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你拼命改变自己内向和自卑的样子,我很想抱抱你

文 / 深海无眠May
2019-08-03 02:08
"

看到你拼命改变自己内向和自卑的样子,我很想抱抱你

性格本身就是一种馈赠,可别把它弄丢了

我相信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自己的内心总有一部分被隐藏起来的性格,这份性格不仅是我们心理对外界的诉求,并且也在悄无声息地决定着我们的行为。有的人会顺从这份声音,因为TA自信地相信——这就是自己,可有的人却不然,TA们对自己心里的声音不具有认同感,更试图去改变、去斗争,努力改变想要达到自己的认可。

我渐渐地发现,对于那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如果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较好地得到父母或老师的认同和鼓励,而在父母也不懂如何与孩子获得有效的沟通的情况下,这些孩子往往容易把“内向”当做缺点,在羡慕那些性格“外向”孩子的同时渐渐陷入自卑的牢笼。心理学家武志红是这么形容自卑的——如果说自信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充满信息,那么自卑就是“内在的小孩对获得内在的父母的爱没有信心”。慢慢长大后我感受到父母需要提供给孩子的爱必须是完整的,而完整性则体现在父母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性格与内心,并由内而外的与孩子建立起沟通传递机制,在孩子没有达成自我意识的时候帮助TA建立起专属个人的自我人格。

看到你拼命改变自己内向和自卑的样子,我很想抱抱你

外向的孩子也许更容易获得外界帮助而建立自信,但内向的人却更为注重自我沟通与自我相处,他们往往喜欢选择相对安静且感到舒服的场所开展自己的“天马行空”,同时也更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对于大部分受主流意识影响的父母来说,孩子的这些行为被他们理解为了“不讨喜”和“孤僻”,所以也更容易在性格方面给予孩子态度及言语上的否定,本来就不擅长交际的性格却硬被父母拉着串门走亲戚,可每次串门回家后得到的都是父母责怪的语气:“你怎么不喊叔叔阿姨呀?得学会叫人,你看看他家小孩多会说话啊,你这样可不行啊!”。这些类似的话语日复一日在家中上演,那些本来对我来说最为舒适的生活模式正一件一件地被父母否定,最后陷入了深深的自我质疑——我真的是那种不讨喜的人吗?我为什么不能外向一些呢?

当自我质疑开始占据内心的时候,自卑感开始逐渐显露了出来。自卑感是个像病毒一样的东西,它会从你的一个方面开始侵蚀,最终逐渐侵蚀到你的方方面面。高中是我自卑感最重的三年,我否定自我的一切,否定我的相貌、否定我的成绩、否定我的能力、否定我的可能性,甚至否定了之前我一直引以为豪的绘画和音乐才能,更在面对自己喜欢的男生时显得懦弱不堪,当时的我多么希望被人鼓励和理解,可惜父母都不是善于与人沟通的类型,只好对我心里的声音选择了忽视,任它恣意生长。

自卑会影响一个人的状态和成绩这毫无疑问,我在做题及考试时更是常常陷入纠结与质疑,丧失了那份为了未来而孤注一掷的勇气与信心,高考成绩可想而知,好在最终还是进入了一所普本大学,我还有机会去改变这个别扭的自己。

如今大学过了三年,我很庆幸自己在每一年的挣扎与努力中作出突破渐渐并摆脱了这份伴随我多年的自卑感。大学我坚持报了外地的学校,开始了一段自我重塑的历程,在与不同人群的接触中重审自己,虽然发现了很多之前错误的认知,却也在很多方面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内心。尝试每个学期都换一种发型,却意外地发现短发气质中的自己反而表现得更加顽强与自信,也通过比赛获得过上台陈述的机会,这才意识到其实我并不恐惧面对人群和发表演讲,这种自我的掌控感真的很棒!虽然与人沟通还是我的一项缺点,但我也开始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开始尝试表达内心。自卑想要完全消除也许很难,但这几年来改变自己的勇气我也要在未来继续坚持下去。

现在的我更加坚定了“内向”对我而言是一种馈赠,它让我找到了与自己相处的能力,也让我感受到了与世界相处的平和,也让我有更多时间沉淀下来丰富自己,至少我感到现在的自己是“满”的。

看到你拼命改变自己内向和自卑的样子,我很想抱抱你

也许有很多正在经历着被自卑折磨的男孩或女孩,他们那份拼命改变自己的样子都是我们所有人的缩影,这份勇气就是我们生命中的闪光点,无论何时都在闪闪发光。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当初高中那个自卑的自己,我很想过去抱抱她并告诉她“你其实很棒!”,如果我遇到了那个努力摆脱自卑而做出改变的自己时,我还想再去抱抱她,告诉她“你勇敢的样子真让我感动”。

性格本身无法改变,自己就是自己,接受它,并且容纳它,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在迷失的路途中找回当初自己内心的那份声音,这份声音很珍贵,千万别把它丢了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