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事业有成,却没有价值感!问题在于父母不懂为自己安全感负责

文 / 有料家庭教育
2019-08-09 09:08
"孩子事业有成,却没有价值感!问题在于父母不懂为自己安全感负责

01 期望孩子“心灵自由”的焦虑妈妈圈

最近孩子小学家长群里大家热议一篇《海淀家长对不起,顺义妈妈的生活才叫做“不配有梦想”》,让我们见识了比海淀妈妈还鸡血的顺义妈妈圈。

一些认识的优秀家长看后,不禁自嘲:不是一个世界的,相比之下,感觉自己就是个渣妈。

有家长安慰道:在北京就不能比:不能比谁官大,不能比谁学历高,不能比谁的房子大,不能比谁的孩子牛……淡定,要不没法生存了。

还有人说:上国际校,需要有一颗大功率的心脏。

学费20万,校车费2万,校服费2万,餐费1万,各种兴趣班每门1-2万,游学费3-5万,材料费、设备费、比赛费什么的之类单算……各种费用至少是学费的double(双倍)。

而且,目前看来不只是钱的距离,三天两头出国游学。别说国际校了,我同事的娃上史家小学,但凡是个假期,都得出国。

着实,有朋友的孩子上国际学校,父母身上真是有股浓浓的焦虑味儿。

曾经以为上国际学校是为了给孩子一颗自由的灵魂,现在才知道不是。

首先“被绑架”的是父母——家里没个矿,那是真撑不起。

有几个人家里有矿呢,没有矿又要上“拼钱拼能力拼时间拼精力”的国际校,怎能不焦虑?

焦虑的父母身后,哪可能有一个“心灵自由”的娃?

02 为了孩子的未来,必须“被裹挟”着向前冲

好吧,国际学校够不着,上公立学校总可以吧。

确实有一些在北京顺义上国际学校的小伙伴,去了一年,又回来了的。

但是公立学校也不是放羊的,各种鸡汤鸡血鸡娃,不只是存在于海淀黄庄。

孩子事业有成,却没有价值感!问题在于父母不懂为自己安全感负责

有一次在课外班的等候区听见一位妈妈对同伴说:“我们这辈拼命学是为了谋生,为了工作,为了车子房子。以后的孩子不愁房,不愁车,工作肯定也有,你说现在逼着他们比我们那时还拼命学,是图个啥?”

另一位家长说:“大家都拼命学,你不学是不可能的。你不跟着走,就出局啦!”

这位妈妈说:“总得图个什么吧?”

另一位家长说:“图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更有竞争力,让他们活的更有安全感。”

妈妈们一边推着孩子向前冲,一边怀疑着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正确的。

“为了孩子更有安全感”,似乎是一个让人心安理得的“终极目标”。

咋一听,是有道理的:

当你和别人一样让孩子去学习各种课外班的时候,你感到自己没有落伍,你会有一种“你有我也有”的安全感;

当你带着孩子奔波在补习班的路上,把时间填满的时候,会有一种“没有浪费时光”的安全感;

当你觉得孩子去学了“丰富”的知识,未来可能有出息,你会有一种“孩子会为我争光”的安全感。

但是,这些真的能给孩子未来安全感吗?

03 学业事业有成了,但是依旧没有安全感

有一个前同事,家境优越,名校毕业,长相出众,在自己的岗位上干得小有成就,深得领导赏识。

按理说,这样的女孩,应该是最有安全感的人了。

但是她并不是。

孩子事业有成,却没有价值感!问题在于父母不懂为自己安全感负责

在部门里众所周知的一件事情是,她总在相亲或谈恋爱。

她找了一个又一个,有一次还在父母催婚的情况下“租”了个男友回去,但最终也没有稳定的对象。

问为什么,她说,我想找一个能给我安全感的人,他要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能够很好的满足我,照顾我,给我很好的安全感。但我找了那么多,没有一个合适的。

照这样的标准找,这位优秀的女孩可能永远也没法找到,因为她这种安全感是别人给不了的,是自己从小成长的经历中积淀的。

安全感是渴望稳定、安全、可控的心理需求。

根据心理学家John Bowlby提出的依恋理论认为,安全感最早起源于孩子与父母的依恋关系,来源于父母对孩子“敏感、及时且无条件的爱”。

从另一个角度,阿德勒提出了“自卑”这个与“安全感”相反的概念。

他认为,自卑是一种人面对外在环境时体会到的不足感。这种不足感可能因为身体原因、生长于贫困家庭或者不当的家庭教育造成。

其中,不当家庭教育是最常见的原因。不当的家庭教育可能使得人在童年经常感受到无助,不如别人,或觉得只能依赖别人,这些是自卑的最初来源,也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小时候,我们听着父母对我们的“期望”长大。

比如赞扬:“好孩子,这次考得不错,爸爸周末带你上街去。”

或者责备:“别人书念得那么好,你怎么就这样给我丢脸?读不好书,长大只能追着牛屁股,脸朝黄土背朝天,你以为会有什么好日子吗?”

