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红与黑》中,于连在自卑与高傲之间的徘徊

文 / 谁和蒲公英有约定
2019-08-13 12:13
"

《红与黑》这部小说,是法国作家司汤达的代表作,是他根据报纸上登载的一个谋杀案而改编的,也是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

作品名称中的“红”与“黑”,主要表达了两种意向:红,是指拿破仑军队的军服是红色的,而黑,是指教士的教袍的颜色。

作品的主人公于连,处在法国一个政局动荡不安的时代。当时的风云人物拿破仑执政后,提出了“唯才是用”的口号,使得一大批平民知识分子看到了改变自己命运的希望。可是后来,拿破仑领导的资产阶级大革命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取代它的是波旁王朝的复辟。这样一来,他们的理想就此破灭了。

小说的主人公于连,就是这样一个处在平民阶层的知识青年。他出生于法国外省小城维里埃尔,是一个经营锯木厂的商人的第三个儿子,幼小时便没有了妈妈,他和爸爸及两个哥哥一起生活。

在当地教区的谢朗神父的教导下,于连对《圣经》进行了刻苦的学习,为将来的从事神职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一个曾经在拿破仑军队服役,参加过远征意大利战争的老军医的引导下,他不但学会了拉丁文,还成了一个拿破仑的狂热崇拜者。

小说《红与黑》中,于连在自卑与高傲之间的徘徊

于连先是当上了市长雷纳尔先生家的家庭教师,并且与雷纳尔夫人有了恋情。后来,事情暴露,于连只好离开市长家,到了贝藏松的神学院学习。借助于皮拉尔院长的帮助,于连做了拉莫尔侯爵的秘书,并且与拉莫尔侯爵的女儿玛蒂尔德相爱,最终得以跻身于上流社会。可是,这一切让雷纳尔夫人阻止住了。愤恨之余的于连,开枪打伤了雷纳尔夫人,并因此被判了死刑。就此,于连的改变自己阶层的梦想最终破灭了。

于连的悲剧,是一个时代的悲剧,然而,这其中也有他性格悲剧的成分。

于连长得“身材比较矮小,看上去相当文弱”。这样弱小的体质,是根本无法胜任锯木厂的重体力劳动的,以至于他的爸爸认为他“活不了多长,若能勉强活下来也必定只是家里的拖累”。而于连的会识字,爱看书,也使他成为了家里人讥笑与讽刺的对象。由于从小就没有得到过家里人对他的认可,于连形成了深深的自卑感。

于连的爸爸和他的两个哥哥很是不待见他,动辄就对他拳脚相加。即使是后来于连做了家庭教师,他的哥哥们还找了个机会把他痛打了一顿呢。所以,在于连的内心深处,是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再加上他从小又没有得到过妈妈的爱抚,所以,他的性格中还有敏感的成分。

他不知道,当他被他的爸爸或哥哥们叫到他们的身边时,他将得到的是他们的拳头,还是他们的话语,而即使是话语,也要小心翼翼的想一想,“说不定是个骗局呢”。

同时,于连还是一个非常聪明而又有野心的人,在他的心里,始终想着如何才能飞黄腾达。在当时的社会状况下,他清楚的认识到,他已经不能够通过从军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了,只能选择从事神职,去做一名教士,来达到改变自己命运的目的。

由于他处在粗俗野蛮的家庭成员中,这些理想他是没有办法与家人进行交流的,只能在他接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时,用来安慰鼓励自己,从而形成了高傲的性格。

小说《红与黑》中,于连在自卑与高傲之间的徘徊

在于连短暂的一生中,当他面对处于资产阶级或是贵族阶层的人们时,他知道自己既没有财富,也没有高贵的出身,唯一能让他与这些人抗衡的,也就只有这份高傲了。

市长雷纳尔先生想找于连当自己孩子们的家庭教师,于是去找于连的爸爸商议。于连的爸爸是一个商人,他所关心的只有一件事——钱。而当于连的爸爸告诉于连这件事情时,于连关心的却是——“那我和谁一起吃饭呢?”

于连自己也知道,如果他接受了这份差事,就可以摆脱掉锯木厂繁重的劳动和爸爸与哥哥们对他的殴打,还能有机会安安静静的看书。但是,如果去了就得和佣人一起吃饭,那他也就成了一个佣人的身份,这是他难以忍受的。

这时,于连的高傲在他的心里完全占据了上风。他甚至想到,“宁可放弃这一切,也不能降低身份同佣人一起吃饭,如果父亲真的逼迫我,我就去死”。

在于连以后的经历中,有一些虽然只是并不起眼的小事情,但由于他的敏感,使他感受到了自卑,从而又激起了他的高傲的性格,使事情有了另外的发展方向。这一点,在他与雷纳尔夫人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情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于连在市长雷纳尔先生家的工作期间,有一次他们全家搬到一个名叫维尔吉的小村庄去度假,同行的还有雷纳尔夫人的一个闺蜜。

有一天晚上,于连和这两位女士一起坐在高大的椴树底下,愉快的交谈。于连说的兴高采烈的,就开始用两只手比比划划的,结果无意中碰到了放在花园椅背上的雷纳尔夫人的手。

“她的手触了电似的缩了回去”。

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她瞧不起我?

于连在这个时候,既没有把这当作是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情,也没有想到,他应该为他无意中的触碰道歉,而是感受到了被人轻视了。

小说《红与黑》中,于连在自卑与高傲之间的徘徊

其实,雷纳尔夫人对于连是相当关爱的。论年龄,于连只比她的大儿子大个七,八岁,而且他还长得容貌俊美,雷纳尔夫人又是一个很单纯善良的人,对于连始终有一点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疼爱。

而且雷纳尔夫人也很尊重于连。她一开始称于连为“先生”,后来有时称他为“我的朋友”,这对于连来说,在以前是绝无仅有的。当雷纳尔夫人得知于连只有两件内衣时,想送给于连几个路易。可是她自己还没有说完,就先涨红了脸,因为主动送给朋友钱,是有些不尊重对方的,而雷纳尔夫人只是想帮助于连一下。她已完全忘掉了她和于连之间的雇佣关系。

敏感的于连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这些,而是自己与雷纳尔夫人之间的阶级差别和财富差别,而这正是使于连耿耿于怀的,是使他在面对雷纳尔一家时产生自卑感的根本所在。这激起了于连的高傲的性格:碰一下你就把手缩回去,那我就偏偏要握住它。

他为自己定下了一个任务:让这只手在碰到它以后而不缩回去。如果不完成这个任务,“我会被人瞧不起的,我的无能只会增加我的自卑感”。

在第二天,当于连再次见到雷纳尔夫人时,毫不知情的雷纳尔夫人感觉于连的目光“就好像是在看着一个即将与之一决胜负的死敌”似的,竟使雷纳尔夫人感到心绪不宁起来,她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得罪了于连。

到了晚上,于连在紧张和焦躁下,甚至用自杀来强迫自己,终于成功的完成了他的“任务”。这使雷纳尔夫人感受到了幸福和爱,以至于失眠了,而于连,则被自己内心的斗争折磨的疲惫之极,睡的很死。

小说《红与黑》中,于连在自卑与高傲之间的徘徊

这种由自卑而产生的高傲,几乎贯穿了于连的一生,也为他的悲剧命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当他最后被法庭审判时,他说道:“先生们,我没能幸运地出生在你们那个阶级;在你们看来,我不过是个敢于抗争的,位卑命苦的农民而已。我不想乞求你们的宽恕”。

被判处死刑后,于连拒绝了提出上诉。他宁可让他们砍掉他那颗高傲的头颅,也不肯向他们低头妥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