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文 / 丁明念响
2019-06-11 08:09

牛津通识之旅

牛津通识套装58本,这是个人阅读顺序的第7本,由《记忆》到这本《生活中的心理学》应该是选择对了,因为在这本小书中同样谈到了记忆,在知识的海洋里,各种知识总会有所关联,而在这种关联中,倒是期望能够建立起通识的关联来。

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牛津大学出版社在介绍该丛书时称:“充满生气且流畅易读如斯,该系列丛书将改变你对所感兴趣之主题的思考方式;对于那些你未曾涉猎的领域,丛书又堪为绝佳的入门引领。”

当初选择阅读此套书,最主要的原因其实是感觉个人读书有点杂乱,但是如何杂乱,如何从杂乱中理清一套体系出来呢,发现很难,因为基础太弱了,所以得要打好地基,若想打下地基从通识开始可能是一种好的方法。

哈佛大学校长德鲁 · 福斯特曾说道:“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让人有意识地经历人生,让人追问并界定自身所有行为中固有的意义;通识教育使人勇于剖析自我、批评自我,从而看顾好自己的生活,在渐次展开的人生画卷中游刃有余。

通识教育的目标即:在现代多元化的社会中,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思维方式。

为什么要了解心理学

本书的开篇就提出了两个不是问题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已经被问过多次,对于初了解心理学的人倒是有用的,知道了心理是什么,并且了解如何研究之后,才能算真正开启了一点心理学入门。

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牛津通识系列的特点是短小精悍,此本书同样不例外,当然不要考虑从中会尝到什么样高深的心理学知识和理论,这只是一个入门,并且是与生活相关心理学的入门罢了。

当代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詹姆斯在1890年给心理学下的定义是“精神生活的科学”。

说精神,是因为心理学和人的大脑密切相关,到目前为止,科学界估计也不敢妄言已经对于人脑理解透彻了,若达到完全理解的程度,估计机器智能得要改名字了,得要改成新人类智能了。

说科学,心理学家通过研究我们的行为,发现了更多的东西,并且运用他们的观察结果,衍生出了关于我们内部情形的种种假设。而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在如何充分了解心理学的基础上去了解自己,试图为自己把脉这一点上来说,了解心理学是一件值得学习的事。

知人易,知己难,试图科学的了解一下自己,何乐而不为呢?

那么就以最容易理解的四个方面试图展开一下,不求拆书,只求能够自洽其中的理论。

知觉

你真的看见了吗?

若是现实生活中有人对着视力正常的你说这句话时,估计你会很恼火,明明我能看见,怎么还问如此无厘头的话呢?

知觉不仅是被动的从感官获取信息,也是一个主动构建的过程。本书中一个例子就是魔鬼音叉,你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形状呢?

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当我们睁开眼看世界的时候,采集周边世界的信息不是一个被动的反映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主动的过程。在该过程中,头脑和感官一起工作,帮助我们构建对于现实的知觉。而这种知觉和三个因素相关:感觉、解释和注意。

在《黑客帝国》中,当尼奥第一次醒来时,在这个所谓解放后的世界中,看到有人对着电脑屏幕看不断瀑布般而下的代码,在他的眼中这些代码才开始毫无意义,但是经过训练的人眼中,却是动态的实时影像,可以监控自己人在母体中的一切行为,这就需要不断的注意并有一套解释机制在内。

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知觉的第一阶段是要找到说明外在事物的信号。不仅仅是眼睛,包括耳朵、鼻子等人类的知觉系统都在收集外在的刺激和信号,但是这些信息的收集同个人的动机和注意力又是相关联的。

所有的感官对环境中的变化的反应要比对静止状态的反应更灵敏。当什么变化也没有时,感受器就完全停止反应,或形成习惯化

这种习惯化书中并没有更深入,个人倒是觉得可以解释为什么一些地形险要的地方反而不容易发生汽车事故,而平坦的看上去很安全的马路上,还有在高速公路上相应的事故会多点,和这种知觉的习惯化形成有关系。

特别对于高速公路,因为路边的场景相对固定和简单化,刺激源不强烈导致反应的灵敏度下降,从而导致对于突发事件反应的迟缓。

了解了这一点,对于在高速公路上疲劳驾驶更要警惕点,对于相对安全的路段也会自我提醒注意,这样才算不枉了解这些知识了。

知觉第二阶段是包括提出假说、做出决策及运用组织原则。这里即有先天性因素,也有后天不断通过各个感官收集信息并综合的过程,若是长期缺少收集和分析,也许后果会大为不同。

曾经看过一个案例,一个天生的盲人在黑暗中摸索了几十后因为手术重见了光明,但是以前他主要是通过触觉和听觉感知这个世界,突然切换到视觉时,他已经无法正确认知这个世界,看到的东西与脑海中的形象严重错位,最终还是回归了盲人状态才让自己可能崩溃的精神平息下来。

