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人类世界中的这两大情感主题,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文 / 心理学充电时间
2019-06-18 22:30

我们用文字给你力量,你用"关注"给我们动力,一起去探索生活、面对人生。

有句话是:“有多爱这个人,就有多恨这个人”,反过来也是成立的,有多恨这个人,最初就有多爱这个人。

“爱”与“恨”看似是两个相对的,但却又是密不可分的,爱一个人的同时我们也在恨着一个人,恨一个人的同时,我们可能还爱着对方。

心理学:人类世界中的这两大情感主题,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经常在小说或者电视剧中都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个人喜欢、爱上了一个异性,但这个异性并不爱他,而是惦念着另外一个人,于是这个人就由爱生恨,变成了一个反派。

很多时候,“恨”是由“爱而不得”转变过来的,这个“恨”是“爱”的一种变形,而非最初意义上的“恨”。在经典精神分析的防御机制中,称之为:反向形成,对个体本身来说,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在生活中,如果第一次遇到一个人,就有很讨厌或者很喜欢的感觉,那么这个人身上一定有你喜欢或者讨厌的那个点,而这个点的来源就是自己生活中的某个重要人物,自己把对这个人物的“爱”、“恨”或者“讨厌”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初次遇到的这个人身上。

所以,对一个人的“爱”或者“恨”并不是无缘无故凭空产生的,而是通过投射或者体验得来的。

心理学:人类世界中的这两大情感主题,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那么最初的“爱”与“恨”是怎么来的呢?

最初的爱是以依恋的形式体现,父母能够让自己依赖,能够保证自己生存下去,自己就爱这个客体,因为这个客体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保证了自己能够在这个社会、这个世界生存下去。

如果,这个客体不能满足自己的需求,让自己担心、害怕、感受到消失的威胁,自己就会恨这个客体,进而想去毁灭这个客体。

比较常见的是,孩子有时候会咬母亲的其中一个乳房,而去爱惜另外一个乳房。

这个时候的“爱”和“恨”是分开的,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健康的成长而分开的,这是我们心理的一个强大功能,在客体关系中称之为偏执—分裂位态,“爱”与“恨”的分裂保证了,人们安全的去体验“爱”和感受“恨”,为之后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客体关系中,克莱因认为:在婴儿出生的时候,就有“我”的概念,只是这个“我”是心理中的“本我”结构,而非生物面上的“我”,也就是说:婴儿的心理结构是与生俱来的,而非后期建立起来的。

这就预示着,在获得“爱”与“恨”的能力上更多是一种觉醒,是通过“幻想”来觉醒的,在克莱因理论中,“幻想”的概念是最基础的,也是比较重要的,是本能与心理功能之间转化的桥梁。

心理学:人类世界中的这两大情感主题,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爱与恨的整合

“爱”的能力与“恨”的能力的整合是体现在:对部分客体的整合。

也就是:从部分客体关系发展到完整客体关系,从分裂的自体体验发展到连续的自体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婴儿具有了潜在的人性。

这个被克莱因称之为抑郁心位,在这个状态的时候,婴儿就有能力将他人当做一个完整而独立的人,就可以分清楚幻想与现实,这个时候能够分清楚自己“爱”的和“恨”的并不是分开的,而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既有好的部分,也有坏的部分。

就像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一件事情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是好与不好的统一体;

我们认为一个人好的时候,也会认为一个人存在不好的方面,但并不会用不好的方面去全面否认这个人好的方面;

在生活中,如果这个人是不好的,我们就会认为这个人都是一无是处,都是不好的,这是偏执—分裂心位的表现;

如果,这个人是不好的,但我们并不完全否定这个人有好的方面,这是一种整合的表现,也是抑郁心位的表现。

对于偏执—抑郁心位和抑郁—心位在我们的心理运作过程中是一种动态过程,而非固定静态的。

心理学:人类世界中的这两大情感主题,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

当爱与恨整合之后,为什么还会出现好与坏的明确之分?

“爱”与“恨”的感受和体验进行整合之后,部分客体整合为完整的客体。

这个时候,“爱”与“恨”的感受会融合到一个整体之中,但并不相互影响,既能很好的爱这个人,也能够勇敢的恨这个人。

爱满足自己、让自己有愉快感受的部分,恨让自己失望、不愉快的部分。

这个“爱”与“恨”只是完整客体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但,生活中很多人都是用不好的完全否定一个人,用好的方面完全肯定一个人,但有的时候,会正确看待好的方面与不好的方面,既不完全否定不好的,也不完全肯定好的部分。

就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这是比较成熟的状态,但这个状态是一个过程,是在分开“好”与“坏”的基础上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