幺儿入园能力/心理准备全攻略 备战“分离焦虑”

文 / 九儿爱宝宝
2021-06-13 18:16

报名、摇号、选校等等,经历千军万马折腾之后,相信家长们并没有松一口气,老母亲们开始了新一轮的忧心忡忡。

毕竟是在家里在自己身边呆了3年,并时刻捧在手心的小宝贝,现在要上幼儿园了,要离开家到新的环境去,他能适应吗?他会表现好吗?他会不会害怕?

各种问题涌上家长的心头~

今天,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儿童心理门诊的乐郊老师,就宝宝入园准备这个话题和大家聊一聊↓

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乐老师告诉我们,入园,是宝宝从家庭走向社会的第一步。

入幼儿园前小朋友都是和家人在一起,突然要入园了,需要在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老师、小朋友相处,甚至还需要自己吃饭、睡觉、便便等,这种变化对于小宝贝是非常巨大的。

他会面临很多挑战,需要去适应新的变化,自己不再是世界的中心,没人整天围着自己转,相反,吃点心、玩玩具都得等待和排队等等。

进入幼儿园是他们成长过程中跨出的一大步,如果幼儿能顺利适应幼儿园的新环境,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

上幼儿园对宝宝的好处:

√锻炼宝宝独立生活能力

√改变宝宝以自我为中心的现状

√为以后的义务教育学习做准备

√提高表达能力及社交能力

但是进入幼儿园,也意味着宝宝生活环境、成人态度、作息时间的改变,所以会容易出现分离焦虑,产生一些恐慌、不安、甚至害怕的情绪。

因此,在幼儿入园前,家长及老师做好宝宝入园前的准备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于帮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宝宝能顺利渡过这一适应期,将会对他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家长老师们都不要掉以轻心哦。

老师们相对来说都经验丰富,而我们的家长们就需要特别注意啦↓↓

Tips

家长一定要在入园前的一段时间里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一系列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准备训练。

分离焦虑

我们前面提到了这个时期的宝宝非常容易产生分离焦虑。

那什么是分离焦虑呢?

分离焦虑指的是幼儿与亲人分离,进入陌生环境而引起的焦虑、不安等不愉快的情绪反应。

初次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宝宝同时面临双重挑战:离开亲人(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独自面对新环境。

入园第一天,离开依恋对象,是孩子哭闹的主要原因

婴儿自呱呱坠地,就开始与母亲建立情感连接,母亲的微笑、安抚、言语给了婴儿最初的安全感。跟母亲在一起,婴儿会感到快乐、安全、安心。

乐老师说,虽然随着婴儿心理的发展,婴儿已经能够明白母亲离开了之后会回来。

但是突然换到陌生的环境,既没有母亲在,又是完全陌生的环境,婴儿的安全感遭到挑战巨大的挑战。

时刻担心自己会被亲人遗弃,这种担心,也是孩子前几天不肯去幼儿园的主要因素。

对孩子来说,大人不要他等于天塌下来,是一件无比恐怖的事,会给孩子的安全感带来巨大冲击,一定要避免对孩子说出“不要他”这种话。

我们再来说说独自面对新环境。

很多人会认为,幼儿园有玩伴有玩具,还有老师带着做游戏,宝宝应该过得挺开心的。

但问题是这里没有亲人,这里什么都要依靠孩子自己完成,并且要按照一定的要求来做。

玩具很多,可是要收放有序,要担心被小朋友抢;

小朋友很多,可都不认识,他们哭喊、奔跑、抢玩具,看着就危险;

又因为有那么多小朋友,所以害怕自己做不好被嘲笑。

代入自己想一想,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陌生的秩序,是不是压力山大,这也是宝宝不想去幼儿园的最大原因。

真正让孩子不想去幼儿园的,是对未知事物的恐惧以及对亲人的依恋。

所以,我们家长,这时候要充分理解接纳宝宝的各种情绪,并且要全家人达成一致,共同陪伴宝宝度过这一阶段。

通常分离焦虑会持续几周—几个月的时间,根据每个宝宝的不同人格,不同养育方式,适应能力的不同会有一些差异,但在父母耐心的鼓励和陪伴下,最终会得到缓解。

家长应对准备

  • 心理准备

孩子心理准备

我们家长可以有意识的提前训练宝宝,对幼儿园有熟悉的概念,入园之后就会适应很多。

01绘本学习

家长可以带宝宝有目的的学习一些绘本,比如《我爱幼儿园》、《幼儿园的一天》、《妈妈害怕去上学》等等,让宝宝知道幼儿园是怎么回事。

02入园仪式

全家给孩子送上一个礼物,预示着他即将成为小大人,独自面对幼儿园的环境,可以一起庆祝他的成长,在这样有仪式感的氛围里,孩子比较容易期待幼儿园的生活。

03提前熟悉幼儿园

选定幼儿园之后,可以带宝宝提前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参观,探索。

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带宝宝去几次,将陌生环境变为熟悉,可以大大减少宝宝入园之后的焦虑情绪。