因为知觉受已有知识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知识所创造的期望是惊人的。创造一个知觉定势(一个指导知觉的期望)就比较容易感知到某样属于该定势的东西。这也是一种不断的自我解释的过程。

当然,在不断获取外界信息的基础上,注意是一种很有意思的过程,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当你与身边的人沟通时,你可能不会注意到离你不远的人讲的是什么,但是一旦有人提到了你的名字,也许你立刻就会注意倾听不远的他人在说什么了。

知觉是一个个复杂过程的最终产物,许多过程是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发生的。我们每个人都在不断地为它添砖加瓦,当我们了解到知觉如何作用于我们时,这些知觉就是学习和记忆的基础所在了。

学习和记忆

牛顿曾经说过:如果说我看得比别人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的研究确实是以哥白尼、伽利略、开普勒等诸多科学家的科研成果为基础的。若是没有对这些前辈们遗留下来知识的学习了解并记忆,也许就不会有他的成功,这句话也有一定的道理所在。

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我们每天不自觉地利用着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它们就是这么紧密地连在一起,而且很复杂,以至于至今尚未证明可能造出一台能精确地模拟它们的电脑。

理解留在头脑里的东西仍然是心理学面临的艰巨任务,虽然心理学家找不到记忆的储存室,即神经的衔接点终止的地方,但是不妨碍心理学们对于学习和记忆的科学探索和研究。

学习就是创建持久的联结的过程,从婴儿如何学习谈起,婴儿对于关联的事反应特别强烈,其中包括相倚(什么和什么一起发生)、差异(与常规的不同之处)以及交互作用(和别人的相互作用)。

如相倚:打开龙头,水通常就流出来了,关上龙头,学停止,这样我们学会了控制水流。差异:孩子世界的微小变化(新食品和不同地方睡觉)引起了探索。交互:初生的婴儿是先通过哭、笑、看来与新世界交流沟通。

这种学习方式会伴随着我们成长,并且多数成为我们的常识,比如最终看到水龙头你就会自然的打开并洗手,并不需要刻意的再反复打开和关上这一个过程,这种已经变成了常识和下意识的动作。

但是学习是一个终身的过程,知识是如此浩渺,以至于终身学习变成了一种口号,如何能够在学习的海洋中寻找到方法则是心理学家们要研究的范式。

在同类的学习类型中联想学习或条件作用是最基本的。

巴甫洛夫做的关于狗的经典条件反射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当先前的一个中性刺激(如铃声)和无条件刺激(某种我们自然要对它有反应的东西,如食物)联系在一起时,学习就发生了。

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观察学习是靠模仿和观察别人来学习。这是一条捷径,绕过了联想学习所依靠的即时强化。学校中的学习多数是这种类型的学习。

潜伏学习是不直接显露出来的学习。曾经到过某个城市比新到这个城市的人在认识地图方面会更快捷。

顿悟学习出现在你突然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时候:怎样修理坏了的电灯。

一旦我们开始了解了新学到的东西和头脑里原有的东西结合的方法,学习和记忆的区别就变得模糊了。记忆同知觉一样,是一个主动的过程,而不仅是一盘录下了你所学到的东西的卡带。对你所学的材料使用得越多(阅读法文报纸、跟法国朋友说话和写信、看法文电影、复习语法),记得就越牢。被动吸收的材料很容易就忘了,而对于留在头脑里的东西来说,学习能起到的作用相当大。通过探索决定记忆的因素(找出记忆是怎么运作的),我们就能更充分地理解学习的作用。

巴特莱特说过:记忆不单是把我们新接收的信息准确记载下来,记忆还得让新信息融入原有的信息,并创造出一套有意义的解说。

我们的记忆系统并不是因为我们需要把物品和事件分类才存在的,而是因为我们需要调整我们的行为。不同的人哪怕面对的同一个场景,由于关注点不同,后表现的记忆可能是不同的,蜜月旅行后的多年,当再次回忆过去时,男女可能会展现不同的记忆场景出来,正如文中表达的,也许一个人只记得黑暗的森林,一个只记得蓝色的大海。

我们记忆的准确性往往是无关紧要的。为了充分利用留在头脑里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可能是记住意义并学会找出细节,而不仅是准确地记住所发生的事件。

思维、推理和沟通

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但是另一层面来说,为了思考我们必须有可以思考的东西。

而这些思维的基础材料则是通过知觉作用于我们,并且在不断的学习和记忆中整合出来的基础的大厦。

但是大厦不可能是杂乱无章,因此概念就显得尤其重要,也可以说概念是思维的基础材料。概念就是把我们知道的东西加以简化和归纳得出的抽象信息。

比如我们知道UFO代表着不明飞行物,是和外星生命相关的,我们也知道哪些东西大概是归于蔬菜种类的,哪些是归属于肉类的,正是通过这一个个不同的概念我们形成了思维的基础。

今天你准备要吃些什么,晚上回家走哪条路,也许个体可能感觉这是自然的行为,却也是思维的一种反应,相应的属于粗略。

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而推理则更进一步的使用大脑,推理就是运用我们所掌握的信息,以便得出结论、解决问题、做出评判等等。哲学家和逻辑学家区别出三种不同类型的推理: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辩证推理

