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文 / 有梦想的唐糖
2019-06-10 11:06

心理学从不高深,它就隐藏在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里,不管你发现没有,它时时处处在你身边。就像荣格所言:潜意识正在操控你的人生,而你却将其称为“命运”。

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朋友A是一位初中班的班主任,她给我发来一篇班上孩子写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烦恼》。

"生活很累,真的。不知怎么的,上了初中以来,我开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了。还时常把自己伪装起来,因此我给别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内向。其实,我的性格很开朗,只是有点怕生。在朋友眼中,我就是一个欠欠的'沙雕',可为什么在别人眼中,我就是这么内向、不爱说话了呢?因为…自卑吗?"

"因为我的皮肤有点黑,好吧,不是有点。一个男生就经常说我黑,还给我起绰号,叫我黑鬼,黑猪,非洲人,尽管我知道这是在开玩笑,可真的很过分,看在小学六年的情分上,我也不想与他计较什么,但是,最过分的是,他在同学录上写对我的印象,都是太黑了,你真黑,你肯定来自非洲一类的言语。黑怎么了?黑违法了?当然,不仅仅他,也有很多人说我黑,我不愿理他们,因为不在乎,根本不在乎,真的…不在乎…."

"当然会在乎。"

"我拼命洗脸,用洗面奶,用香皂,用一切我认为能让我看上去白一点的东西,用完了以后,又拼命的把脸洗干净,擦干净以后,涂油,涂防晒霜,只是为了让自己白一点。"

"活在别人的眼光里,累吗?累啊。为什么不让自己活得快乐一点呢?对啊,为什么要在意别人的看法呢?我心想,如果别人再嘲笑我,别憋着,怼回去,狠狠怼回去。可是,想法终究是好,现实呢,是不会允许你这样做的。父母跟我说,自己又不是很厉害的人,就别找事了。是啊,我是谁呢?我什么都不是。我的想法算什么呢?怼回去…你配吗?父母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我,但他们是好父母,只是我不好罢了…我开始不愿意把心里的事告诉他们,受了委屈也不愿倾诉,得了奖,受了表扬也不愿说出来,因为那会让别人认为我是一个充满负能量的人。"

"现在的我,比较期待一场突如其来的死亡,死了,什么也不用担心了….我呢,再也不是我了,白天戴着面具微笑着讨好别人,晚上摘下面具自己偷偷的哭,因为不想让别人知道,包括父母,有人说我坏话,当没听见就行了。生活,就让它这样过吧…..(可能有些跑题,谢谢)"

A是这样描述这个孩子的:永远不抬头,头发盖着眼,每天用笔在手上画啊画,不和同学交流。A跟孩子聊了聊,孩子表示自己也想改变,但不知道怎么办,觉得自己和别人说不到一起。A建议孩子去找学校的心理老师聊一聊,孩子同意了。A还说:孩子的妈妈一看就是能干能说的,孩子的爸爸是个理工男,不爱说话,孩子的妈妈觉得孩子的性格是天性使然,跟她爸爸一样。并且,孩子妈妈还觉得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挺好的。

A希望我能就这一篇作文写一篇文章,说实话,我看了这篇作文之后,心情还是很沉重的——又一个拥有灰暗青春回忆的少年。

虽然说青春期是一个"动荡期",但是为什么处在这个时期的孩子,大多数体会到的都是灰暗的印记呢?除了青春期这个年龄段本身的特点,其他方面又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

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都说文如其人,从这个孩子的作文,我们可以明显看出她有一些抑郁的倾向, 同时,通过A对其外貌、行为的描述(例如永远不抬头,头发盖着眼,每天用笔在手上画啊画,不和同学交流),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需要知道,一个人的"心理地图"是会通过其外显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然而,抑郁倾向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孩子的妈妈对此浑然不觉,甚至还认为自己和孩子关系很好——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地方。

1.看不出问题,才是问题

同样的作文题目,我之前曾经针对另一个孩子的作文写过一篇文章收获"逆反"孩子?沟通一塌糊涂?家长可能在关键问题上犯了错,坦白说,那篇文章里的孩子要比这篇作文里的孩子"幸运"的多了,因为那个孩子有明显的逆反行为和逆反表现,她的逆反在令父母"头疼"的同时,也被父母"看见"。很大程度上,被看见,就是一种疗愈。而相比之下,这个孩子的心理问题就"隐蔽"的多了,正如她妈妈认为的那样:孩子只是性格内向随爸爸,并没有太大问题。

看不出问题,才是问题

我上课时,李少成老师说过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他说"抑郁症是好人才会得的病"。相比较暴躁、逆反、泄愤….抑郁情绪的根源是"对内攻击",所谓对内,意味着只有当事人自己在默默品尝着被攻击的痛苦滋味,而其他人则置身事外,不易觉察。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每个人天生都有两个驱力:力比多和攻击性。可以说,这既是我们活着的原因,也是我们活着的动力。当一个人的攻击性不能被正常表达时,就会走向扭曲,比如由对外攻击转向对内攻击。而抑郁情绪就是这样来的。

