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烂个窟窿,医生竟然用腿给我补?

文 / 赵小厨健康
2021-08-18 23:14

我爸,也是我的英雄,60多岁,一直潇潇洒洒。

从白手起家、生意失败又东山再起,退休之后自学了好多个国家的语言,一个人带全家玩儿了大半个地球。

打我记事起,无论老爸遇到啥问题,他总是能乐呵呵的解决,我和妈妈总觉得,这辈子都没啥能锤得倒他。

直到有一天,我的电脑坏了,借老爸的电脑办公,发现他的电脑有几条搜索记录:

2021年5月10日

2021年6月1日

2021年7月13日

老爸

得了癌症吗?

他……居然想

一个人承担下来

1

吸烟五十年咳血

结果还不是肺癌?

如同其他厄运、车祸与扫兴的鸟粪,癌症就像他们中的一员,突如其来,在一个美好的晴天,凭空落在一个家庭的身上。

老爸啥都挺好,唯独这烟始终戒不掉,从十几岁沾上吸烟,这一抽就是50年,身体也或多或少因为吸烟有点毛病。

就比如肺功能退化的厉害,前几年在菜市场上还能脸红脖子粗的和3个大妈掰头,这几年连着没说几句话就喘的不行。

去年因为心脏病,更是在心脏里安了一个起搏器。

也不知道从哪天开始,老爸突然开始咳,开始以为是感冒咳嗽,他没太在意,说是自己吹空调吹的,自己岁数也大了,所以身体没一时适应过来,问题不大,于是就这样任凭他持续了一阵子。

想来我也后悔,自己忙,可是自己是医生,怎么没让他早点来检查。

后来老爸一直咳,甚至咳出了血,才来我们医院做了检查。在去医院之前,我们都做好了肺部疾病的准备,毕竟都咳血了,而且这几年他肺功能肉眼可见下降的厉害。

但结果总是出乎人意料——老爸左咽部长了个菜花一样的疙瘩。

经过病理诊断,是口腔癌(鳞癌)。

说到口腔癌……那是战略转移的高手。

大学的时候,跟老师做过实验,把那些口腔癌切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调好焦距,视野里出现了一片片鲜艳的沃土,老师说,这就是口腔黏膜的地形剖面图。

癌细胞的溃疡,在地表形成火山口,艳红色的熔岩向下流窜,它像是个稳扎稳打的军事家,一个淋巴结接着一个淋巴结地攻城略地在血肉的领土上。

老爸的情况就是这样,肿瘤转移到了左颈部领土,形成了5厘米×3厘米的颈部转移灶。

图片来源:腾讯医典

对于这个结果,老爸很是惊讶:

自己的口腔和脖子从来没感觉到疼痛,为啥突然就得了口腔癌?。”

其实,这也是口腔癌的狡猾之处——会骗、会偷袭

许多到医院就诊的口腔癌患者,大部分已属于中晚期。

他们不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因是由于口腔癌的发病位置较为隐蔽且症状多样,与口腔其他疾病(例如溃疡)引起的症状相似,极易被误认为“小病”而延误治疗。

而老爸就属于这种情况。

但是,也不是不能治。

2

确诊了口腔癌

接下来怎么治?

目前,治疗口腔癌方法简单粗暴,一般就“割以永治”

但老爸的情况有些特殊:

因为高血压长期在身体里搞破坏,他身上的血管可以说已经达到千疮百孔的地步,最危险的就是心脏主动脉弓的位置有个溃疡,手术时体内血压起伏,溃疡的地方很可能像个气球一样被吹起来形成主动脉夹层

体内还有心脏起搏器,手术时稍有不慎这玩意就罢工

除此之外还有双肺肺炎,右侧胸腔积液,肺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对于药物及麻药代谢将会是个考验

最棘手的是,老爸的颈部转移灶还与其左侧颈内动脉、静脉有粘连,这就给手术直接上升了一个难度

简单的说,手术得做,但危险重重,这就对医生的手术技术有很高的要求。

为了充分评估手术能否实施,并预估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应对方案,口腔颌面外科邀请了心外科、心内科、麻醉科、肿瘤科、放疗科、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营养科等专家进行了多学科诊疗(MDT),集体讨论最适合老爸的治疗方案。

