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认识自己(干货)

文 / 国民心理健康
2019-06-30 21:58

国民心理健康网,国家级心理产业助推平台。

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微信公众号,获取更多心理学资讯。


(绝对干货,但也可能会有点枯燥)

认识自己的重要性

阿波罗神庙的三条箴言中,最有名的一句话就是“认识你自己”,Know yourself。

天津的大悲禅院,进院门,一回头就会看到12个醒目的大字,来此作甚,佛即是心,莫向外求

无论东方西方,都高度重视认识自己。

萨古鲁老师举过一个例子,你自己就像一个车,如果你不了解自己,不知道车怎么开,一会踩刹车,一会踩油门,人生肯定会是痛苦和迷茫的,也很难开到目的地。

认识自己的4个层面

一,认知层面

自己是什么样的人,有什么优点,什么缺点,想要什么?

攻略:自己总结,通过熟人调查,做测试比如九型人格,24项人格力量。

请参照文章:你不知道自己有多好,发现自己的闪光点

二,情绪层面

了解自己的情绪,在什么情况下,有什么情绪。

这是一个有趣的过程,爱与力量也是通过情绪传达的。但是这个过程也可能很痛苦,因为有些情绪的体验并不好。当然,不愿意体验自己的人,也会体验到空虚的痛苦。

攻略:在生活中学会体验自己的感受和情绪。

三,潜意识层面

每个人绝大部分的言行,是潜意识控制的。有一次我在北京四环上开车,突然有一辆车在右手出现,我极其迅速的向左打轮躲避,打轮的角度既躲开右边的车,又能确保不撞到左侧的护栏,这个过程都是潜意识完成的。

潜意识更复杂的表现,有个男士会发现,自己找来找去找对象,找的都像妈妈一样,或者更严重的,有人总是找到一个对自己暴力的人,虽然主观上并不想这样。

认识自己的潜意识,可以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控制感。

攻略:密集禅修,或者心理咨询。

四,觉察层面

在觉察层面认识自己,识别起心动念。这个是最高级的,可以充分彻底的认识自己。有时候潜意识的力量会影响觉察,所以如果潜意识和觉察结合,二者可以相互促进。

攻略:禅修,正念。

认识自己的五个坑

我身边有很多人花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成长和认识自己。有的人说花了上百万,美金!我自己也花了10~20万了吧。自我成长的5年间,想一想,有一些钱和时间,确实掉在了坑里,可惜了。

所以我简单列一下几个常见的坑,也许,能帮你省点钱和时间,这样你就可以给我点赞赏什么的。

1)迷信和依赖权威

过于依赖和相信一些上师、导师、老师。而忽略了自己的力量,忽略了答案其实在自己身上。连佛陀也强调要像检验金子那样去检验他所讲的话,不要仅仅出自于对佛陀的尊重就接受他的讲话。

而现在很多老师,看人一眼,就声称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是否健康,有什么问题。他们有很多的方式让人形成崇拜或者依赖,通过这个达到控制学员并盈利的目的。

生命是认识自己身心的过程,对于权威的崇拜,最后都会破灭。

2)迷信理论或者方法

依赖某种理论,也会失去对自己的了解。比如在教练技术课程中,有一个456的理论,学生死板的用这个理论来要求自己,理解生活,失去了对自己身心的觉察和认识。

理论是死的,我们要了解的是这个丰富、智慧、一直在变化的身心。

有的人期待通过某种方法,让自己快速摆脱痛苦,比如暗示、家排、催眠,如果你稀里糊涂掉了一个坑,然后又稀里糊涂出来了,很快还是会再掉进来的,这样就失去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机会。

3)不行动

如果不断的学习和上课,但是在生活中却不去践行和总结,那么也会停留在理论层面。就像去医院看病,开了药但是却不吃,最终也不会有效。

在我的成长社群里,有的成员平时不践行,一痛苦了就会问我怎么办,我也很为难。就像学走路,得先迈步子,这才知道迈大了还是小了。不迈,永远不知道如何走路。

4)不足的心态

我自己刚刚成长的时候,有一种惯性,觉得需要找到自己的毛病、模式,这样才能成长自己,但是这样做,却一直在强化自己的不足。也有人专门找那些严厉的人来批评自己,觉得自己这样才能上进。但是实际上,从心理学的实践来看,我们最需要的是理解和接受,理解了才有智慧,接受了才有力量,这样才能不断的去尝试和总结。

现在有些很贵的成长课流行“回应”——找不足,挑毛病,其实更多的是带来再次的伤害——我们就是因为缺少理解才导致了生命的痛苦和困境。

5)正念和禅修

正念或者禅修是非常好的认识身心的方法。但是如果用来避免痛苦,追求舒服,也就用错了,并且是不会达到目的的。

答案不在别处,而在自己之内,遇事不顺,反求诸己,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说的就是这颗心,不要外求,不要跑的太远。

—▼—

如果你想加入心理学人的专属社交圈,请关注“国民心理健康网”微信公众号,国民心理健康同城社群正全国招新中!与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一同前行。

国民心理健康网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人口文化发展中心主管主办的国家级心理行业助推平台。以“为国民提供优质心理服务,促进人类健康与幸福”为使命,以“政产研学用”为思路,以“心理健康大数据”为基础,依托国家级专家智库,通过国民心理产业联盟、产业基金、慈善基金、产业园等,集聚学术、资金、技术、项目等各方面的优质资源,支持心理机构、产品与项目落地,推动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中国心理行业发展。

免责声明:部分文章和图片来源于互联网,转发内容仅作信息分享及参考,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与小编联系(微信号:gmxljkw),我们将迅速采取适当的措施。本订阅号原创内容,转载需授权,并注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