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用心理学解读家庭教育,读懂孩子这本书

文 / 有梦想的唐糖
2019-06-13 10:08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家庭教育:用心理学解读家庭教育,读懂孩子这本书

我写了很多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不是我擅长,而是因为它既是槽点,也是痛点。很多父母并不太关注自身人格的建设,如果不是因为孩子有了逆反、成绩下降等令自己"不舒服"的现象,可能自己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意识。

心理学是一门涉猎广泛发综合学科,在我看来,心理学的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可以将它视为一门育儿学,只要是人,就有心理,而孩子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更需要懂心一些心理学的家长去耐心对待。分享一封来信,我们一起从心理学的角度去探讨一下家庭教育这个永恒的话题。

你好,唐糖老师‍!我们家宝贝现在上小学一年级了,她性格本来是挺活泼的一个女孩,但现在我发现她跟同学之间不是很爱说话,因为我们宝贝性格上就有点那种大姐大的那种,谁和她一起玩,她就喜欢控制着谁谁要怎么做,现在在学校她遇到性格和气场比她强大的同学,她就不爱和别人说话,有的时候别人跟她打招呼她也有点不情愿搭理。基于这种我有时候也在想要不要去引导她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去相处,这样以后在某些场合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入群。但反过来一想,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那个群体,儿童一样,我们成人也一样,是不是就尊重她自己去发展呢?你能给点建议吗?

这封来信并不长,所能包含的信息量也有限,家长仅仅是描述了一些现象,我们尝试根据有限的信息做一个分析,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看一下孩子的内心发生了什么。

家庭教育:用心理学解读家庭教育,读懂孩子这本书

1.核心人格的形成期

人格心理学和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的核心人格形成于6岁之前,现代精神分析则将这个年龄推的更靠前,克莱因就认为核心人格形成于出生后4-6个月精神分析说一个人成年后的生活基本上说早年经历的翻版,主要就是基于核心人格的形成这个角度去谈的。

文中这个孩子现在上小学一年级,基本上上核心人格已经形成的年龄段。一般说来,早年和父母关系良好的孩子,会形成比较健康的核心人格。就像文章中这位妈妈说的,孩子是一个比较活泼开朗的女孩,这说明这个孩子的核心人格建立的比较完整。

我想,这和家庭中给予了比较宽松的抚养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我写的文章里,写到了很多父母使用了错误的抚养方式,给孩子带来了心理的创伤的问题,不是因为我总是关注创伤,而是因为有创伤才有"问题"。所以,当我看到这个妈妈的来信时,心情还是比较轻松的。她的女儿只需要做一些调整,父母做一些引导就够了,不会有太严重的心理问题。

之所以要强调核心人格的形成期,是因为从育儿学的角度来说,每个孩子的成长都会有一个关键的"窗口期",这个窗口期,就集中在孩子的早年。有不少父母跟我说,现在生活压力大,我们都要打工挣钱,所以没办法很好的陪伴孩子。我承认这是一个客观现实,但是我还是必须要强调"窗口期"的意义——它的意义在于,一旦错过,后面再进行弥补,就会难上加难

在生存和孩子之间获得平衡,是一件很艰辛的事情,但是,如果放弃了对孩子的高质量陪伴,就意味着有可能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失,这种损失主要体现在孩子人格的构建上,而我们必须知道,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是人格,而不是性格

人格从哪里来?就从父母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中来

有的人说,我的父母早期也没对我有什么教育,我不是照样好好的吗?说出这样的话,有几种可能,一种是人格确实没有太严重的问题——但是不等于完全没有问题,因为那样的人是不存在的。另一种是有问题,但是不自知。在这两种情况中,后者居多。

早年父母(准确的说,应该是"养育者")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所以我建议各位父母,牺牲几年自己挣钱的时间,把这个时间用于专心抚养孩子上面,这个"专心",不是指要每时每刻粘着孩子(当然在婴儿期是需要这样做的),而是要"用心"的陪伴孩子。这个用心,就是给予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包括对孩子耐心的倾听、细致的引领、温柔的呵护,持久的抱持

孩子的核心人格取决于父母的陪伴质量。

家庭教育:用心理学解读家庭教育,读懂孩子这本书

2.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也是检验父母水平的最好标尺

我们之所以强调后天养育环境对孩子的作用,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和表现直接反映了父母的教育。可以说,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也是检验父母教育水平的标尺。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同样,以孩子为镜,父母可以自省自己的教育方式。