多方权衡之下,MDT医疗团队达成一致——

虽然手术难度很高,风险很高,但却是能最大程度延长老爸生存期的治疗方案。

先由口腔外科肿瘤团队开展口腔癌联合根治及修复重建手术,术中需要麻醉科保驾护航,维持病人的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病人需进入重症监护室(ICU)进一步治疗,渡过最为危险的围手术期。

待口腔癌术后恢复后,病人再到心外科接受主动脉弓溃疡的修补术。如果崔先生的身体能扛过这两次手术,后续还需要接受手术后的辅助放化疗。

当医生们将各科室集体讨论后的治疗方案告知老爸时,他很是犹豫。

两次大手术,风险还高,说实话我很担心,也想过偷偷保守治疗算了。但。。。家人给了我勇气,他们让我不害怕手术。

3

在麻醉下睡了一会儿

老爸的生命却可以多走很长的路

就和得知老爸得了癌症那天一样,是个大晴天,老爸的手术举行。

他的全身被绿色无菌单盖住,只露出半张被碘酒染上淡淡颜色的脸,脸上有一些线条,是下刀时的记号。

手术刀划过老爸的半张脸,绷紧的黄色表皮随着刀痕分开,露出底下白色的皮下组织……

几分钟之后,老爸的脸颊便与其上半部分离开了。接下来气动锯锯开他的下颔骨…他在麻醉下深深睡着。

头颈部由于解剖结构复杂,充满了骨头与大血管,切得少一点,就有癌细胞扩散的风险;

切得多一点,手术台上的整张脸孔就变得支离破碎。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口腔医学中心杨宏宇主任带领的口腔癌治疗团队,为老爸进行了肿瘤切除和股前外侧游离皮瓣的置备,开展了 “左口咽颌颈联合根治术+下颌骨劈开术+左侧下颌骨部分切除术+左股前外侧游离皮瓣转移修复术+气管切开术”。

说的明白点,就是除了要切除嘴上的肿瘤,还要把大腿上的一块皮肉割下来填补在被割下来的脸颊、嘴还有脖子上

其中因为术中过程中的电刀操作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工作,为此,麻醉师必须密切观测监护仪上的各项指标,一旦指标有异,手术医生必须停止电刀操作,等待各项指标好转后,才能继续手术。

老爸的手术最终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仅500毫升左右。

术后,老爸进入ICU,在ICU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下,他自己像在打怪升级一样,闯过了呼吸衰竭、心衰、肺部感染等难关。经历13天的治疗,他成功转回普通病房。

后来,老爸复查CT,检查结果提示主动脉瘤形成,经心外科团队会诊,需手术治疗。

心外科任明明团队为老爸进行了“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扫除了主动脉瘤这个“定时炸弹”。

又经历了两次大手术后的老爸康复出院。后续还有一系列的放化疗等着他……

老爸脸部手术后的印记被时间渐渐抹平,颜色转淡。但随之而来不可控的是自己纤维化收缩的力道,若缺乏复健,有可能永远地闭上了嘴巴。

所以,对于这个狡猾又隐藏深的癌症,早发现、早治疗,就显得格外重要。

4

口腔癌

如何做到早发现?

当出现以下症状或表现时,需要警惕口腔癌,应该尽早看口腔医生:

1.2周以上没有好转的口腔溃疡;

2.排除牙周炎导致的多个牙齿松动;

3.口腔黏膜颜色改变,如变黑、变红或者变白;

4.排除面瘫的一侧唇、舌麻木;

5.颈部淋巴结肿大或疼痛;

6.除外颞下颌关节病导致的张口受限;

7.口腔中不明原因的出血;

8.说话或吞咽时发生困难;

9.长期佩戴的义齿出现松动或不合适。

当然,单纯出现上述这些症状,也未必是口腔癌,但是一定要及时就医,请口腔医生来判断,听医生的,以免延误诊治,错失治疗时机。

就像老爸一样

许多口腔癌患者患病前

都带着自己的人生

风风雨雨也好

灿烂辉煌也好

走了很长的路

却在这段无人知晓的日子里

与自己的脸

开始进行一场不能被感同深受的拔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