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解释”学术妲己”事件,道德缺失背后,可能是早年创伤

文 / 燕园心理
2019-08-07 19:08
"

你知道妲己的故事吗?

从前,有位年轻尊贵的国王。

他的王朝已经固若金汤的存续了几百年,没有任何理由让他思考这看起来理所应当的情况会突然改变。

一天,国王去女娲神殿进香,轻风拂起帷幔,神像端庄美丽的姿容让国王怦然心动。心驰神往之下,国王不顾群臣反对,硬是在墙壁上提艳诗一首调戏女神,全然不存敬畏。

女神得知此事,对国王的全能自恋十分震怒,为了促进国王的心理健康,她招来一只苦哈哈修行的狐狸,吩咐它给国王一点“恰到好处的挫折”,事成之后,赠“正果”一颗。

狐狸受宠若惊,做为食物链里不高不低的一环,苟全性命的日子让它苦不堪言,为了生存,狐狸不得不顺从更强大更智慧的女神来寻求保护。

这,被心理学家John Bowlby称之为:依恋

心理学解释”学术妲己”事件,道德缺失背后,可能是早年创伤

创伤狐狸遭遇自恋国王,两个心理不健康灵魂的互动被骂了千年。

分析心理学鼻祖荣格的观点:神话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集合。故事中的原型往往具有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依然用故事里的角色命名相似事件的当事人。

近日,一名“学术妲己”红遍网络。

据传,复旦大学博二女生李某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年研究员陆某存在情感关系。三年中,陆某为李某抛妻弃子,送房送车,情到深处,更是送上五篇科研领域极具影响力的SCI论文。本想与之携老,却遭无情背叛,又知女生在与其交往期间同时还有三名男友,内心崩溃,遂痛诉委屈谴责女友,并吞下30片安眠药欲与痛苦一了百了。

心理学解释”学术妲己”事件,道德缺失背后,可能是早年创伤

心理学解释”学术妲己”事件,道德缺失背后,可能是早年创伤

高校本是一方净土,事件的发生颠覆了大众对学术与爱情朴素的尊重与期待。

人们不禁寻思:介入他人家庭,脚踏多只船,将情感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妲己”是如何练成的?

价值中立是心理咨询的一贯原则,让我们暂且抛开道德设限,基于有限的真实资料,试着猜测当事人可能的心路历程。

依恋理论析分“学术妲己”

网传女博士李某不仅让陆某为之送房送车送论文,更在其它三位男士之间游刃游走,毫无破绽。并且,男友们各司其职,为她的学习、生活、职业发展辅平道路。

李某的背景信息不多,网上区区二字:家贫。

如果李某的左右逢源与早年窘迫属实,倒让我想起一位来访可以借鉴的故事。

L父母离异,从小就轮换居住在不同亲戚家。她会自然的讨好某个家庭里最举足轻重的成员,顺从脾气暴躁的成员,谦让年龄相仿的同辈。在亲属眼里,她乖巧懂事。在学校里,她团结随和,成绩优秀,深得老师喜欢。成年后的L顺利的考入著名高校,身边不乏追求者,但是她却不能和一个人发展稳定的关系。“脚踩多只船”是常态,也因此在同学间声名不佳。进入咨询的原因是L意识到自己虽然男友重多,却经常莫名不安,很难有深刻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解释”学术妲己”事件,道德缺失背后,可能是早年创伤

研究表明,七八个月的婴儿,就能依据与主要抚养者的互动形成最初的依恋模式(B安全型,A回避型,C矛盾型)。在孩子不足以用言语表征自己的心理状态时,与抚养者的互动造就了孩子的自我概念与应对环境的方式。孩子会根据外界对他的反应选择适应性的行为,以便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来。当环境有所改变,行为方式也会有所调整,这些让一个人得以在不同环境下保证生存的方式,称为依恋策略

L的依恋类型属于不安全依恋中的回避型,亲密关系中主要的依恋策略应用为:强迫性乱交

可能大家会疑惑,感情生活如此活色生香,这哪能算的上回避?这里的回避强调隔离了真实的感受。

在下图的成人依恋动态模型中,A1--A8详细列明了回避型依恋随年龄增长逐步发展的依恋策略。

心理学解释”学术妲己”事件,道德缺失背后,可能是早年创伤

以L为例:

不稳定的童年,需要她抑制真实感受(A1),压抑负情情感。远离至亲,抚养人和居住地的频繁更换促使她小小年纪发展出社交性随和(A2),强迫性照顾(A3),强迫性顺从(A4)等策略,凭此在不稳定的环境中获得照顾、爱和其它生存资源。这些策略保护她渡过早年的艰难时光。用“虚假的积极情感”建立关系是她的童子功,并非刻意,而是早年经历根植于身体的记忆。

L懂得如何精准的讨人喜欢。当她长大,依然会用小时候固化的模式,发展多头关系满足需要,寻求保护。即使生存已经不再窘迫,但固化的模式依然循环在她的生活中。强迫式乱交策略(A5)是回避型依恋的成年期可能发展出的策略。(依恋策略没有好坏之分,都是人类在面对危机时用以自保的方式,所谓乱交不能狭义理解为私生活混乱,更适合的解释为为了防御关系断裂而强迫式发展多条关系链接来保证“安全”

强迫式乱交包括过度社交与不稳定亲密关系两个方面,无论哪一种,都蕴藏对关系的不信任。在这种模式里,同时充斥着对他人的物化。L很少有关于男友具体深刻的情感片段,看上去很美却不够亲密是L的情感特征。男友们更像是做为L自身功能的延伸被L“使用”。经济,情感,社会关系,L从不同的男友那里满足自身多元化的需求。多重情感并存保证了即使某段关系断裂也不会成为严重的打击。L虽然经济独立,但内心依然是儿时居无定所,需要用“虚假的积极情感”寻求庇护的不安的小女孩儿。

L的个案从依恋理论的角度解释了一些人在情感上漂泊的原因,卷入多份情感,却没有固定的港湾。虽然不确定是否可以完全迁移到李某身上,但亲密关系是最容易激活一个人依恋策略的二元互动,不良的关系往往关联不安全的依恋和早年创伤。

自恋受损的青年才俊

案件中的陆某因自暴绯闻而扬名全国。

哪怕没有这次“意外”,这位青年才俊也早已因出色的科研能力成为行业翘楚。

生于1986年,2006年开始读研。天才少年陆某十五六岁就开始了大学生涯(医料大学多为五年制),自此一路跻身到普通学者可能穷经皓首一辈子也无法岂及的行业巅峰领域。

青少年是自我同一性形成的关键阶段,不难想象一个少年天才收获的艳羡与赞美,这些都可能强化陆某自我概念中的全能自恋,在自己的小王国里,无所不能。

心理学视角:李某的背叛彻底打破了陆某的全能自恋,引发了我们看到的“自恋性暴怒”

自恋性暴怒是自体心理学家科胡特的独创概念,指当自体感遭受碎裂威胁时,为了报复,为了纠正一个错误,为了用尽办法撤销一个伤害,而用施加痛苦的方式试图修复伤害,通常在爆发过程中伴随着强烈的羞耻感或羞辱感。

心理学解释”学术妲己”事件,道德缺失背后,可能是早年创伤

当一个人陷入自恋性暴怒,就失去了控制,也可以说反被暴怒控制。极端时会伴随伤人或自毁行为。

这大段的术语,配合陆某的宣泄控诉和自杀行为变得简单易懂。

比起车房的损失,更另陆某不堪忍受的是全能感的瓦解,被欺骗的耻辱,自尊的挫败和求不得的无奈。

天才难得,当一个天才以这种形式崩溃在大众面前时,除了指责与扼腕,是否也应反思,这位天之骄子的成长之路上是否赞誉过多而少了一些“恰到好处的挫折”?

破裂与重建

文初的故事有众所周知的结局:自恋的国王听不进忠言,最终亡国;狐狸用力过猛荼毒生灵,也没捞着正果,看似咎由自取的恶果是否遗落了些什么?

女娲,做为“人”的缔造者,这位不可挑战的权威,是否也为这荒诞做出些许贡献?是否也需反思?自己的“教养”方式是否欠妥?

7月27日,复旦大学官宣声明,将对此事涉及的师德师风学风问题一查到底,有责必究。

一个事件的发生是多方面因素协同运作的结果,从任何单一角度去评价都有失公允。

“碎裂”不全是坏事,也蕴藏了重建的可能。愿事件的当事人能借此为契机向内行走,能补足成长中缺失的功课。

文/迟月(燕园心理合作心理咨询师)

今天的你还是单身吗?

你打算怎么度过七夕节?

你了解自己的依恋模式吗?

▷私信我获取免费心理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