在文中,孩子的妈妈提到"我们宝贝性格上就有点那种大姐大的那种,谁和她一起玩,她就喜欢控制着谁谁要怎么做",那么孩子的这种行为表现,可以折射出一些父母的教育问题。

① 控制的本质:恐惧

很多人喜欢控制别人,不仅在儿童中有这种现象,成人中也不乏这样的人。看起来,喜欢控制别人的人都处于比较强势的地位,比较拥有掌控欲,但是实际上喜欢控制他人的人,往往是出于内心的怯懦。

这一点很容易理解,我们什么情况下会特别想控制呢?答案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时候。呼吸需要控制吗?不需要,因为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我们不需要刻意的控制它就能实现自主呼吸。但是我们如果想控制另外一个人的思想跟我们保持一致,就很难了。就像婴儿,他需要用持续不断的哭声来引起妈妈的注意,然后"控制"妈妈为自己的需求(吃喝拉撒)服务。

所以,控制型人格的核心问题是"控制无能",再往深处发掘,是安全感不足,如果再继续深入,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则是攻击性的表达,而攻击是因为恐惧

如果孩子的父母在孩子肛欲期的时候,对孩子的大小便过于在意,这种潜移默化的行为就会干扰孩子的掌控感如果孩子在这方面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就会在后天很容易使用控制的行为模式和他人相处

我们看到妈妈的描述说"孩子对气场比她强大的孩子,就不去说话,不愿意交流",她的这个行为表现,实际上也可以看出她对潜意识感觉到无法掌控的人(气场更强大的孩子),会有恐惧的心理,于是产生了回避的行为(不愿说话)。这和控制的本质是相对应的。

家庭教育:用心理学解读家庭教育,读懂孩子这本书

② 控制的来源:习得

孩子绝大部分的行为习惯都是习得的,这是人类这种高等动物所特有的特质。不管是直接学习还是观察、模仿学习,总之,孩子是最擅长学习的动物

所以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喜欢控制别人的行为时,实际上也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平时是否对孩子有较多的控制

可能这位家长并不认为自己对孩子有控制,因为看上去,她是一个比较开明的家长。但是事实真的如此吗?很多时候,我们潜意识行为所释放的信号是远远超过意识层面的。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家长在意识层面认为自己没有控制孩子的行为,也没有控制孩子的思想,但是这不一定代表家长真的没有控制孩子。

孩子是非常敏感的,家长的控制不一定非得是言辞激烈的打骂,有很多时候,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已经透露了对孩子行为的态度

比如说孩子吃零食,家长是不愿意的,但是家长未必会采用强行禁止的方法夺走孩子的零食,可能家长会有无意识的撇嘴,这个表情被孩子捕捉到了,ta就会明白:妈妈是不喜欢我吃零食的,我吃零食妈妈是不高兴的。

越小的孩子,对父母的脸色越在意,对父母潜意识的真实想法捕捉的越清晰

所以,如果父母对孩子有各种形式的控制,那么孩子的心理就会比较脆弱,像我们上一点说的那样,ta会习得父母教育自己的这种方式,也用控制别人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同时,也会对控制与非控制非常敏感,比如她会很敏感的捕捉到比她更"厉害"的小朋友,进而选择退缩。

家庭教育:用心理学解读家庭教育,读懂孩子这本书

3.对孩子持有抱持性的态度≠没有规则和不需要引导。

这位妈妈似乎对孩子喜欢控制他人的行为并不以为意,她比较关心的是孩子遇到气场更强大的同学之后变得不爱说话的现象。对此现象,她也有自己的疑惑:"要不要去引导她学会和不同性格的人去相处,这样以后在某些场合也不会觉得自己不入群。但反过来一想,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那个群体,儿童一样,我们成人也一样,是不是就尊重她自己去发展呢?"。

这里面实际上是有一个概念上的误区。就是我们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引导孩子的行为,两者并不冲突。这同时也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思维误区,即非黑即白,非此即彼。

从感受上,做父母的要充分的理解和贴近孩子的感受,但是从行为上,家长需要有意识的引导,并在这个过程中以"正确的"方式,为孩子树立规则

爱和规则,是家庭教育中两个最核心的问题。爱,就是全然的接纳和尊重,但是很多人却非要把"爱"加上一个"溺"字,将最美好的感情变得复杂,并因此产生很多对"爱"的误区。而规则,也同时被很多人误解,将管理和控制当做树立规则。这些都是对家庭教育中最核心的概念的混淆。爱与规则从不矛盾,而且缺一不可。