于是,为了让父母满意,孩子不断鞭策自己努力学习。

终于有一天,学业优秀了,但是人格却还是自卑的,依然没有安全感:

不相信自己能行,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别人付出的情感。虽然在事业上不断追求上进,但在感情上却不断失败,心理上不断受挫。

在父母看来,孩子出息了,有了他们希望的“安全感”,但孩子自己知道,内心始终没有安全感。

04 希望孩子给自己安全感的父母,无意识地伤害了孩子

作为80后的一代,我反思我们的父母,以及我们作为父母,是如何希望孩子给自己安全感的,又如何伤害了孩子的。

我的一个同学曾经告诉我,当她想找工作的时候,她的爸爸是反对的:“希望你考研,不是别的,是为了让你以后活得更有尊严。”

同学说:“无论我怎样努力,他都不会欣慰地表示“满意”,而是提醒我“不进则退”,让我“更进一步”。不过,虽然内心不满,但是我还是听了爸爸的话,还说服自己,这是为了未来的尊严。”

我们被鞭策着向前,貌似为了自己,其实是身不由己。

长大了,工作了,成家了才发现,父母在帮助我们“成功”,满足他们“期望”的同时,也留下很多让我们无法感受到安宁的东西:根深蒂固的虚荣感,深入骨髓的不安全感,对自己“价值”的不信任感…….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会“自私”地利用孩子满足自己?

后来我学了心理学,才知道他们基本上不是故意的。

或许是因为他们那个时代的各种匮乏:不能吃饱穿暖,无法受到想要的教育,对“权威”无条件的服从,甚至无力掌控自己的命运......那个年代的父母,多数过的是比较失败的一生,或者说是不满的人生。

当这些“不满”的父母无法接纳这个现实时,他们就将自己的期望寄托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的成功来解除自己的遗憾:

如果父母们因为学历太低而抱憾的,就会期望孩子考到高学历;因为贫穷受制于人,就希望孩子能赚大钱发大财;因为地位卑微而委曲求全的,就希望孩子能仕途得意,有权有势。

总之,如果孩子实现了他们的愿望,就帮他们实现了自己对人生的掌控感和安全感。否则,他们就会感到焦虑,挫败,失望,甚至是人生没有意义。

分析这些原因,并不是怪罪父母,而是让自己了解,父母带来的“伤害”多是无意识的。

更重要的是,觉察到这些,当我们身为父母时,就有机会去改变这样的“伤害”

04 学会对自己的安全感负责,是对孩子最深远的爱

难道我们听任孩子发展,不管不问,让他们随波逐流,自生自灭?

这个问题,我的一位心理学老师曾经回答了:“你想孩子发展成什么样,那你就先活出那个样子。”

如果你想孩子活得自信从容,那你就不能天天焦虑迷茫;

如果你希望孩子对生活充满热爱,那你就要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如果你期待孩子跨越阶层,那你就先去跨越,你的经验可能是孩子跃迁的宝贵财富;

如果你想要孩子活得有安全感,那你要知道如何满足自己的安全感......

当我们不可能再回到童年,不可能再给我们的父母一次机会按照“John Bowlby的安全型依恋关系”再给我们最初的安全感时,我们只能选择“做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负责,给自己安全感。

怎么做?

曾经从古典老师的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安全感不是从别人身上要什么,而是从内心深处,一种被需要的感觉。

换言之,就是我们对他人,对社会是有价值的,有用的。

这种“有价值,有用”,是我们安全感的基石。

它应该由我们自己创造,而不是指望孩子去实现。

看过一个新闻,说的是山东巨野的一位老人——姜淑梅的故事。

这位老人曾是一个“九段文盲”,完全不认识字。后来因为丈夫去世,太孤独,在60岁时开始学习写字,希望通过读书来抵御寂寞。

老人抓住身边的任何机会学习认字,写字,最终,她学会了很多字,开始沉迷书海,大量阅读。

在老人70多岁的时候,开始写作自己的故事,并成功发表。

到目前为止,老人已经出版了5本书,成为了一个作家,而且她还希望自己有生之年,成为一名画家。

孩子事业有成,却没有价值感!问题在于父母不懂为自己安全感负责

这位传奇奶奶的故事可以给我们很多启发。

从安全感的角度来看,老人在老伴儿去世后,对自己的安全感负责,学习认字、写作,不仅满足了自己,而且创造了社会价值。这样的老人,一定不会觉得空虚,不需要让儿女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

这也让我想起好友跟我说起自己的状态:

我妈自己在家忙活着呢,她现在很懂享受生活,一星期不打电话都不会想我;

闺女放出去夏令营玩儿得不亦乐乎,我一天打一次电话还嫌我打得太频繁,打扰她“工作”;

哎呀,妈妈和女儿都不找我了,我也得去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老了得有自己的生活。

孩子事业有成,却没有价值感!问题在于父母不懂为自己安全感负责

实际上,这就是一家独立自主又充满安全感的三代人。

父母有安全感了,自然就会“传承”给孩子,孩子将来也会“传承”给她的孩子。

对自己的安全感负责,这是父母对孩子最深远的爱!

-End-

“有料家庭教育”,持续提供有价值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服务。敬请关注!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