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磨蹭不一定是“拖延症”,也许是孩子根本没兴趣,家长要了解

文 / C位妈妈
2019-06-13 18:09

文|C位妈妈(文章原创,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上周末一位朋友向我抱怨,要被孩子的拖延症给弄崩溃了!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后,她家每天从早到晚和打仗一样。

“快点起床,要迟到了!”“让我再睡一会吧妈妈。”
“你怎么还在看电视,还不去写作业呢!”“等我看完这集马上就去写”可是过了20分钟还没有去写。
“快去洗脸刷牙,上床睡觉了!”“可是我还不困呀,妈妈!”

每天家里充斥着“快、快、快”的话语,反观孩子跟个没事人似的,无论家长怎么急,孩子却一点都不急,从起床到吃饭,从穿鞋到出门,从写作业到收拾书包,从洗脸到上床,每天都得折腾一遍才算“圆满”,每天的时间都在各种催促中被“拖延”没了。

“快帮帮我吧,这可怎么办啊?她这是不是拖延症啊?这才一年级,我就要崩溃了!我都带她去看心理医生了,可是看来看去也没什么实质性的进展!”着急的说。

单独和小姑娘聊了一会后,和她妈妈说:“放心,你家宝贝没有拖延症!她只是对某些事情有针对性的拖延,这是她的小策略!”朋友听了半信半疑的问:“真的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解答这位朋友的疑问,同时也是大多数家长的疑惑,那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拖延症:

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将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症还常常伴随着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以及焦虑症和抑郁症等。而朋友家的孩子的行为和拖延症的定义不沾边,所以孩子不能判定为拖延症。

做事磨蹭不一定是“拖延症”,也许是孩子根本没兴趣,家长要了解

大多数家长像朋友一样,错误的认为孩子做事磨磨蹭蹭就是拖延症

孩子做事情磨磨蹭蹭,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就是“拖延症”在作祟,孩子每每磨蹭的时候都是家长崩溃的时候,无奈之下有的家长就会用“亲生的,随我”这样的话语来安慰自己,由此可见孩子“磨蹭”的行为给家长带来很大的教育难题。

有的家长纳闷了:“孩子磨蹭怎么能是因为我催的呢?”面对家里磨磨蹭蹭的孩子,父母们最常用的手段就是“催”,时间久父母们也会发现“催”又是最无用的。很多爸爸妈妈慢发现越是几啦哇啦催一通,孩子越慢,常常会有抓狂的感觉。

其实小孩子的心理是:“反正爸爸妈妈的要求我也做不到,还是不要做了,维持现状吧!”面对父母的“加快速度”的要求,孩子常常是感觉无助的,在自己能力达不到的时候,孩子索性就不做了,慢慢的孩子反倒将自己变成了旁观者。

还有一种可能父母们在催促孩子“快”的同时可能父母们根本没意识到,孩子懂不懂什么叫“快”,“快”的定义是什么?“时间”的定义又是什么?其实这些定义孩子们还不懂呢!那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孩子们在每个年龄段对时间概念的理解程度。

  • 2岁半以前:孩子只知道“现在”,不懂“昨天”和“明天”。
  • 2岁半:时间的先后顺序有了最初的认识。
  • 2岁半到3岁:能区分“过去”、“现在”和“将来”。
  • 4岁:能够分清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但是对于描述具体时间做了什么事情则不能很好的描述清楚。
  • 5岁:可以将一天之内发生的事情,对应具体的时间做了什么可以清晰的描述。
  • 6岁: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发生在以前的事情,但是不知道1分钟有多久,5分钟是多久。所以这时爸爸妈妈告诉孩子“再玩15分钟”这类的话是没有用的。
做事磨蹭不一定是“拖延症”,也许是孩子根本没兴趣,家长要了解

除了没有时间概念,孩子的磨蹭和家长的性格也有很大关系,有研究表明:

每一个“磨蹭”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脾气急躁、严厉、期望值过高的父母。

在日常中,孩子常常是扮演被催促、被强制的那个角色。这样的父母在孩子制定这一个又一个计划和目标,让孩子像“陀螺”一样不停转着,面对这样的父母,孩子常常感到是无助的,孩子又无力反抗,所以只能选择用“磨蹭”来选择和父母对抗,反而进一步加重了孩子磨蹭行为。

孩子虽然磨蹭,但在有些事上,却是立马行动

有的父母开玩笑的说:“这边写作业磨蹭的没完没了,只要写完扔下笔马上去看动画片,那速度简直跟快进了一样,和写作业时完全是两个人啊!”还有哪些事情是孩子从来不“磨蹭”的呢?

