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了,可你不想回家,心理学告诉该怎么办
暑假来临,那些出远门去读书的孩子们又该回家了。
我却听到一个大学二年级的女孩子这样说:“我最不喜欢放假,我不想回家,一回去就要面对我父母。离得远,偶尔打打电话还能相安无事,可一住在一起,就得听他们没完没了的唠叨,还要面对他们之间的不愉快。”
有这种感慨的可能不仅是大学生,一些刚工作的年轻人,一到春节之类的大假,很多人也会发愁回家。我们又想家,可真的面对父母,又想逃开,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与父母的相爱相杀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是我们赖以成长的重要他人。小的时候我们依赖父母的照顾和养育,随着我们慢慢长大,父母与我们的关系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最终会发展成为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关系。
不过这个过程一般都不是那么顺畅,即使我们已经经济独立,甚至有了自己的小家庭,要想在心理上能够接受并适应独立带来的两辈人关系的变化,不论是我们还是父母都会出现困难。
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自己不适应离开父母的照顾和安排,有的时候是父母不太能够接受我们的独立和变化。这样就会出现一种相爱相杀、纠缠不清的局面。
对于这个状态,系统家庭治疗大师Bowen提出,成人后,我们与父母之间反复出现的冲突与情感压力,意味着我们自己和家庭内部还存在着高度未分化的状态,又叫高度融合状态。
高度融合状态是指我们与他人缺少情感边界,表现出一种过度紧密的、共生的、无法分离的状态。在高度融合状态下,我们的情绪会与原生家庭共振。
就拿大三的学生小雨来说,虽然离开父母出门上大学了,但基本上父母仍然了解她的一切。她每天都会给父母打电话,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开心了,不开心了,跟同学之间发生什么事了,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要跟父母说。小雨不开心,全家人都坐立不安,帮她想办法;父母如果说起什么家里不好的事,小雨也会担心,觉得自己长大了,自然要帮父母分担。
这种状态下,家庭中每个人都很容易受家人情绪的影响,我们的决定似乎总是不能按照自己的规划来执行,而是会被家人的情绪所支配。这也是很多人渴望与家人相亲相爱,真跟家人在一起又倍感辛苦的原因。
那么出路在哪里呢?答案是——自我分化!
与高度融合状态相反的状态,就是自我分化状态。我们从妈妈的身体里分娩出来,我们就完成了生理上的分化,但精神上的分化却需要伴随我们的成长过程慢慢实现。
自我分化才能带来真正的亲密关系自我分化就是指精神上的理性与独立状态。自我分化意味着我们可以思考、计划和遵循自己价值观,而不让自己的行为自动地由他人的情绪线索驱使的程度来引发。
小林工作后暂时和父母还住在一起,跟父母商议后,由小林承担大多家务作为自己仍然住在父母家的一种补偿。父母有他们的作息规律,小林也有自己的小圈子,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跟朋友们外出旅游。分化好的状态下,两辈人即使住在一起,也能够发展出相互尊重的相处方式。
那么,为了避免和父母之间出现冲突,选择不回家,尽量少跟父母联系,不是分化得更好吗?当然不是。相反,决定不回家,不联系父母,恰恰说明,你知道只要与家人离得近,你就会逃不开与他们的情绪绑定。所以,不回家,少联系,只是一种情感隔离,而不是分化。
想要在成人后与父母间发展出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的关系,又能坚持做自己,我们就需要更好地自我分化。
只有自我分化好的人,才能既发展出尊重自己的感受,为自己做决定的能力,又能够体验到与他人的亲密感,可以作为自主的个体而不陷入席卷家庭的纠纷之中。
如何才能更好地自我分化呢?1、练习觉察自己的情绪,分辨情绪的归属。
