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在我未看到《高手》这本书之前,我所认为的时间管理的本质是精力管理或目标管理,包括我在其它平台给粉丝解答时间管理上面的问题时,解答思路也是这样。可当我看了《高手》这本书其中一篇关于写时间管理的文章时,我突然意识到时间管理的本质并不是精力管理也不是目标管理,而是心理管理。
一、为什么说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心理管理?
关于时间管理的话题其实大家都明白,时间就是这么点时间,事情就是这么多事情,人就是你这么一个人,你再怎么管,都是一天24小时,要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尽量完成更多的工作,要么就是减少休息休闲时间(精力管理),要么就是提高时间的利用效率(目标管理)。
可你想过没?为什么有任务压着你就会产生焦虑感,完成任务就能获得成就感,你能说你不是为了管理心理,才需要时间管理吗?
在时间管理的原则上,有人说“要事第一”,每天一到办公室应该完成那三件最重要的事,有人说得按照时间管理四象限,把事情分成紧急且重要、紧急不重要、不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的四个类别。我们应该优先处理紧急且重要的事情,但有也人说那些重要不紧急的事情才是能左右你终身成长的大事。
当然,也有人说你应该小事优先,列个to do list清单,完成一项打个钩,只要时间、地点合适,能完成一个是一个,这样"它"就不会压着你,你就能追求到一种心如止水的境界。
如此说来,市场上有那么多不同派别的时间管理书籍的解释还真是合理,因为的确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好办法。
但如果你从管理心理的本质出发,一切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比如,这件事情没有完成,你的感受如何?你是有负罪感?还是觉得大不了过段时间再解决?当你解决了一件事情的时候,你是内心无感,还是内心充满了喜悦感,这些都能从你的心理呈现出来。所以时间管理的源头都会指向一个心理问题:“对你而言,什么是重要的?”
二、如何判别出重要的任务?
不管事情是紧急且重要,还是不紧急且重要,其实每个人的判断标准都不一样。也许你认为它重要的,别人不一定会这么认为。也许你认为不是很重要的事情,可在他人看来却很重要。但大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只有重要的任务才值得去做,不管它是紧急的还是非紧急的,所以这里我们要用一种方法把重要的任务筛选出来。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你先估算一下每个任务的“重要程度”,然后算一算每个任务的“密度”。一个任务的密度=重要程度/完成时间。
然后,你就按照任务的密度从高到低的顺序去做事,这就能让你的心理负担最小化,而衡量一个任务重要程序的简单办法就是看这个任务能给你带来多少收入。
比如,你有两个任务:第一个任务你需要用1个小时完成,它能带给你200元的收入;第二个任务你需要用3个小时去完成,它能带给你300元的收入。那么按照密度来说,你应该先完成第一个任务而不是第二个任务,因为第一个任务的密度是200,而第二个任务的密度是100。
这个方法非常简单,它的好事是把要事进行了“量化”,你说“要事优先”,那到底多重要的事情才是“要事”,用这个公式计算就能很明显的算出来。
当然,这个公式不是万能的,在很多情况下它并不适用,因为很多任务并不是能够简单用收入来进行量化,这个时候你还可以用一种心法,即假设一个条件,这个条件就是允许临时中断一个任务,去做新的任务。
比如,你正在干一件什么事,干到某一时间会来一件新的事情要求你去做,这时你应该继续完成手头上的工作?还是应该立即转向去做这个新的任务?你按照同样的标准去比较下这两件工作,哪个轻哪个重自然分晓。
时间管理其实不是最忧解,它不能指导你全部的生活与工作,但从管理心理上面去着后,你心中的答案就自然分晓。
这里是吕姑娘说职场,专注于职场管理及个人成长方法论,如果你喜欢听真实的职场故事,爱看职场干货,欢迎关注我,为了早日实现美好的愿望,我们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