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

文 / 木棉之城
2019-06-11 12:07

文丨木棉妈妈

昨天同事给我介绍一个“焦虑”的宝妈,让我帮着疏导她的情绪。

一开始宝妈情绪很激动,反复说:爸爸不配合,每次我跟他讲要好好管孩子,重视孩子的学习,他都“嗯”结束话题,孩子的学习他总是不上心。

后来慢慢谈话才了解到,宝爸其实不是关心孩子的学习,而是宝妈太焦虑了,宝爸和宝妈是农村出身,没上过大学,辛苦攒的钱买了学区房,宝妈就认为付出了这么多,孩子将来一定要出人头地,要不回老家会被人笑话。其实从买学区房到辅导功课上面,宝爸一直都是同意宝妈的观点的,只不过宝爸没有宝妈那么焦虑而已。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

太多父母都想要一个让孩子听话、懂事的良方,可世界上偏偏没有,想要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父母首先要学习怎样做合格的父母。

1、你的今天就是孩子的明天

吴秀波在一档访谈节目中说:“我总觉得轮回不用等到下世,今生今世就能看到,你的父亲就是你的前世,你的孩子就是你的来世。”

父母做好榜样,即便你不用唠叨,孩子就会努力。

董卿升级当妈妈以后,也曾这样焦虑过,生活中因为宝宝的到来变得“兵荒马乱”,不知道怎样才能做一个好母亲,直到跟好朋友聊天,朋友点醒了董卿: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首先你要成为那样的人。于是董卿不再天天围着孩子转,开始忙自己的事业,后来就有了豆瓣评分高达9.2分的《朗读者》,也让董卿的名气越来越大。

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这句话放在14岁少年泽清身上很恰当,央视花10年时间打造的纪录片《镜子》,里面14岁少年泽清,表面看起来一片美好,可泽清沉迷网络,初二辍学在家,对妈妈非打即骂,甚至还会动刀。

泽清说:妈妈脾气暴躁,每次吵架讲到最后总是妈妈有理,爸爸受不了了就会使用暴力。在泽青身上何尝不是爸爸的影子呢?

不用绞尽脑汁想着怎样让孩子听话、懂事,做个好榜样,永远都比说更重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

2、教育孩子从好好说话开始

这两天高考结束了,不仅想起去年那个跳楼的男生,他在遗书中这样写:

在福州这边也是有点什么事情就打,妈的考98分都被骂,吃饭打嗝一耳光打过来,夹菜姿势不对也一耳光打过来,麻痹的自己小时候生活不好非要对我要求严格。当然也可以说是什么对我的爱啊,但抱歉我情商低,感觉不到,虽然我懂这个道理,但从心理非常不认同。

男孩儿就这样离去了,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了18岁,对于男孩儿的离世,网友众说不一:学生们抱怨父母太严格,而很多家长则抱怨孩子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和良苦用心。

对孩子严格可以,但最重要的是先学会爱孩子。天下没有不希望孩子成才的父母,无一不是盼着孩子将来能够有出息,对孩子要求严格的同时,你要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

陈美龄把三个儿子都送进了美国斯坦福大学,陈妈妈分享育儿心得,其中一条就是从来都没有打骂孩子,对孩子要求严格和打骂是两码事儿。陈妈妈说:教育孩子要当“唐僧”,不断跟孩子讲道理,而不是责骂。

去年冬天滑雪,看到一对母子,可能妈妈信奉的是“儿子要穷养”、“对儿子要严厉”,妈妈带儿子在儿童区滑雪,儿子摔了一跤不敢再滑了,于是妈妈就在一边大骂:真是没用,滑雪都不敢,早知道不带你来了,不争气的东西!你看看别的小孩子,人家不是都滑吗?儿子就在一边默不作声。

不会好好说话的妈妈,永远教育不好孩子,每个人都是需要得到别人的认可的,尤其孩子,严格要求孩子很重要,适当鼓励也很必要。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

3、你要再耐心一点

有个男孩儿考试回来跟妈妈说:我一样听课,一样认真写作业,为什么没有同桌考得好?

彼时,男孩儿考第20名,男孩儿的同桌是第一名。妈妈如何回答的呢?妈妈想说:有的孩子脑子快,聪明,而有的孩子可能会慢一点。可是妈妈不能这样说,不能这样否定孩子。

上初中,男孩儿又一次这样问,那个时候,男孩儿已经考到15名了,可同桌依然是第一名。妈妈没有回答,而是带孩子去看大海,妈妈说:你看海边的麻雀和海鸥,海浪来了,麻雀可以很快跑开,而海鸥是不是看起来笨笨的?但是最终飞过这片海的还是海鸥。

后来男孩儿再也不用问妈妈这个问题了,因为他已经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母校请他回来分享学习心得,男孩儿就讲了这个故事。

很多时候,不是孩子不行,而是父母缺乏耐心和信任。

多年后,还是喜欢《阿甘正传》,阿甘智商测试属于低能儿,妈妈忍住眼泪,笑着说:你和别人没有任何不同,奇迹每天都会发生。正是妈妈的信任和耐心,阿甘才能挣脱轮椅,获取自立能力,最后成为成功的商人。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就像孩子无条件信任你一样。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

4、做父母也有有效期

龙应台在《孩子,你慢慢走》里面说: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而且很短,只有十年。

一旦你错过了“做父母”的有效期,再想教育孩子,那就很难。有个朋友工作很忙,孩子4个多月的时候就出来上班了,每天孩子还没睡醒,她就上班走了,孩子都睡了,她才回来。

有一次她辅导女儿写作业,女儿不想写,她耐心讲道理,女儿不听,于是只好吼一声,结果女儿说:你是坏妈妈!

朋友很苦恼,我却说:这是预料之中,你都没有跟孩子建立亲子关系,她当然不想听你的,所幸,孩子还小,你还有机会。

德国一位教育学家表示:孩子一旦超过14岁,父母的干预作用就小很多,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父母的干预作用越来越弱。

父母想要让孩子跟你配合,那你首先要跟孩子建立信任关系,一旦错过了做父母的有效期,你再想弥补真的很难。成龙在一次访谈节目中透露,有一次工作不忙去接儿子放学,在儿子上学的小学等了很长时间都没见儿子出来,后来才知道原来儿子已经上初中了。尽管成龙很成功,可错过的陪伴孩子的时间永远都等不回来了。

阿德勒说:幸运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在孩子需要你的年纪,你缺席,以后任凭你百般努力、拼命补偿也都无济于事了。

教育孩子从来都没有捷径,孩子的成功也从来不能复制,或许我们都把顺序颠倒了,想要教育好孩子,那就要先学会怎样做父母。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才是最需要学习的人

一分钟认识我:木棉妈妈,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在这里我们一起讨论育儿经验、分析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木棉之城,棉妈会继续努力输出更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