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还有得治吗?这里有5条战胜拖延症的方法,亲测有效

文 / 小昭成长营
2019-06-18 22:29

前几天我在朋友圈求助:“写作完全没有灵感,我该怎么办?”

有一条留言让我哭笑不得:“截稿日期前开始写,下笔如神助,亲测有效。”

这不禁让我想起网上的一段类似言论:

在资源稀缺的时候,往往会造成一种额外的专注,额外的专注会带来特别高的生产力。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你越是拖延到最后,你越容易在短时间内爆发出一个超级好的作品。

评论区有一条高赞留言引起了我的关注:

我大学四年设计,每次都会拖延到明天交作业,今晚熬夜专注做设计,每次作品都被老师拿来当做范例,但是如果老天能够有时光机,我一定要告诉自己千万不要这样,因为长期熬夜让造成了我长期失眠、抑郁、焦虑。

曾经我也有过类似的经历,提前一周拿到文案需求,总是在截稿日的前一晚熬夜加班,耗时最长的一次是早上六点多才结束工作。

刚开始我还会沾沾自喜,原本需要花费两天时间做的工作,我一晚上就搞定了。但当我把拖延形成习惯后,我发现每天我都生活在提心吊胆中,直到工作完成才放下心,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另一方面,由于长期熬夜加班,导致我睡眠不足,每天顶着熊猫眼,脸如菜色。

拖延症还有得治吗?这里有5条战胜拖延症的方法,亲测有效

周末原本是我陪伴孩子的时间,因为拖延而不得不写稿,导致心情不好,甚至会因为孩子的求抱抱而发火,而又因为我没有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从而心生愧疚。

拖延已经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

拖延没有问题,有时甚至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但当拖延形成了长期习惯,我们不能确保每次都能在deadline之前完成工作,影响了工作和生活,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当我感知到拖延给我的警告时,我开始有意识改正。现在的我虽然没有完全摆脱拖延症,但是已经有了明显的改观,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慢慢找到了平衡感。

今天我想就自身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些我在和拖延症不断撕扯的过程中取得小进步的心得:

1. 分清轻重缓急

每周一对于我来说都是一个挑战,要处理本职工作,可能会随时被通知文案改稿,文案团购标题提交,看书,如果有可能还想更新一篇文章。

对于这些事情,在每次任务来临前,我都会简单地做个判断:这件事属于时间管理法四象限的哪一条?

拖延症还有得治吗?这里有5条战胜拖延症的方法,亲测有效

如果是紧急且重要的事,我会第一时间去做。比如本职工作,只有把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放心做其他事情。

如果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我会委托给别人做。比如收到家里水电欠费通知,我会让老公去做。

如果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我会安排时间去做。比如看书,更新文章。

如果是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可以暂且考虑不做,比如追剧。

如果是几分钟就能完成的事,马上就去做。

建议大家在刚开始的时候每天利用“时间管理四象限”去规划一天的目标,渐渐地你会发现目标越来越清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有新任务来临时,多问问自己这件事和自己的目标有没有关系,如果没有就拒绝,减少不必要的内耗。

2. 学会拒绝

在工作中我是属于“讨好型人格”,我的工作内容虽然简单但是繁琐,比如每周督促工程师交服务报告,必须要有工程师和客户签字。有个别工程师因为懒得找客户,便推脱给我让我一起去找客户签字。

我体谅工程师们的辛苦,便答应下来,在接下任务的第一周我几乎每天都处于寻找客户的状态,完全不能安心处理自己的事情,导致很多工作挤压。

拖延症还有得治吗?这里有5条战胜拖延症的方法,亲测有效

第二周当有工程师又委托我找客户时,我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并且跟他说明我做这件事需要花费我很多精力,而且这本该就是工程师自己的事情。

有底线,有原则,学会拒绝,不为额外的事情消耗自己的时间。

3. 深度工作

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很容易被手机或周边环境影响,比如我本来是要点开微信查找通话记录,结果却鬼使神差地刷起了朋友圈,有时甚至愉快地加入了群聊,一晃几个小时就过去了,而我居然忘了查找通话记录这件事!

在经历了多次与分心做抗衡之后,我摸索出了一个屡试不爽的方法:手机开启飞行模式,电脑上的即时通讯工具全部下线,这样就不会有QQ、微信、订阅号推送通知。

拖延症还有得治吗?这里有5条战胜拖延症的方法,亲测有效

同时选择一首喜欢的纯音乐而不是流行歌曲,这是为了避免在听歌时情不自禁研究歌词。将纯音乐单曲循环,对下一首播放没有期待,洗脑式的单曲循环将大脑活动与外界环境隔离开来,为深度工作创造了纯净的空间。

4. 从简单的部分做起

每周我都要写一篇文案,开头是我最头疼的部分,我习惯等有灵感了再写,不是我不想写,而是我实在是太想把它做好了。

这其实是完美主义心理在作祟,总觉得时机不对,总觉得还没准备好,导致一拖再拖。如果deadline可以推迟,我敢肯定地说,拖延还是存在的。

当我第一次尝试从最简单的产品信息部分开始写时,我发现这一个小小的举动推倒了畏难情绪的壁垒,开始一步步往前推进,写着写着便有了头绪,一气呵成。

拖延症还有得治吗?这里有5条战胜拖延症的方法,亲测有效

《被误读的创新》这本书的核心论点是:创新并不来自于灵感,而是来自于执行,在干事的过程中才能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先从简单的部分开始着手,掌控感随之而来,从而让我们从懒惰的泥沼中慢慢挣脱出来。

5. 奖励完成目标的自己

我有个习惯,每次在结束一部分工作时,我就开始刷抖音,这种理直气壮地刷和一边焦虑一边刷是完全不一样的心情,因为我知道这是对我自己的奖赏,也只有在完成目标后,才可以得到这种奖赏。

同理,我们在制定奖励时也可以参照这种方法,在开始做一件事之前给自己制定游戏规则,完成到什么样的程度给自己相对应的奖励。

没有人是天生自律的,每一次完成目标都是不断和自己撕扯的过程,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帮助大家在战胜拖延的路上,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