,也正是父母造成的悲剧。

课程知识是容易学到的,但品性却只能在生活中去学习。一个人的优秀,在于全面的发展,而最好的教育环境,在于生活这个大舞台里。

02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在生活中学会做人处事

在综艺节目《少年说》中,有个男孩埋怨自己的妈妈给自己安排的家务活太多,自己还没成年,不应该承担家务活。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但是妈妈的回答却亮了,特别是最后那句:“将来如果能泡的了书房,进得了厨房,未来一定很幸福”。

不得不说,这是一位很有远见的妈妈。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做家务繁琐细碎,看似也无足轻重,实际上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孩子做人做事的方式。

  • 培养孩子的责任和担当意识

家务是家庭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也是家庭组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让孩子能够树立担当和责任意识。特别是当家里遇到一些困难时,孩子也能作为家庭成员勇于站出来。

  • 学会关心体谅他人

孩子只有在参与到家务活中,才能真正懂得父母的辛苦和付出,从而能够更加尊敬和感激父母,也能珍惜和体谅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样也便于今后在社会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 磨练意志和品质

家务是一项繁琐、又需要长期坚持下去的任务,让孩子坚持去参与这样一件事,就得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长期的坚持,孩子不仅在不断练习中增强了做事的条理性,还能培养出惊人的品质,这也便于今后在社会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之前有篇文章报道:“哈佛大学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就业率为15:1,前者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也更幸福”。 家务活虽然只是一些不断重复的动作组合,但却超出其本身的意义,教会了孩子如何独立,也影响着孩子今后的人生走向。

03允许孩子体验生活在生活中学会学以致用

前些日子,泰国一个公益广告视频火了。

短片中,讲述了一位卖菠萝的母亲没有受过教育,但是她通过自己的亲身行动,教会女儿从生活经验中学习,并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留心处处皆学问”,父母们需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发现生活与知识的联系,并为孩子提供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机会。

  • 加深概念认知能力

比如:孩子在学习了角和元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转换公式后,在刚开始时接触时,总是很难区分两者之间的关系。

这时,与其坐在孩子身边,用一道例题给他讲解无数遍怎么转换,不如直接带着孩子到超市里,通过购买蔬菜食品来加深钱币单位之间的概念认知,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 提升学习练习效率

身边有个长辈的侄儿,刚上初中,英语口语非常流利。父母都是大学国际交流专业的教授,为了培养孩子的英语水平,他们平时会特意请一些外国留学生来带着孩子,留学生们完全不用特意准备专业课程一类,主要任务就是带着孩子一起玩耍。 将学习的材料贴近于生活,教学的情景模拟于现实。在这种方式下,孩子习得一门语言的兴趣和效率也大大提升,所学到的知识也会更加记忆深刻。

  • 强化现实认知水平

去年泰国的有个妈妈,实施了一个教学方式“惊艳”了世界。她5岁的孩子不想去上学,怎么劝都没用,于是妈妈就说:“以你目前的知识和能力,只能去路边捡垃圾来赚钱了。”孩子欣然同意。

于是妈妈请了假就带着孩子去捡垃圾了,最后捡了一天的垃圾还不够坐公交车,甚至还不够买一个冰淇淋,孩子又决定还是回学校了。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说教无数遍,不如生活走一遍。短短的一天,就让孩子懂得了不上学,就只能拼命的活着。

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孩子适应社会,而学习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让孩子更好的生活。

04激励孩子参与社会实践在生活中形成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乌克兰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教训孩子、命令孩子的时候才是教育,你们在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

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在于让孩子暂离父母,走出校园,迈进社会,贴近生活。这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合作交流的能力,更能让孩子对生活充满热情,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价值观,这对孩子一生有深远的影响。

恩雅·瑞格在《最好的教育》中,记录了德国最佳学校——海伦娜中学的经验:

这里的不少孩子来自贫穷的家庭,甚至还有像工读学校或少管所都不肯收的问题少年。但这所学校却运用一个个活生生的社会实践方式,使孩子充分发挥自己才能的同时,也建立起了积极的人生价值观。

“你就好好学习,生活上的事不要操心”,这句话害了多少孩子

最终,这所学校成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模范学校”,在国际学生的评估中,这里的学生无论综合素质还是数理成绩都非常好,而从那里毕业的孩子,无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成了精英。

教育千万条,实践第一条。这便是把孩子带入社会实践中去学习的典范,作为父母们,更应该鼓励孩子去参与,让孩子在实践中关心社会,融入生活。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父母们总想为孩子营造最好的学习氛围,买最好的学习教材,请最好的专业老师。

然而,好的教育从来不是奢侈品,生活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生活是各种知识的原型,从生活中,孩子也可以获得更为形象、直观、全面的知识体验。

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说过:“日常生活中的家事,儿童都非常喜欢参与”,这才是孩子的认知心声。

最后,愿家长们借着暑假的余温,带着孩子一起走进生活,让孩子学以致用的同时,真正懂得生活和人生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