演绎推理遵循正式的规则让我们得出结论,而结论又必然来自结论所依据的前提。

归纳推理是科学领域依赖较多的一种推理。研究人员做了许多仔细的观察,然后才得出结论。

辩证推理是评估相反的观点、进行批判性思维以辨别真伪或解决分歧的能力。

这三种推理主要在逻辑学中有着更进一步的解释,这里只解释一下概念了。

在思维和推理的基础上,在社会中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也许就是沟通,而沟通的语言则是重中之重的东西,虽然沟通是传达要点,若是没有良好的思维基础和一定的推理能力,也许我们只能是沟而不通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人说其他人根本无法沟通,当然这涉及到的层面比较多,比如一个It专业人士若是互相沟通也许很容易,因为大家基本在同一个概念体系下沟通,若是同一些IT小白沟通可能会困难点,若是一个再坚持术语(概念的结合)不放,可能更无法沟通到位了。

知觉、学习和记忆及推理沟通看上去和心理学是两回事,关联不大,但是实际上却是心理学研究的起点,在这个起点上,心理学们要考虑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我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和情绪去做的。

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

动机(饥、渴、性)决定了我努力的目标,而情绪(高兴、沮丧、绝望)则反映了我在过程中所体验的感情。它们都影响着之前所描述过的过程(知觉、注意、学习、记忆、思维、推理和沟通),也受到这些过程的影响。心理学家的问题之一就是搞清楚这些过程和感情是怎样相互影响的,以此来说明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

按心理学的说法,正如乔治·米勒所说的,动机是“能克服我们的懒惰、促使我们(无论是急迫地还是不太情愿地)行动的所有推动与刺激———不论是生理的、社会的还是心理的”。

从心理学来看,做任何事都会有一定的动机来推动的,同样警察在查案件的过程中也特别看重动机,也就是作案的理由是什么?在阿乙的小说《鸟看见我了》中“我”无动机的作案着实让许多人感觉很困惑,因为这种没有动机没有缘由的犯罪才是最可怕的。

马斯洛相信,只有满足了低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高层次的需要。这个理论的价值主要在于它推动了人本主义治疗的发展。

牛津通识《生活中的心理学》:了解心理学,真正了解自己

同样,心理学家用一种明晰的方式把动机分了类。初级动机帮我们满足基本需要,如食品、饮料、温暖和栖身之地。次级动机(如友谊或自由或如弗洛伊德所说的,“荣誉、权力、财富、名声和来自女人的爱”)是后天获取或学来的,它们所满足的需要可能同初级动机有间接的关系,也可能没有。

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的时候,两种对照鲜明的理论(内平衡驱力理论和目标理论)说明了心理学家考虑动机时的取向。

内平衡驱力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保持一个相对稳定不变的内部环境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偏离了这种状态,或出现了不平衡,都会立即要求采取行动来恢复平衡。

目标理论企图用认知因素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做我们所做的事情,这个理论认为某人的动机就是他有意识地努力去做的事情,即他的目标。这个理论还认为,目标越难达到,人们就越会努力工作,表现水平也越高。

情绪则相对复杂点,心理学家区分的五个组成部分有生理上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表情上的(微笑、皱眉头、颓然坐在椅子上)、行为上的(握拳、跑开)、认知上的(感知到威胁、危险、失落或愉快)和经验上的(体验到复杂的感情)。

但是多数的时候,我们体验到的都是复杂的情绪,在情绪的表达上面,女性应该是占有一定的优势,不然就不会有翻脸比翻书还书的综合评判,因为女性特有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注定情绪的表达方面女性会更加复杂。

当动机和情感结合在一起的时候,虽然这样的结合在不同的进点会产生不一样的组合结果,这也是心理活动迷人的地方。

曾经有一个经典的案例,曾经某个厂家要测试一下哪种音响会受到消费者欢迎,参加调查测试的人几乎都选择了红色音箱,当调查结束后,作为礼物的音箱有红色和黑色,但是无一例外大家却选择了黑色音箱。那么到底是红色还是黑色受欢迎呢?

也许在测试者看来,红色象征着红火和喜庆,而黑色则太大众化了,这是他们的面对不同颜色产生的情感,但是一旦选择实物的时候,黑色这种颜色应该是看上去更大方和通用化,即使作为礼物送人也比较适合,因此他们忠诚的选择了黑色。

这些人选择拿黑色音箱时,可能投票的时候选择的是红色,但是面对真实境况的时候,选择却会不一样,这给人带来的思考也许就是面对不同的随机组合时,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是我们真实情感或理性的反应吗?

《生活中的心理学》从简单出发,并没有道了高深的理论,只是把人一些常规的通识告诉你,把常规的心理知识点到为是,但从这里启航,了解也罢,未来去更深入的探索心理知识也罢,此书倒是做到了入门引领,如此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