04提前角色扮演

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游戏,在家里提前演练,熟悉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和规律。

这个部分可以通过列出时间表和贴上对应的图片的形式来帮助完成,让宝宝提前熟悉幼儿园的作息与模式,可以在真实入园之后尽快适应。

05提前认识同学

可以帮宝宝提前认识一两个同班同学,互相认识一起玩,宝宝有了熟悉的玩伴,在入园之后的不安全感会降低,利于新环境的适应。

家长心理准备

除了宝宝,我们家长也要做好心理准备,不必强化也不要漠视孩子的哭闹问题。要理解分离焦虑,理解孩子的情绪,温柔而坚定的帮助小朋友。不要上演“十八相送”,更不要比孩子先哭,这样会让孩子觉得分开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 能力准备

入园意味着宝宝独立生活的开始,家长注意,这个阶段除了心理准备,我们还需要帮宝宝做好能力的准备。

乐老师特意提醒,虽然老师也会帮助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但是如果长期如此,孩子容易形成一种心理定势:我需要额外的帮助。这种心理定势易造成孩子自我评价低,或放低对自己的要求。这样的自我评价有可能伴随孩子一生, 对自理的学习以及智力方面的学习都将产生负面影响。

01作息调整

家长们需要做好准备,先了解幼儿园一日生活,然后尽量提前1个月或者更长时间最好,按照幼儿园的作息时间来调整小朋友的作息,便于入园之后尽快适应。

02睡眠训练

随着作息的调整,对于宝宝的睡眠也需要有意识的训练:

√早睡早起

首先早起,要考虑大人上班、宝宝上学都不会迟到;然后保证宝宝充足的睡眠调整作息早睡。

√每天午睡

幼儿园的作息制度是有午睡的,对于没有在家里养成午睡习惯的宝宝,最好在上幼儿园之前养成午睡习惯。

√独立入睡

家长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个小床,让宝宝自己睡,开始时可以家长坐在宝宝的床旁,让孩子安心,自己盖被睡觉,慢慢入睡。

也可以应用替代物或安抚物品,如最喜欢的玩具和洋娃娃陪伴。

03吃饭训练

宝宝的吃饭训练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独立专注吃饭,不喂饭,鼓励自己吃

√吃饭时间要固定

√吃饭位置固定,要求宝宝一定要坐在餐桌旁吃

√不能边看电视边吃饭或边玩边吃

√吃饭的时候不能随意走动

04入厕训练

可以训练孩子自己脱、提裤子。

有的幼儿园使用的是幼儿坐便器,孩子用起来比较方便。

如果是蹲坑,由于孩子没用过,就得事先以游戏的形式进行训练。

如果未能学会,要教会孩子在有便意或者尿意的时候寻求老师的帮助。

05生活自理训练

入园的宝宝,需要能做到自己穿脱衣服、鞋子,认识自己的衣服。

家长也要注意,孩子到幼儿园穿的衣服和鞋一定要舒适、方便脱穿。

如:宽松的、有松紧带的裤子,前面系扣的衣服(可以衣服的纽扣大一点,扣眼也开大一点)。

06表达能力训练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条,家长们一定要牢记。

家里,家长会主动关心询问宝宝有什么需求,在幼儿园,则需要孩子主动表达自己的要求与需求。所以家长一定要提前培养宝宝善于表达自已要求的能力

这个部分也可以通过在家里的角色扮演的方式,教会孩子去积极表达。

√在口渴时会向成人要水喝,或自己主动去喝水。

√身体不舒服时会说出或用手指出具体的地方(例如:头痛、肚子痛等)。

这一点非常重要,利于老师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告诉孩子憋便的害处,出现便意时,要及时告诉老师,万一已经便出,也要告诉老师,让老师帮助换裤子。

关于这一点,家长本身就要做到尊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并积极创造这种机会,在家里营造出孩子的需求会被倾听并满足的氛围。可以有意识地叫孩子做一些这方面的练习。比如“告诉妈妈,你想干什么?”“你刚才玩什么呀,给爸爸讲讲好吗?”等

07社交能力训练

上幼儿园,意味着孩子集体生活的开始,意味着正式社交的开始。

在家里,孩子是全家关注的焦点,到了幼儿园,开始集体生活了,如何跟小朋友互动,如何一起玩,如何处理冲突,都是难点。

我们可以试试平常就给孩子找找玩伴,观察孩子怎么和小朋友相处,并通过假装游戏,教给孩子一些基本的社交规则:

