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玻璃心的人,如何越吵越恩爱?| 六段话术解决问题
你有没有发现,有的人在外人面前善解人意,但到了爱人的面前,就变成了一只刺猬?
子悦就是这样一只刺猬,和同事朋友关系处理得都很好,雷厉风行,遇到分歧也从不红脸,但是在德祐面前,仅仅是因为他忘记了他喜欢的口味,送了一件她不喜欢的礼物,她都会瞬间玻璃心,觉得德祐根本不爱他。
她会哭着咆哮:“你根本不是真的爱我,不然,你怎么会连我不喜欢什么都忘记呢?我和你说过三遍,三遍!你根本就没有对我用心。”
过了一段时间,她又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太作、太玻璃心了,担心自己说的话刺痛了爱的人。
心理学的研究发现,导致恋人之间最后走向分手的主要原因,不是两人不够相爱,也不是跨不去的大坎,更多是源自于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指责、怨怼、攻击。
亲密关系里,你是哪一型?心理学家乔治·特格曼在潜心研究亲密关系四十年后总结到:“爱人之间的矛盾,是无法消除了,会有60%的分歧一直存在着。”
所以,那些在关系中想要改变对方的人,往往不能达到目的,反而徒增了很多烦恼。在关系里,重要的不是同化对方,而是去有效面对两个人的不同。
心理学家Caryl Rusbult 通过 破坏VS建设、主动VS被动,将在亲密关系中沟通方式划分成了四类。
退出型:这一类的人很强势,他们往往回主动引发争吵,用有攻击性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而当觉得很伤痛时,他们又是想要抽身离开的那一方。
忽视型:这一个类型的人,遇到矛盾就会逃避,用沉默来进行被动的抵抗和攻击。对方吵的越厉害,他就逃得越远。
忠诚型:他们可能不少于解决问题,或者平复对方的怒火,但他们会两个之前的爱情有比较坚实的信念,不容易动摇。当对方引发矛盾的时候,他们往往会比较温柔地处理。
沟通性:他们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角度想问题的能力很强,因此比较容易理解对方的情绪,可以对爱人进行有效的安抚,而且他们自己的安全感比较足,所以不会把对方说的气话太过当真,而是会设立规则,让两个人的关系朝着正向去发展。
退出型的人和忽视型的人是爱情里的刽子手,他们在争吵的时候,给两个人的关系带来的往往是负面的影响,而忠诚型和沟通型的人是爱情里的建设者。你是哪一类呢?
为什么他们越吵越甜蜜,你却越吵越伤人?感情里也需要知己知彼,知道了自己是哪一类型之后,更需要了解为什么会这样,才能真正地看透感情。
1、同理心:你能为对方感同身受吗?
感情里,遇到一个不懂自己的人,会非常的心累,那种感觉就像是鸡同鸭讲、对牛弹琴。在两个人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一点能力就是同理心,简单的来说,就是站在对方视角去理解他人的能力。
一个同理心强的人,更加更够处理好矛盾和争吵。
如果理解一个人? 专家发现,在人际沟通中,只有10%的信息是通过语言来传递的,另外30%是通过语气、语调传递的,60%是通过面部表情和身体语言来传递的。
所以,很多直男直女最容易反的错误,就是只用耳朵听,只去理解字面上的意思,而不去用心感受、用眼睛观察。
2、归因方式:我俩吵架了,这事儿赖谁?
研究发现,那些对伴侣比较满意,没有打算找备胎的人,倾向于把两个人之前的矛盾归因于一切外部的、可以解决的因素,比如天气、地点、沟通方式。而那些对感情本来就有怀疑的人,很可能把矛盾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因素上,比如伴侣身上的缺点、特质。
所以,当两个人再次吵架的时候,可以用心的观察一下自己,自己到底是对这个人不满意,借题发挥呢? 还是只是觉得这个事儿对方处理得不够好?
当吵架的时候,你更多的是在就事论事,讨论遇到相同的情况以后该如何处理呢?还是去指责对方有问题,是他的错?
3、依恋类型:你的童年经历影响了你在爱情里的安全感
心理学家Hazan发现,我们在亲密关系里的相处模式,会不自觉地复制小时候和我们的养育者在一起的模式。
在我们很年幼的时候,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得到足够的保护、关注和爱,而他的养育者有时候会温柔地照顾他,有时候有会对他不管不顾,那么,他对世界就会产生不信赖的感觉。在亲密关系里,他会非常渴望得到关心和照顾,同时,又非常害怕失去,这就是焦虑-矛盾(Anxious-ambivalent)依恋。
有的孩子,从一开始就没有得到过足够的关心和爱护,为了存活下来,他们会压抑自己对感情的需要。长大后,会对关系充满怀疑,一遇到冲突,他们就会开启“防御机制”,通过让自己不在乎、不理会而防止受伤,这也把爱他的人挡在了门外。
正确吵架指南
专门研究亲密关系的专家温格·朱莉在著名的《幸福呢婚姻法则》中提到,邀请了模范夫妻 100多岁的兰蒂斯和温格妮来为书写序言,在和老板相处了快八十个年头后,兰蒂斯总结到:
“即使最美好的婚姻,一生中也会有200次分手的念头,50次掐死对方的冲动”。
幸福的关系不是不会吵架,而是超越一次又一次两个人彼此的质疑、隔阂,相互体谅和包容。 感情中的危机,也可能是一次机会,让两个人更近一步。闹矛盾时,如果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可以当下停止,观照自己的感受。以下是几点备忘,希望对你有用。
- 用开放的态度去倾听,而不是用猜测对方的态度
- 感受对方的情绪,而不是一上来就提供解决方案
- 表达自己的兴趣,而不是进行人生攻击
- 寻找消除矛盾的方式,而不是非要争一个对错
- 就是论事,而不是不停地翻旧账和扩大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