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有一种痛苦叫跟风式悲伤

文 / 孙庸思
2019-08-09 05:06
"

生活中有一些人的痛苦并非来自于自身,而是源于他周围的人或事。他将别人的感受等同于自己的感受,他在别人的悲伤里全情投入并慢慢沉陷,令自己苦闷、抑郁、悲恸,甚至放纵这种情绪一直延续下去,这类心理活动过程可称为跟风式悲伤

举个栗子:

一位朋友闺蜜的母亲在一起交通事故中离世。这位朋友认识闺蜜家中的大部分亲戚好友。车祸发生后的几个小时内,母亲突然离世的悲痛席卷他和闺蜜的整个朋友圈。母亲的很多好友前往探望、慰问,他们纷纷回忆母亲在世时的艰辛、勤劳和慈爱。出于这些原因,母亲的意外去世更让人悲痛。这位朋友也陷入这种悲痛之中。他怜悯母亲的不幸,怜惜闺蜜的遭遇,同时他深感人生的无常、命运的不公,甚至开始怀疑人生。这件事情之后,他头脑里总是回放那天车祸的场景和闺蜜家中悲痛无比的氛围,以致于不能平静的工作和休息,即使是在度假期间,他依然沉浸于闺蜜母亲那种方式离世所带来的震惊和悲伤。

案例中的那位朋友一度陷入情绪的漩涡,不能自已,给自己的身体和心理造成很大的伤害。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情不自禁地跟着他人悲痛?

心理学:有一种痛苦叫跟风式悲伤

1、人际关系的边界模糊不清

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不缺亲戚、好友、同事、同学等,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有的时候由于一些特殊原因使得你和他成为心心相印的挚友或者形影不离的闺蜜。你们在亲密无间的友情缔造中已然将每个人的个人空间挤占无余,忘记了每个人需要保留一份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当某一方出现重大创伤性悲痛时,另一方会不遗余力地时刻关注他的情绪动向,生怕对方在自我活动的空间里面出现意外,同时立刻把自己的情绪频率调整成与其保持一致。这种丧失自我边界的互动势必将双方都拉入异常情绪化的境地。

其实,每一位身处此境遇的朋友都应该清醒地知道,你的痛苦我感同身受,但它却并非我的痛苦。朋友需要慰藉,友谊需要巩固。但我们不必全部承接对方情绪的影响而放弃自我心灵的平静。

心理学:有一种痛苦叫跟风式悲伤

我们需要允许和尊重每个人感知痛苦、体验痛苦的权利。有时我们跟着好友一起痛苦,并不能帮助对方真正走出痛苦,也许还会两败俱伤

2、从众心理驱使,过分共情

每当听闻单位或者社团中出现一些重大悲情性事件,部分人便会出现跟风式悲伤。他们的想法是:发生这样的事情,大家都不开心,所以我也应该不开心;同属一个团体,表现同样的悲伤才能符合大家的预期;我不能太另类,否则会遭到负面的评价……这些都属于一定程度的从众心理。

从众性强的人一般缺乏主见和自信,易受刺激暗示和情绪感染,容易不加分析地接受他人的意见和评价。他们的情绪体验也是“随大流”。

还有些人觉得如果不表现出适当的情绪,其他人会觉得自己没有同情心,不合群、太孤傲。同情心绝对无可厚非,问题是同情心不一定就是情绪的释放,从心底、从实处为对方着想、替对方解忧才是一份有价值的同情。

心理学:有一种痛苦叫跟风式悲伤

共情又称同理、同感,指的是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现实中有些人共情能力较强,情绪敏感。他们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情绪影响和感染,然后趋于萌生一致性情绪,从而给自己造成不必要的痛苦。

任何人物和事件引发的悲痛,我们都要理智、清醒的对待,不能盲目从众,亦不可过于共情,如此方能保持冷静、平和的心境。

3、我们感到痛苦的方式都是从别人那里学来的

对于痛苦的表现方式,出生伊始我们并不知晓,我们是通过对生活和环境的观察、学习才知道该如何表现出自己的痛苦情绪的。

各种影视剧中如何表现失恋的,我们耳濡目染,知道了失恋后应该有的痛苦状态。生活中亲人的离世,家庭成员是如何痛不欲生的,我们烙印在心……诸如此类的悲痛场景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记,一旦类似情境出现,我们的情绪记忆便被唤醒。

心理学:有一种痛苦叫跟风式悲伤

我们在现实生活的感染和文化产品的熏陶中学会了痛苦的呈现方式。同样,对于跟风式悲伤也是如此,也属于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 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是指通过学习形成的一种对现实的无望和无可奈何的行为、心理状态)的一类反应。

“一荣俱荣”、“有难同当、”“同生共死”等一些根深蒂固的人生理念,也会助推跟风式悲伤的形成。

心理学:有一种痛苦叫跟风式悲伤

人类的痛苦有许多种,其中跟风式悲伤是很容易辨识和克服的。对于他人的悲痛应给予尊重、理解和同情,这是人本主义体现。但我们须注意边界的把控和适度的共情,不能人为地将自己也拉入痛苦的深渊,否则痛苦会越来越多的找上门来。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