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成为孩子,才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
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这个叫做哪吒的小魔童霸屏了。
“我是小妖怪,逍遥又自在,杀人不眨眼,吃人不放盐,一口七八个,肚皮要撑破。”
齐刘海,黑眼线,双手插兜、吊儿郎当的模样似乎与记忆中的“少年英雄小哪吒”截然不同。
而更大的不同之处在于,电影版的李靖(哪吒父亲)一改昔日六亲不认的“托塔天王”威严,变成了居家必备的中国式父亲典范——恪尽职守、以身作则,威严中不失慈爱,慈爱中不乏循循教导。
尤其是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这是爹教给我的道理”,牵动了无数观众的心。
看来,李靖的教育方式很奏效。
01 想养出“别人家的孩子”,先成为“别人家的家长”
影片中的哪吒从小是一个魔童,调皮捣蛋,不爱学习,放到当今社会来看,这完全就是一个 “学渣”代表。然而,哪吒的父母并没有放弃,在孩子受到质疑和委屈时,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
父亲李靖虽沉默寡言,时常忙于工作(镇守陈塘关),但关键时刻,哪怕豁出性命也要保护自己的孩子。
父爱沉默,却如山。这不正是我们大多数人的父亲写照吗?
哪吒刚生下来,因为他是魔丸转世,百姓们便请愿杀掉他。
可母亲殷夫人却说:“再不好,也是我们的孩子啊。”
魔丸要受天劫,活不过三年,父亲李靖却愿意“一命换一命”,只求换孩子一世平安。
哪吒遭受误解时,是母亲站出来开导他:“你不是真的想伤害百姓对吗?你恨他们误解你。”
哪吒遭受声讨时,是父亲站出来挡在他身前:“我会把他关在家里,如果他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我第一时间出来担责。”
谁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叛逆的小魔头,但只要品性纯良,叛逆一点又有何妨呢?
孩子们往往有一大串天马行空的想法,他们叛逆,通常是想成为和别人不一样的自己;他们胡闹,也许只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没有被真正聆听到。
这个时候,父母的充分信任,才是最能压住孩子叛逆之心的良药。那些被父母无条件爱着、相信着的孩子,往往才是最幸福的。
我们的父母总是习惯性夸奖“别人家的孩子”,即使不当着孩子的面攀比,看到其他优秀的孩子,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暗暗赞叹和羡慕。
但也请你们在心里问一问:我是那个“别人家的家长”吗?
倘若你都不是“别人家的家长”,又凭什么要求孩子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呢?
这世上并没有“坏孩子”,有的只是疏于管教、不愿付出的父母。
面对哪吒这样的熊孩子,李靖夫妇就是最好的家庭教育范本,好的原生家庭,便是如此。
正如董卿所言:“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 。”
02 让孩子做自己,切勿灌输焦虑
无论是哪种家庭,家长们似乎都有一个共同点:容易焦虑。
“这个班学了有用吗?”
“我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呢?”
“社会竞争激烈,孩子是不是该送出国?”
……
不知从何时起,“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已悄然成为主流观念了。
好像不为孩子焦虑一把,就不是个称职的父母了。
但你的焦虑,也许会成为孩子无形的负担。
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
❶9岁男孩跳楼前只留下六个字:“我讨厌第一名”
❷ 12岁女孩成绩太差欲轻生,只怕被爸爸打
❸ 男孩因打碎学校玻璃怕奶奶责罚,选择轻生
……
去年,一位9岁男孩因为母亲给的压力过大,留下了遗书:
男孩的母亲认为,小朋友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如果不好好学习力争满分,将来就会输给别人,难以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所以她认为,只有不断地催促孩子拼命学习,孩子才会在未来过得更好。
焦虑有错吗?
并没有,错的是程度。
焦虑可以,但将自己的焦虑无限放大,灌输给尚未形成明确三观的年幼孩子,就真的覆水难收了。
在电影《银河补习班》中,邓超饰演的父亲对儿子说:
“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
儿子在父亲的教导下一步步成长,父亲也是。
当电影中的父亲因为在工作中受气而情绪失控时,他也曾做了大多数父母都容易犯的错——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对儿子大声吼道“你能不能争点气?”
但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后,他主动请求儿子的原谅:“对不起儿子,我也是第一次学着当爸爸。”
这样的情景在现实中很常见,没有谁生来就能当好父母,所以也没有谁生来就是熊孩子。
为人父母,不应一味把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要知道,孩子只是他们自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并非家长的附属品和延续。
03 让孩子成为孩子,这才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
每个孩子其实都是一个小哪吒。
会调皮、会叛逆,更渴望被理解、被关怀。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影片的导演兼编剧饺子就是这样一个从偏见中成长,被父母的爱治愈的孩子。
饺子原本是国内首批4所211医科大学之一——华西医科大学的高材生。但在大三接触动画之后,他整个人为之着迷,决定弃医从画。
放弃看似光鲜的稳定专业,从事一份看不见未来的行业,饺子的父母一开始并不同意,但还是给孩子买了一台配置不错的电脑制作动画。
后来他辞去工作,决定专心研究动画。那个时候的饺子家庭状况很不好,父亲去世,母亲退休。四年,母子二人只能靠着母亲微薄的退休金度日,每个月才1000多块。
外人看来,他是不务正业的啃老族。正如被误解的哪吒,他们都是“问题儿童”。
好在,母亲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他。不理会世人的闲言碎语,只聆听孩子内心最真实的需求,家庭给予饺子的温暖,是他坚持至今的最大动力。
2年钻研剧本,3年打磨动画,1400多个燃到爆的特效镜头,《哪吒》终不负众望。
(动画特效“燃爆”)
饺子说,“要是没有父母的包容和支持,我也走不到今天,所以我把他们设计成这个形象,要用爱去浇灌哪吒,这也是我对我父母的感谢。”
40年前的哪吒,割肉还母剔骨还父,一句“爹爹,我把自己还给你”,让人揪心;
而今天的哪吒让我们看到,其实父母的爱,才是孩子最大的救赎。
纪伯伦有一首小诗叫做《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诗中说道: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
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
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
孩子喜欢什么,就全力去支持;孩子叛逆胡闹,就耐心去引导;尊重孩子的天性,赋予他们独立的人格,孩子自己会选择自己想要成为的样子,而父母该做的,就是陪伴。
陪伴孩子成长,给予爱与包容,让孩子成为孩子,这才是最高级的家庭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