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文 / 万万的壹莳光
2019-08-13 14:10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你猜,我想要什么?

马伊琍曾在《圆桌派》里,坦然说起她的“作”。

她说:“以前我有个不好习惯,就是不开心了不说出来,尤其是针对我爸妈。”

她讲到小时候父母带她买鞋的事。

父母问她鞋子好不好看?哪双鞋子好看?这双要不要呢,那双又如何?

她通通都摇摇头。只在心里犯嘀咕:哼!我就不说,我就要你们猜!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父母又不是肚子里的蛔虫,当然不知道她想要什么,最后自然什么也没买成。

结果就是,她板着脸在那生闷气,活像欠她几百万似的,一家人都弄得不愉快。

马伊琍说:“其实我就希望他们猜出我要什么,然后强塞到我手里,我嘴上不要,但心里特开心。”

她自己也纳闷:我当时到底是个什么问题呀?

窦文涛直呼:这就是“作”了。

马伊琍欣然接受:确实,我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太“作”了,后来想想,有什么好处呢?弄得大家都不开心。

连婚姻情感经历丰富的李宗盛,也曾在节目中呼吁:你们女人,想要什么说出来,男人真的猜不到。

马伊琍小时候“作”的场景,是不是很熟悉。

我们明明很喜欢某件东西,但偏不说,要别人猜着然后塞给你,你就舒服了。

李宗盛大哥呼吁的问题,是不是也特真实。

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就不说,让别人猜,猜不着,我们还生气。

表面上来看是“作”,但这“作”背后深层的原因是什么呢?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我想要,你就要懂我所想。”——“自我中心主义”的主观解读圈套
“我想要,你就得懂我”
“即使我不说,你也要明白我心所想”
“我想到的,就是你应该想到的”

马伊琍小时候“作”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自我中心主义

即:我看到一切也应该是别人看到的一切。我所感受到一切,也应该是别人所感受到的一切。我的视角也是别人的视角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婴幼儿的判断和行为有受自己的需要与感情强烈影响的倾向。

在0~2岁和2~7岁的两个阶段中, 婴幼儿都表现出自我中心主义的倾向。0-2岁婴儿还不能意识到自我, 是无意识的自我中心;
2~7岁幼儿的自我中心主义表现为他只从自己的经验和角度去认识事物, 不大理会旁人的意见。这一阶段自我意识已经发展起来, 能够分出我与非我, 但分不清我与物之间的关系, 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带有强烈的主观性。

回忆我们的小时候这些“作”的情况,其实都是儿童时期的自我中心主义倾向在作祟,是有迹可寻的。

“自我中心”倾向即便是到了成人阶段也依然会留存,不过成人与儿童的最大区别是,成人能够依据环境来调整和纠正自我中心的视角。

如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常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

一方问:“你怎么了,为什么不开心?”
另一方气呼呼答:“我为什么不开心你心里没点数吗?”

结果,一个不直说,生闷气,失望堆积;一个猜不透,觉得对方作,无理取闹。亲密关系越走越远,隔阂越来越深。

一方以为我看到的问题,你就应该看到;我的感受,你也应该感受到,这也是因为自我中心主义而陷入一种想当然的思维中,中了“自我中心主义”的主观解读圈套。

罗素曾说,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是因为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

每个人的人生经历不同,价值体系、思维模式都不同,他人凭什么就一定懂你呢?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我想要,但我不会说”——”避免失败者”心态的心理防卫
“我想要,但我不会说出来”
“我怕说出来,我会错”
“我怕说出来,我会失去”

想说而不会说,是一种“避免失败者”心态。

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认为避免失败者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受伤害和产生心理烦恼。

因为绝大多数人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告诉我们,“失败”是不受欢迎的,失败会被责怪,不被原谅。

因而,干脆不主动表达,不主动选择,目的是避免失败,减少失败感。

害怕失败,害怕被评价,于是先用态度告诉别人“我不想要”进行心理防卫。

假如我说了,别人不答应我怎么办?

假如我说了,别人把我看扁了怎么办?

假如我说了,别人对我的印象不好了怎么办?

