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文 / 俗气的心理学
2019-08-03 13:08
"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从心理学角度讲,发怒是我们神经系统里的一种本能反应。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孩子还是老人,富人还是穷人,受过教育的还是没受教育的,也不管你是什么肤色、什么民族,发脾气实在是一件很无奈的事。因为在很多场合,发怒意味着你已经对某件事失去了控制,不得不用非理性的方式来草草收尾。同时,一场大怒后的我们也会感到疲劳,甚至是孤独和空虚。

那么,既然我们知道愤怒有百害而无一利,为什么我们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还是会忍不住放任自己把怒火释放出来,然后看着它吞噬眼前的一切?

答案其实很简单,别不承认:因为愤怒的时候你真的很爽!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有趣的是,“爽”是一种正向的情绪,而发怒却是一种明显的负面情绪。

举个例子,在我们小时候,父母和老师会教育我们要讲文明懂礼貌,不能说粗话脏话。而且,我们也知道说脏话是粗俗的行为,会给人留下不懂礼貌、没有修养的印象。对于经常将人类器官放在嘴边的人,我们总是会在心里表示藐视。

然而,等到我们稍大一些,就会发现,虽然在心底一直排斥,但是我们在遇到一些挫折或是让人措手不及的情况时,就像是本能反应一样,脏话脱口而出。而且更让人三观尽毁的真相是,我们在说着那些脏话的时候,心里会感觉到瞬间很释然,换句话说,我们会觉得很爽。还记得《鹿鼎记》里韦小宝教康熙说的那句“你爷爷的”么?康熙跟着骂完后,表示顿时神清气爽。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相信这会让大家感到相当困惑,更有一些对自己的道德标准较高的人群会为此产生羞愧。其实话说回来,如果我们不从道德规范的角度去看待这一行为,而是从心理学方面去看的话,那就很容易理解了。

答案就是:只要是人,就会被社会道德所压抑。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为了获得社会的认同感,不得不保持自身的形象,于是我们逐渐开始并习惯于用社会标准来规范自我的行为。虽然这样能够让我们生活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有秩序。但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样的秩序化、规范化的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是“反本能”的。本能这两个字,大家应该很熟悉了,主要是指人的动物性和潜意识领域。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能可以分为“生本能”和“死本能”两种。

生的本能,方向是对自身的,表现形式就是食欲、性欲等基本生存需求。另一种是死本能,方向是对外的,表现形式就是破坏和毁灭其他东西的欲望。

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除了本能,人类身上还具有两种属性,一种是作为个体的独特属性,另一种是作为社会人存在的社会属性。从个体来说,我们心里厌恶被约束被限制,而从社会属性角度来说,我们又不得不接受约束接受限制,以保证我们不被他人划分为另类而被抛弃。

简单说来,本能和属性,生存和毁灭,就仿佛是一个天使和一个恶魔在我们的脑中叽叽喳喳、互不买账。于是,面对纷繁复杂的生活,我们的内心充满了矛盾,不得不经常在本能与属性,社会与个体之间做抉择。但由于所受的教育以及其他种种因素,我们更倾向于选择遵从现有的社会标准与规则,去压制心底的破坏本能,免得被人认为是不近人情或者精神有问题。

从心理学上分析,发脾气或表达愤怒是一种释放情绪和缓解压力的本能反应。

当本能一直被社会属性压抑,时间久了,自然就会积累了大量负能量。当一有机会喷发而出时,那种心理能量被宣泄出来的快感,就仿佛“久旱逢甘霖、他乡遇故知”一般,怎么可能不爽?这就和我们在气急败坏的时候会不自觉地骂脏话一样,因为我们在骂着脏话时感觉到内心的舒爽和放松,将心中的不满和压力完完全全地释放出来。

但是,愤怒毕竟不是一个健康的情绪,骂脏话也不是处理愤怒的最好方式。

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我们要发泄,也更要学会妥善处理愤怒。我们可以尝试以下三种方法,来更有效、更合理地管理愤怒。

第一种方法:面对争执冷处理,想办法说最后一句话。

当我们愤怒时,冷处理,这是避免愤怒让我们迷失自己的最快方法。暂时走开可以使生气的人平静下来,因为大多数愤怒都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一个人首先发难之后就会形成一种情感刺激并引起争执。关键是:谁先停下来?让谁说最后一句话?

聪明人的做法是,当你面对一件让你生气的事情,眼看和对方要发生一场争执时,想办法说最后一句话,而且越早越好。这样,原本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就会马上终止。

比如,我们不妨说:“你怎么这样想?算了,不说了。”或者“你怎么说都行吧”然后就起身离开。这时,对方也许会直接发懵,也许会直接破口大骂。但你和他的争执已经从两个人的互动变为了一个人的独角戏,这样你的愤怒情绪基本没有机会被激发。

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第二种方法:面对怒火先冷静,转换思维看问题。

当我们感到自己快要发作时,还有种策略就是转换思维

举个例子,我们因为家人的某些疏忽或者懒散行为而生气。那在这个情况下,围绕对方产生这些行为的原因做文章,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因此,在你感受到愤怒的时候,试着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他是不是故意的要伤害我?平常他如果是故意伤害我的话是怎么样的呢?和现在一样吗?第二,他让我感到生气的原因是什么?是眼前的这件事,还是这件事的发生让我想起了以前的某件事?第三,他这么做,针对的是我这个人还是只针对某件事或者我的某些行为?

回答了自己这几个问题后,你就能发现你生气和愤怒的理由似乎并没有想象地那样理所当然,你就会逐渐冷静下来,进而采取一些更为合理的方式来解决矛盾。

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第三种方式:愤怒之前缓一缓,活用幽默调气氛。

如果你感觉自己因为某件事或者家人的某个言论行为变得越来越愤怒,那么首先请先让自己放松下来,然后用幽默来为你保驾护航。

举个例子,你的丈夫因为你洗衣服时少洗了一双袜子,导致他上班不得不穿着旧袜子而对你发火时。你可以装作惊讶地看着他的眼睛说:我只知道你们上班要穿成套的工作服,谁想得到连袜子也要成套啊?

听到你的回答,他要么已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要么就会楞在原地睁大眼睛看着你。往往夫妻之间的一些小矛盾和小冲突,都能在这样充满幽默感又有情趣的气氛中烟消云散。

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最后我们来做个总结:

1、我们都知道愤怒是所有人都会经历的情绪,但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对这种情绪放任自流。

2、当你认为别人的某些做法不公平而给自己带来痛苦、无法忍受而想要发泄出来时,可以试着选择更有效的想法来处理。因为,放飞愤怒之后,除了一时的畅快之外,你不得不面对更加复杂严苛的局面。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换个角度呢?

希望大家都能做一次愤怒的驾驭者,轻松地管理你的愤怒,把这种负面情绪转换成一种“直面生活”的勇气。

心理学的真相:你发怒的时候其实很爽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