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文 / 中信书院
2019-07-03 07:05

2019年已经过去一半了,“赚他一个亿”(来自:Father Wang)的小目标完成多少了?(再过半年,20后都出生了,90后都三十了,差距也就三十来岁吧。)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这张小目标,缝缝补补小编可以用到老。)

有一个定律,叫做“万有拖延”,意思是不管做什么事情,出于自身的不可抗因素,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开始。具体表现为:

发誓“不瘦十斤不改头像”,一个头像用了三年;

周末打算9点起来结果躺到了11点;

打开电脑准备工作,然后看隔壁大爷浇花挺有意思……

(干什么都挺拖延的,除了脱发)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最后的摊子还是要自己收拾:

实在是换不了头像干脆开个小号吧;

早饭和午饭并在一起吃还省了一顿饭钱;

天黑了,灯亮了,你又开始加班了。

那拖延症是不是没救了?

我觉得还能再抢救一下。因为,其实拖延症是每个人都有的,真的有不可抗因素,人的生理机制会让我们本能有拖延的行为。

引起我们拖延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大脑中有两个部分,一个叫做大脑边缘系统,另一个叫做前额叶皮层。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大脑边缘系统是负责解决你眼下最具体的需求的。它管的是你的本能,而且反应特别迅速。比如:

你饿了,该吃饭了。

你困了,该睡觉了。

你穷了,该用花呗了。

而前额叶皮层呢,主要负责制定长远目标,理解一些抽象的概念,它的反应速度就要慢很多,比如:学习、减肥、省钱。

但是这俩系统经常打架。比如你想减肥的时候,总是会路过一些特别凶残的道路,这条街上充满了:烤串、小龙虾、泡芙、奶茶……(有点饿)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大脑边缘系统:我想吃。

前额叶皮层:不,你不想。

大脑边缘系统:就一口。

前额叶皮层:不,你不能。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大脑边缘系统还会把这些食物“加粗,划重点,设置成五彩斑斓的黑”,把食物变得更加醒目诱人。一旦前额叶皮层向大脑边缘系统妥协,你就开始了:吃?不吃?吃?不吃?

你的腿就变得不听使唤开始走向美食,嘴巴也有了自己的想法:老板,来十串!

大脑边缘系统:嗝,我饱了,你呢?

前额叶皮层:说好的减肥呢?

吃完以后你就开始后悔,这样的事情总是重复上演,减肥的长远目标离你越来越远。所以,减肥成了你一生(永远也完不成)的事业。

(其实小编怀疑的不是这两个系统打架,而是怀疑管理长远目标的前额叶皮层它压根没上过班。)

不过,不仅仅是我们凡人这样,天才也有这种烦恼。

你是不是想到了胡适的日记?不,其实我们看到一些流传的胡适日记是被人删去一部分的。

我们看到的胡适日记可能是这样的:

7月13日

打牌。

7月14日

打牌。

7月15日

打牌。

7月16日

胡适之啊胡适之!你怎么能如此堕落!先前订下的学习计划你都忘了吗?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7月17日

打牌。

7月18日

打牌。


但是,真正的胡适日记是这样的: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别再拿胡适先生“摸鱼”日记当自己拖延的挡箭牌了,人家不背这个锅。那谁来背锅?

达芬奇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达芬奇是真正以拖延症而出名的天才。他以惊人的低下完成度一生创作的画不超过20幅,这在画家界绝对是低产。就连《蒙娜丽莎的微笑》也是被不停催稿的结果,他画了四年,《最后的晚餐》画了三年,严重影响了客户关系。最终达芬奇去世的时候还有五六幅画没交稿。(仿佛看到了小编的未来)

所以,为什么你跟达芬奇差距这么大呢?是不是你还不够拖延?

如果你觉得自己拖延而自责的话,可以但没必要,你把拿来自责的时间去克服拖延症吧。

拖延症患者:行,等过两天啊(两天…两…天…啊)

当然,这事儿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小编为了克服自己的拖延症,买了本《战拖行动》,结果至今塑封都没拆过,最后选择了听一听。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战拖行动》

皮尔斯· 斯蒂尔 著

然后发现就连曾国藩也是个重度拖延症患者。曾国藩去了翰林院以后,每天喝酒、聊天、下棋、会客、社交、游玩,成了曾国藩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反正工作也是摸鱼,后来人家还是成了一代名臣。拖延症都能治好的人,一定不简单。二十四桥明月夜,春风十里不如你,该酒时酒,该花时花。那么繁华时代,精英们在干什么?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成事》

冯唐 著

这个人人都在创业的时代里,每一天都在拷问着自己人家哪来的钱创业?可能我们都以为创业都得要很高的成本,那低成本创业就不可能吗?那小编可得跟你说道说道了,低成本创业绝对可行。

9月4日晚,无业游民张某约网友刘某到自己出租屋内喝酒。期间刘某感叹到有钱人太多,张某随即表示“不如出去挣点钱”,刘某随即响应。9月5日凌晨,他们的早餐摊支起来了。

虽然听着像犯罪现场,但是不妨碍我们说明低成本创业的可行性。“咸鱼”翻身兴许真没那么难。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魔力创业》

克里斯·吉尔博 著

本着“好人做到底,送佛送到西”的原则,这还有本《给年轻的极简金融课》。比如租房的钱,该不该用来买房还贷?iPhone那么贵,到底值不值得买?买一瓶可乐,社会财富会增加多少?5分钟get1个知识点,只需2.5小时,就能了解金融的逻辑,是不是很划算?通勤时间就能读完,是不是捂嘴笑?(当然我知道你们是不会在地铁上看书的)。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给年轻人的极简金融课》

童哲 著

说到金融,那巴菲特和芒格一定是神话般的存在。他们开的公司就是伯克希尔公司,小编就百度了一下这个公司,股票一路飘红。不过大佬可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擅长批评自己。

巴菲特:我最愚蠢的一笔交易,就是买下伯克希尔。

马云:我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创建了阿里巴巴。

小编:我信了。(一脸真诚)

巴菲特和芒格到底是怎么把伯克希尔经营成世界上最贵的(你买不起)的股票,一路封神到现在的?风里雨里,书里等你!

拖延症,正在吞噬年轻人的前途


《伯克希尔大学》

丹尼尔·皮考特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