为了逃避自我否定这种负面情绪,“避免失败者”心态着手构建了一条大脑回路:不想否定自我=逃避失败=拒绝做有失败风险的事&拒绝接纳自己失败的事实=不表达。

因为当你明确表达欲望和期待的时候,你就有了可供评判的事件;而等待着被选择,或者表现出“不想要”,就会很大程度上避免掉这些麻烦。

如果没有欲望,那就没有弱点,没有可供攻击的地方。这个攻击,包括外界,包括自己。

于是,为了避免失败、受挫、被伤害,你拒绝了一切开始。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我想要,却假装不想要 “——“回避型依恋人格”的自我保护机制

想拥有某件东西,却表现出没有一丝期待。

想做成某件事,不会表现出自己的欲望和热忱,装出毫不在意的样子。
喜欢某个人,却漠视他,甚至装作讨厌他,渴望关心却将人拒之于千里之外。……

像这样,越是想要,越是喜欢,越是渴望得到的东西,却越是远离,越是装作不在意,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讲的回避型依恋人格

回避依恋的人有一个共性就是:哪怕内心渴望的像一团火,也做出一副我不需要的冰冷态度,从而避免自己受到伤害。

回避型依恋人格属于情感障碍,会产生这种人格,多是在人生的某一阶段受到过严重的情感创伤。

通常是在幼年时期,得不到的东西太多了,比如父母的关心、父母承诺的某些东西并未给予或长期分离与忽视 ,习惯了被漠视,被食言,甚至感觉不被爱。

在漫长的过程中,渐渐放弃了依恋,他们变成了“不需要”糖果和亲吻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发展出了回避型的依恋模式。

他们不会表现出亲近与欢喜,而是用冷漠、抵触、不在乎的自我保护机制来避免自己再次有受伤体验,索性直接在开始前告诉自己:我不想要。

假装自己不想要,就不会再次受伤害。——这样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就形成了。

他们,用这样的方式来避免失去。可能对于这样的人来说,宁愿做一个看起来很冷漠的成年人,也好过变回那个被遗弃的小孩。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我想要,但我不敢说“——”拒绝敏感者“的自我防御。

曾在知乎上看见一条留言:

害怕被拒绝是一种什么体验?

答:就是你想给你喜欢的人一颗糖,你都不敢给。

类似这样,害怕被拒绝,所以不敢开口,不敢行动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

我想要,但害怕被拒就干脆不开口,于是压抑自己的需求,来避免冲突;
我想要,但TA不喜欢,于是牺牲牺牲再牺牲;
我想说“不”,但怕TA人不高兴,于是硬着头皮接受别人不愿意做的任务或自己觉得不对的事情来换取接纳;

我有真实的想法,但我压抑住了,我不敢说,我怕我说了,就会被TA人拒绝。

特别害怕被拒绝的人,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拒绝敏感者

拒绝敏感是个体对拒绝的焦虑预期、准备性知觉和过度反应的一种倾向。

在日常生活中, 当人们被他人拒绝时, 不同的人对拒绝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反应, 有些人可能很好的理解和处理这样的事件;

而另外一些人对他人的拒绝会产生过度的情绪及行为反应, 甚至将他人模棱两可的行为也知觉为拒绝, 从而影响到人际交往, 这种差异就是拒绝敏感。

它像之前讲的“回避型人格”一样,也是由于个体在早期成长中的拒绝经验使他们形成一种对他人会拒绝自己的焦虑预期。

其实,每个人都是惧怕被拒绝的人,只是拒绝敏感的程度不同。

低拒绝敏感个体一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克服,而高拒绝敏感个体拒绝敏感者对信息非常敏感,他人毫无意识的表情和举动,高拒绝敏感者都会认为他是在拒绝自己。

他们很容易察觉来自亲密关系之间的冷漠,比如父母,男/女朋友,一旦被拒绝,就会十分难过,经常会觉得要么是对方是在不情愿帮助自己、或者觉得自己在麻烦对方,不断的恶性循环,从而形成“被拒创伤”。

即遭到拒绝后形成的对拒绝行为的巨大无力感和恐惧感。

这种巨大的无力感和恐惧感,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的情绪,造成低自我价值感和自尊。为了避免这种感觉的出现,于是索性连要求也不提了。

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从来不敢对别人有要求——这是拒绝敏感者的自我防御机制。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我想要什么,不妨大胆地,直接地说出来“

有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

「99%的生活烦恼,都是人们没有有话直说引起的」

深以为然,有话直说,是直面问题的积极态度。

为了避免这种人际伤害,我们怎样才能做到有话就说呢?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1. 去自我中心化。

去自我中心化,是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本意主要指幼儿心理发展逐渐社会化的过程,使幼儿明确他我关系,并且学会换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能很好的适应社会。

成人同样需要“去自我中心化”。在这里,主要是剔除“我这么认为,你也应该这么认为”或“我想要什么?你就要懂我”的错误思维

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来决定的,一切问题的核心在于解决自我成长的问题,要认识到不是别人为我做什么而是我要如何去做,想要什么,要自己努力去追求,转变自己的自我心态。

去自我中心化,不是先将问题抛给对方,而是先解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

辩证客观的看待和分析事物,

能够多维度的思考以及发散性思维,

拥有全局观,

拥有同理心,

在合作性活动中更好的实现共赢。

最后回归对自我的认识,从而发展与提升更好的自已。

把「我想要」,替换成「我可以创造」,前者是索取,后者是提供;前者是自我为中心,后者是价值为中心。

“去自我中心化”会带来稳定的情绪,提高个人魅力,实现自我改变。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2.学会自我接纳

