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其乐”的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竟是用它治好的

文 / 央视科教
2019-08-08 02:06
"

科教授为喜欢《百家讲坛》的朋友们送福利了,点击下方小程序,就可以用“听”的方式获取更多内容。


“乐其乐”的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竟是用它治好的


“乐其乐”的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竟是用它治好的

不久前,科教授带大家重温了一下《醉翁亭记》,回味了太守“乐其乐”的状态,科教授佩服欧阳修的豁达,其实,古代文人也都觉得他挺自在。

朱熹说:“欧阳公作字如其为人,外若优游,中实刚劲。”

苏洵是这样夸的:“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

然而,当科教授看到下面这篇文章的时候,发现欧阳修竟然得过抑郁症。

什么!?欧阳修得过抑郁症?

《送杨寘序》说了患病史

这篇文章的创作背景是,庆历七年,欧阳修的好朋友杨寘日子过得很不顺,仕途坎坷、生计艰难,渐渐地杨寘的身体也垮了,精神状态也日益趋于抑郁。

看到朋友经受痛苦,欧阳修特意写了一篇文章,教他走出抑郁的办法。可欧阳修又不是医生,他怎么知道的呢?

原来他本人就得过抑郁症。

“乐其乐”的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竟是用它治好的

予尝有幽忧之疾,退而闲居,不能治也。

大概说的是,欧阳修曾经得过“幽忧之疾”,也就是抑郁症。由于病情影响,他已经不能正常工作了,于是回家休息,看了很多医生也没有治好。

那么他的病是怎么好的呢?虽然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是事实——欧阳修靠弹古琴自愈了。

古琴的声音专治闹心抑郁?

五音对应五脏的“音疗”

既而学琴于友人孙道滋,受宫声数引,久而乐之,不知其疾之在体也。

后来欧阳修跟一位叫孙道滋的朋友学习弹琴,一共学习了五声和几支乐曲,时间一长觉得挺有意思,竟然忘了疾病的存在,随着音乐“忘我”,病自然就消失了。

“乐其乐”的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竟是用它治好的

好神奇……这是什么原理?

夫琴之为技小矣,及其至也,大者为宫,细者为羽,操弦骤作,忽然变之,急者凄然以促,缓者舒然以和,如崩崖裂石、高山出泉,而风雨夜至也。

《黄帝内经》的《灵枢· 邪客篇》里提到:“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此人之与天地相应也。"

这说明了自然音乐中五音六律与人体的五脏六腑有着一定的关系。书里又具体地指出了五音(宫、商、角、徵、羽)分别对应于五脏调养的种种关系。

例如,商音铿锵肃劲,善制躁怒,使人安宁;角音条畅平和,善消忧郁,助人入眠;宫音悠扬谐合,助脾健胃,旺盛食欲;徵音抑扬咏越,通调血脉,抖擞精神;羽音柔和透彻,引人遐想,启迪心灵。

“乐其乐”的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竟是用它治好的

正如欧阳修所说,“夫疾,生乎忧者也。药之毒者,能攻其疾之聚,不若声之至者,能和其心之所不平。心而平,不和者和,则疾之忘也宜哉。”

简单地说,琴声可以调和内心及情绪的冲突,致使内心平静,病也就自然好了。

从抑郁中走出来的欧阳修,将这一爱好持续了一生,六一居士晚年生活的“六个必需品”就包含了古琴,可见音乐是养生与长寿的妙方。

多听好音乐能变聪明长寿?

古代文人士大夫是最好的例子

在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们都多少懂点音律,有的还会演奏古琴等乐器。但是古代对于音乐的概念并不像如今的流行音乐,学琴也不是为了玩乐队或登台表演,而是为了借以导养神气,宣和情志,调理心情,修身养性。

“乐其乐”的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竟是用它治好的

《乐记· 乐象》中这样表述:“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平和。”

司马迁在《史记· 乐书》还说:“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古人认为,琴与德可以说是划等号的,通过弹琴听音乐可以变聪明,还可以提高人的修养、道德,这样身心气血才能纯正、流通,利于养生。

我们熟知的古代文人,比如苏轼、白居易、李白等都懂音乐,并常借琴吟诗抒怀,排遣苦闷。虽然人生路上遭遇很多挫折,但他们都挺长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经常弹琴听音乐可以让他们比常人更容易幸福。

“乐其乐”的欧阳修曾有抑郁症?最后竟是用它治好的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音乐真的有这么神奇吗?系列节目《琴动山河》中有更多关于琴音雅乐的奥秘等你发现呢。

百家讲坛

《琴动山河》

播出时间:8月7日—8月13日 12:08

监制 / 闫东 主编 / 刘铭 黄丽君

编辑 / 张兰 于毅 李牧宸(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