当我们与他人的情绪高度融合的时候,会分不清楚有些情绪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要想做到情感独立,首先要学会觉察自己的情绪,思考这个情绪由何而来,以及情绪的责任归属。
比如,当妈妈跟你唠叨爸爸总是偏向奶奶家的人,你会不会越听越生气,听到爸爸跟你说话,你都懒得理他?这种时候,你似乎就分不清这个不满的情绪究竟是妈妈的,还是你的。
你可以完成这样一个思考作为分析情绪归属权的工具:“我感觉……(情绪),是因为……”,假如答案是,“我很生气,因为爸爸偏向奶奶家的人,让妈妈不高兴了”。显然,这个事件发生在父母之间,情绪是妈妈的。爸爸让妈妈不高兴,你生爸爸的气,其实是在替妈妈生气。
什么情况下这个情绪是你自己的呢?“我很生气,因为爸爸让我做我不愿意的事”,这个情绪的引发在你和爸爸之间,爸爸的要求意味着你的行动受限,所以这个情绪的责任人是你。
能够觉察分辨情绪的归属,是实现自我分化的基础。
2、为自己设立边界,也为他人设限。
为自己设立边界,意味着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像是为自己划定地盘,我的地盘我做主。
小智谈了个女朋友,父母都反对,原因是父母就小智一个孩子,已经做好了让小智出国发展的打算,不希望他太早在国内谈恋爱。小智却有自己的打算,他和几个哥们在大学期间就开始利用网络平台创业,希望能在国内发展自己的事业。尽管这个决定和父母期待相差很大,父母也因此赌气很长时间不跟他联系,他还是顶着压力坚持自己的决定,并抽空主动打电话问候父母。
自我分化,意味着有时候不得不直面冲突。这个过程中会有他人用情绪给我们压力,尤其是“以爱为名义的控制”,“我们是为你好,你就应该听我们的安排”,“你不同意,我们会很难过”……我们需要能够识别这个压力,不被这种情绪的压力所左右,温和但坚定地做自己。当然,设立边界并不排斥听取别人的合理化建议。
3、改变为他人情绪负责的观念。
我们有自己的地盘儿,别人也有。所以良好的个人分化也意味着不轻易插手他人的地盘。
有时候我们不忍心对家人的负面情绪置之不理,是因为我们会有一类观念——我们应该为他人的情绪负责任。这种观念经常让我们产生这些想法:“我不帮忙,他们好不了”,“我不听话,他们会很难过,我不应该让他们难过”,“让父母难过,说明我是个自私的人”。
所以要更好的实现分化,意味着我们不仅要管住自己的手脚,也要学会质疑和纠正自己的这种观念:
我们不帮忙,是不是也意味着别人会有更多的机会成长?
我们如果要做自己,就意味着总会有一些观点和父母不一样,父母如果能接受这样的不一样,他们也未必就会难过。
即使父母会难过,那也是属于他们的一种情绪体验。不论父母多爱孩子,也不可能为孩子阻挡所有的负面情绪。同理,我们爱父母,也未必意味着我们不会让父母产生负面情绪,这与自私不自私没有关系……
不断质疑和调整自己不合理的观念,也会让我们自我分化的脚步越来越轻松。
4、在更容易的关系中练习自我分化
如果与父母在一起时,做自己很困难,也是很容易理解的。我们从一出生就开始逐渐形成和父母之间的一种交往的习惯,要改变当然困难。如果父母之间或你与父母之间很少会直接表达情感,让你对父母说一句谢谢都会很困难。
再加上,因为知道自己的做法可能会引发父母什么样的情绪反应,在我们表达情感或拒绝的时候,都会感受到更大的阻力。在一些其他的关系中,反而会相对容易很多。
可以先尝试在家庭之外的关系中,用更分化的方式与人相处。你可以觉察一下在什么关系中,做自己是更容易的,更轻松的。也许是你的恋爱关系,或者闺蜜死党的关系,也许是和某个亲朋的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即使你跟他们对事情有不一样的看法,或者拒绝他们的某些要求,也不用担心他们会抛弃你,或者不喜欢你。
当你有了更好的分化状态,再与父母交往时,尝试着把你积累起来的人际交往经验,运用在与父母的交往中,你会发现你和父母之间的感情会变得更为亲密,不再容易受困于被控制、被挑剔的感觉,而你的成长也会促使父母以及其他家庭成员更好地分化。
希望自我分化能够让我们不再害怕回家,让我们可以在做自己和与家人保持亲密之间找到更好的平衡, 让每一次与原生家庭的相聚,都会成为最温暖的回忆。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