比起真实的失败而言,大多数人更加恐惧的是源于内心的对自己的失望。

为了躲避失望的可能性,宁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

像前面讲到的回避依恋人格与拒绝敏感者都有这方面成因,造成这种性格缺陷的共性原因是:没有学会自我接纳。

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样总结自我接纳的:

一个自我接纳的人能接受自己和他人,不会为自己或他人的缺点所困扰,感到内窘与不安,他们能坦然地接受自己的现状,包括自己的需要、水平、愿望,同样也宽容地对待他人的弱点和问题,从容地生活。

做不到接纳自我,就等于落在相反的方向——自我攻击,自我封闭,自我疏离,自我抛弃,自我记恨……。

真诚的表达自己,哪怕被拒绝,哪怕被伤害,不要过分地关心结果、不要害怕失败、不要害怕自己无法成为理想中的自己,因为那都是这个真实的自己。

看到真实的自己,接纳自己,才能对症下药,变成更好的自己,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3. 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今天我们讨论的“有话不直说,不好说,不敢说”,说不出来的原因就是顾虑太多,如果是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思考,就容易多了。

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卡罗尔﹒德韦克提出成长型思维模式:

他们关心的其实不是表现的是否完美,而是能否从中学到东西、在挑战中发掘乐趣。

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则尽量避免挑战,因为他们不想暴露不足,害怕失败,他们希望当下的他们是完美的象征,所以容不得一丁点的失败,也就是大多数有话说不出来所顾虑的问题所在

面对不同的声音或质疑反馈,成长型思维模式者愿意倾听意见、承担责任、从中学习。

人先正视自己的缺点,拥抱优点,有了足够的心理能量,有勇气去坦荡地面对任何关系,有能力去承担风险,接受挑战,才有机遇去开启属于自我的幸福。

想要什么,就说出来,不用担心做错事说错话,也不用担心“自己显得不淡定不成熟”,问题暴露出来,找到症结,才有助于成长。

这就是成长型思维,在行动和认知中一点点改变,而不仅仅是空想。

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和辛苦,但是蜕变之路本身,就是让人期待的。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4.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

快节奏的生活给每个人的脚下都装了风火轮,别人没有那么多时间观察你的动态,猜你的心理、你话里的含义。

委婉虽好,但并非事事适合,有话直说才是真正高级的情商

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喜欢就说喜欢,不要故意装的不在乎;如果不喜欢也要他人知道,不要再内心嘀咕背后抱怨。你只有说出来,别人才能改。

就像《幸福三重奏》里的大S。

汪小菲在教大S骑自行车过程之中,大S因害怕让汪小菲停下,但汪小菲没在意,没有停下。为此,她不满意。

她没有发脾气,但同样表达了她的情绪,她直言:「我在生气」

然后表达生气的原因,随即汪小菲立刻道歉,说下次不会了,就这样,两人的矛盾能立马化解。

大S的表达情绪的方式就很赞,一是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二是表达目的明确,她希望对方怎么做。不无理取闹,直接抓住矛盾的核心。

而不像在亲密关系中的很多女人的逻辑那样:你不爱我,所以才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不是不知道我需要什么,是没花功夫了解我。

但其实是,你没有好好说话,再爱你的人也不知道怎么满足你。

在《妻子的浪漫旅行》里,袁咏仪也曾大方坦承:

自己想要包包的时候,就会直接告诉张智霖,而不是通过各种暗示让对方去猜测自己的诉求。

想要什么就直说有多难?心理学家为你揭秘难开口的真实原因

而谈起跟老公发生矛盾的问题时,袁咏仪的一番话也不禁让人点赞:

有矛盾,心里生气的事情一定要摊开来说,我以前也是有委屈的时候从来不说。但是后来才明白两个人在一起不可能谁永远是对的,他有他的想法很正常,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角度。说出来了,对方就会知道,哦原来我这样她就会不开心,那我以后尽量不这样。所以,心里有什么不爽,还是要沟通,不要憋着让自己气坏了身体。

这个社会的节奏太快,人们匆匆相聚,匆匆离别,又匆匆前行,打理自己的生活已经是精疲力尽,的确没有很多时间去细细顾及你的感受,理解你的话外之音,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妨大胆一些,直接一些,清楚、具体地说出自己的感受。

你让我不开心的点,让我难受的真实原因,我内心不好的体验,我的真实想法,我的真实诉求,我都可以简单直白毫不避讳地告诉你,这,才是成人世界里的最好的相处方式。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