① 家长需要尊重的是孩子的感受,而不是对孩子的行为置之不理。

孩子的任何行为,在其自身而言,都有其合理性,当然ta的合理性也许不是家长所认为的那样正确,但是我们必须清楚,在孩子自身的体系中,任何行为都是合理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强调,不要总用对错观去干扰孩子的原因。

做父母的,需要对孩子行为背后的认知和感受,有充分的理解和尊重。比如说文中这个孩子,她有控制其他小朋友的行为,那么她这些行为背后是什么心理?这是家长需要明白的,而不是一看到她的这种行为就去矫正她,告诉她这样做不对,

但是这种对孩子感受的尊重,不代表认可孩子所有的行为。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就像一棵小树的生长过程,家长是有责任和义务帮它做出修剪的。只是问题在于很多家长修剪的方式不对,特别简单粗暴,会对孩子造成伤害体验,影响孩子的人格和心理发育。

那么"修剪"的标准是什么呢?简单说,就是"有利于孩子成长和发育的,就是对的"

比如说孩子喜欢控制别人,任何人都不喜欢被控制,所以显然孩子的这种行为如果不加以矫正,对于孩子的人际交往和建立关系方面都会有不良影响,所以孩子的这种行为是需要矫正的,但是矫正的根源是在孩子的心理层面,而不是简单的制止或者讲大道理

同样,孩子不爱说话,这是一个现象,家长需要明确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区别对待。就文中的情况来看,孩子不爱说话的原因是遇到了比自己更厉害的孩子,那么这时候,就不是简单的"谁也不理会显得自己不合群"或者"应该尊重孩子按照自己意愿选择朋友"的问题了,而是需要解决"为什么遇到更厉害的孩子就不爱说话了?"的问题。

如果孩子心理上没有太大的冲突,而只是因为个人好恶做出选择,比如爱吃萝卜,不爱吃米饭,那么家长不一定非得强迫孩子改掉这种喜好,可以使用替代的方式或者找出孩子特别不喜欢背后的东西加以解决,但是如果孩子本身的心理出现了矛盾和冲突——比如说孩子实际上是喜欢和小朋友玩的,但是因为别的孩子更厉害所以回避了。那么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引导了

家庭教育:用心理学解读家庭教育,读懂孩子这本书

② 规则的建立

规则的建立是一个很庞大的话题,一般来说,在孩子3岁开始,就要逐渐为孩子制定规则了。但是制定规则不代表家长说了算,家长勒令孩子必须怎样做才是有规则。而是要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在充分听取和尊重孩子感受的基础上,以平等的态度为孩子制定规则

简单说,就是父母不能简单粗暴的制止孩子的行为,而是启发和引导孩子看见自己这种行为会带来什么结果,从而发挥自主意识改变和规范。这种规则的建立,应该是"无痛的",在润物细无声之间完成的。

比如说,妈妈可以以提问孩子的方式对孩子进行引领,并树立规则。比如

"我看到你刚才非要那个小朋友怎样怎样做,那你是怎么想的呀?为什么他必须那样做呢?"

"哦,原来是这样想的啊。妈妈明白了。但是我看到你刚才命令那个小朋友的时候,她好像有点不开心呢,你注意到了吗?"

"哦,这样啊。那你除了刚才那种说话方式,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表达自己的意思呢?"

"那你觉得如果你这样表达,他会怎么样呢?"

"你更喜欢别人用哪种方式要你做一件事呢?"

"你的感受是什么呢?"

"那下次咱们用另一种方式试一试,好吗?"

在这样的对话中,孩子会看到自己的问题,也会改变自己的方式。

我们不是要阉割孩子的天性,但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社会化"是每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课题。孩子在自己的社会化进程中,首先会沿袭在家中和父母的行为模式,所以,家长在前期要注意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在后期,当孩子在社会化的进程中遇到难题,家长要用心观察,耐心的引领,既不是着急出主意,更不是简单粗暴的教方法甚至打骂孩子

总之,家庭教育是一门内容高深的学问,做家长的需要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仔细品味,用心去对待孩子。给予孩子健康的抚养环境,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是对孩子最好的爱,这种爱,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家庭教育:用心理学解读家庭教育,读懂孩子这本书

我是“有梦想的唐糖”,天蝎女,感性与理性并存,厌恶各种伪毒鸡汤,热衷深度剖析,专注个人成长,享受直面真实的“痛”与“乐”。

热爱心理学,希望以个人微小之力为火种,燃心理学之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