√怎么分享

√怎么轮流

√如果遇到冲突怎么处理

√怎么找大人找老师帮助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走出家门,和已入学的哥哥姐姐多交流,问问他们幼儿园是什么样的?幼儿园里会做些什么?多了解幼儿园的生活,会让孩子更喜欢幼儿园。

带一张宝宝喜欢的碟片或是一本故事书去,然后交给老师,让老师放给大家看、讲给大家听。我们注意到,如果孩子带来的故事书、动画片引起了小朋友们的兴趣,孩子一整天都会很开心。以后孩子每天早上热衷的可能是寻找让同伴感兴趣的东西,而不是哭闹着反抗了。这样,不仅满足了孩子小小的自尊心,提高了他上幼儿园的积极性,更让每个孩子学会了分享和展示自己,并从中体会到了分享的乐趣。

这对于2~3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入园之后家长的“不可”与“可”

宝宝入园其实对于家长来说也是一件大事,家长的行为作息都会与一些改变。而我们家长常见行为里,那些是可以,那些是不可以的呢?

1不要在送宝宝到幼儿园后悄悄离开

大人的突然消失只会造成宝宝更大的不安和恐惧,可以有固定仪式的跟宝宝在幼儿园门口告别。

例如故事书中妈妈讲的:我把吻印到他的手掌,告诉他,这个吻不会掉,不管你洗多少次手,想妈妈的时候,只要把手掌贴到脸上,就象见到妈妈说“爱你”一样。

2不要用哄骗的方法送宝宝入园

道理同上,正确说法应事先向孩子讲明道理及何时再来接孩子。

3不要答应宝宝不合理要求

不要答应宝宝的不合理要求,即使宝宝天天哭闹也不能动摇。这一点需要全家人达成共识。

4不承诺不可行内容或物质诱惑

这一点是很多家长容易犯的错误,以为是哄宝宝,实际上会给孩子一种上幼儿园是一种交换的误区,一次得到满足,第二次就会想要其他的东西。

如承诺“明天早点儿接你”,但实际上,最早也必须是幼儿园放学。

还有用物质诱惑宝宝入园比如“如果你今天上幼儿园不哭我就给你买……”

5不要总问消极性内容

不要总问一些消极性的如“有小朋友打你吗?”、“抢你的玩具了吗?”等问题。

这会让孩子以为幼儿园的关系有误解,从此不爱上幼儿园。

家长应在和老师沟通的基础上,从正面引导幼儿。

如:

“今天你得了一个小五星,真棒!明天我们还去幼儿园,得一个大五星好吗?”

“老师说你真乖,可喜欢你了。”

“今天和谁做好朋友了?”

……

Tips

用积极鼓励的语言与宝宝交流,多鼓励宝宝正确的行为,以此帮助宝宝和老师、小朋友建立起感情,会让宝宝感受到上幼儿园的快乐。

多提一提新鲜的、开心的事。

比如:你今天有没有认识新朋友?或让小朋友扮演老师来上课,增加幼儿园的趣味性。

家长应该做到:

态度坚决,坚持将宝宝天天送幼儿园,要告诉他“明天该去幼儿园了”。让他明白,他去幼儿园和爸爸妈妈上班一样,是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给孩子承诺和约定接他的时间,并完成自己的承诺。

在与孩子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导向。

分离焦虑障碍

乐老师说甚至有部分焦虑严重者,会出现分离焦虑障碍。

分离焦虑不等同于分离焦虑障碍,那么分离焦虑障碍有哪些症状呢?

√因预期或将要离开家或所爱的人而反复发作的和过度的痛苦

√对因疾病或灾难而失去父母或其他所爱的人持续的、过度的担心

√经常担心不好的事情会发生,比如走失或被绑架,导致与父母或其他爱的人分离

√因害怕分离而拒绝离开家

√不想一个人在家,没有父母或其他爱的人在家里

√不愿或拒绝在没有父母或其他亲人在场的情况下离开家睡觉

√关于分离的反复噩梦

√预计与父母或其他所爱的人分离时,经常抱怨头痛、胃痛或其他症状

分离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上述症状的表现明显相较于同龄人更为严重且反复出现,所表现出的对离开亲近人的担心和恐惧明显过度。

甚至出现了躯体症状,莫名其妙的疼痛,包括头痛,胃痛等躯体症状。

√这些症状持续存在超过4周。

√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功能性损害,包含日常生活,交友,学习等。

√其他的精神障碍不能更好的对应目前的症状(如自闭症,广泛性焦虑症等)

如符合上述描述,请到专业机构就诊,寻求医务人员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