这个很多父母感触都很深吧,只要一说看动画片,孩子就没有一个是磨蹭的,都会以最快的速度做到电视机前做好看电视的准备。

除了动画片,更吸引他们的就是“出去玩”了,你要让孩子上补课班,磨磨蹭蹭衣服不合适,书包太沉,总之一堆理由和借口,但是如果说8点去游乐场,孩子七点半就已经准备好了,甚至还会催促家长“妈妈,快点啊”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孩子本身做事是不磨蹭的,他们能比任何人都快,关键是他们对要做的事感不感兴趣。

做事磨蹭不一定是“拖延症”,也许是孩子根本没兴趣,家长要了解

所以​想让孩子不磨蹭,“催”“吼”都没用,培养兴趣才是关键
1.用孩子感兴趣的事情交换

比如有的孩子不喜欢练琴,一到练琴的时间就会磨磨蹭蹭的,即使练上琴了弹的也是乱七八糟。相信家里有“琴童”的孩子,父母们深有体会吧。常常是摆事实讲道理,要不就是连吼再吓的,才能让孩子勉强把琴练完,效果也不理想。

父母们可以拿孩子喜欢的事情进行交换,比如:

孩子喜欢看动画片,那么就要求孩子必须按规定时间保质保量的完成练琴,再去看动画片。父母再看就会发现孩子为了能看动画片,他会以很快的速度弹完琴,父母几乎不需要再摆事实讲道理了。

2.给孩子留出娱乐的空间

邻居小文给人的感觉就是慢吞吞的性子,一次家长们在一起聊天时,有一个妈妈问小文妈妈说:“小文妈妈你别见外,你家小文是不是写作业也费劲啊,看她的性格可不是急性子的孩子。”小文妈妈笑着说:“我家小文写作业一点都不费劲啊,写的可快了!”听了小文妈妈的话,这让我们都很意外,大家连忙说要“取经”。

原来,小文家有一个“传统”——周末是“家庭日”,就是享受亲子时光的时间。自从小文上学之后,爸爸妈妈给这个“传统”加了一个条件就是周一至周五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所有的作业,周末才能出去玩。所以这就养成了小文高效率的完成作业的习惯,那么周末就是小文最开心的时间了!

现在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学的少,跟不上考试的形势,所以给孩子安排了很多课外的课程,除了学校的作业还有孩子们做不完的卷纸、上不完的课。这让孩子在“题海”中感觉永远游不到“岸边”休息。在这无休止的学习中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只能靠“磨蹭”来解决心中的困扰。所以给孩子规定完成作业后给予他们一定的娱乐时间让孩子得到放松后才有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做事磨蹭不一定是“拖延症”,也许是孩子根本没兴趣,家长要了解

​希望父母们从现在开始,不要再用“催”“吼”来解决孩子磨蹭、拖拉的问题,这只会让孩子的拖拉变得更加的严重,也会让孩子变得更加的逆反。

相反,提高孩子的兴趣才是引导孩子改变拖拉的行为的根本。但是无论用何种方法改变孩子的磨蹭,都需要父母的坚持,这既是家长的修行,也是对孩子的磨练。

今日互动:你家孩子做事拖拉吗?你找到原因了吗?欢迎评论区留言互动。

——————————

在育儿过程中,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找我,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帮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烦恼与困惑。

关注【C位妈妈】,棘手的育儿难题和倍感幸福得育儿瞬间都能得到帮助和回应,经历和经验可能不同,但我们爱孩子的心始终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