为什么攻击性不能正常表达呢?根本原因是在表达的时候不被允许。不被允许有很多方式,比如养育者对待表达的冷漠,对待表达的糟糕情绪反应(因为激发了他们潜意识里的创伤),或者过度使用"控制"、"超我"来对表达进行严格的限制等等。

如果一个孩子的脆弱情绪没有被觉察,也就意味着ta不会被得到"特别的"关照,那么结果是这个孩子会越来越紧闭心房,当这种"无人理解的孤独"持续发酵,再加上青少年的认知水平有限,容易产生认知的偏颇,那么其后续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就来了。而一旦一个人(不管是成年人还是青少年)心理出现了问题,那么ta的其他行为也一定会受到影响,比如学习成绩下降,情绪也会有明显的异常。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和一颗易感的心,是非常难得的特质,尤其在我们这样一个重视规则但羞谈感情的文化背景下,更是珍贵。

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2. 沟通的前提:听懂对方真正的表达。

生活中很多人的沟通是无效的,看似你一言我一语,好像很热闹,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自说自话,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沟通不同频,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但是却难以觉察。

在作文中,孩子写到,面对男同学的不当行为,父母跟她说的话是:"自己又不是很厉害的人,就别找事了",孩子对这句话的理解是"父母让她面对同学的羞辱,选择隐忍压抑",正因为有这种解读,所以随后一系列的自怨自艾的声音就跑出来了:"是啊,我是谁呢?我什么都不是。我的想法算什么呢?怼回去…你配吗?"

而父母这句话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据班主任A的了解,孩子妈妈想表达的意思是"希望孩子多和同学沟通,因为你不是那么厉害的(优秀的),所以不要不和同学玩"。

如果A的解读是正确的,那么可以说孩子的父母在沟通和表达上实在是相差太大了。这种现象,就是沟通中最常见的问题:双方都没有听懂对方要表达什么。

① 任何语言背后,都是诉求

孩子描述了男同学怎样给她起外号,这些外号,给她带来了很不舒服的感受,如果她这些描述是对父母说的,那么她的描述,想表达什么?她的诉求又是什么?

这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的问题——当孩子倾诉时,家长关心的焦点,更多的是具体的事件,或者是着急对事件做出"审判"——判断是非对错,并依此教导孩子应该怎么做,但是却很少对孩子的心理诉求做出回应

有时候,即使能看到孩子的心理诉求,也极少做出明确的回应——这是很多中国式家长常犯的错误,同时也是文化背景下的习惯性做法。

就像文中这个女孩,面对男同学的恶作剧,她感觉到严重的心里不适,当她跟父母沟通这个话题的时候,实际上她的心理诉求是获得来自父母的保护和心理支撑。如果不能准确的"识别"这个心理诉求,父母就很难对孩子做出准确的回应。

父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对来自孩子的"求救信号"充耳不闻,所以才有了驴唇不对马嘴的回应。

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② 任何语言都有意义,都能"暴露"潜意识

如果让孩子和父母做一个语义澄清,可能孩子的父母会对自己说的话做出解释,就像A说的那样,他们的本意是希望孩子多和同学沟通。

在心理咨询中,"要把来访者的每一句话都当成圣旨来听,因为每一个字都有意义",其实在家庭沟通中,也是如此。任何语言,尤其是无意识的语言,都能深刻的暴露一个人的内心潜意识,也就是ta真正的想法。

无论父母再怎么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都是苍白无力的。这句回答背后对孩子诉求的敷衍,自己本身面对伤害感的压抑和麻木,以及父母自身的"讨好型人格"及物化人格的标准…都已经透过简单的句子到了充分的表达。

很多人都习惯于回避自己真实的感受,习惯于用过分理智的"超我"压抑"本我"。面对来自男生的"恶作剧",女孩虽然实际上已经感觉对方给自己带来了被羞辱的伤害感,但是仍然劝慰自己,"对方只是恶作剧",并找出一个合理化的理由原谅对方——"看在过去六年同学的份上",她之所以对自己真实感受选择压抑,是因为她除了压抑,似乎别无选择——因为本该最能保护和理解她的父母,也认为她是没价值的。

正如母亲随后的解释那样:"因为你不是那么厉害的(优秀的),所以不要不和同学玩"。什么时候,孩子在父母心中的价值,也需要依靠"优秀"来衡量了?难道孩子之于父母,不应该是存在本身就是最有价值的事吗??

父母在孩子有被伤害感之后的麻木是切断孩子与父母沟通的最后一根稻草。

心理麻木,从心理学的角度说,就是缺少同理心,缺少感同身受的能力。

除此之外,将"优秀的"同学用"厉害"这个词表述,反映出了家长本身"唯学习成绩论"的物化标准,简单的说,因为标准太过单一,所以必然会强调可以物化的成绩,而忽略对人性的理解。父母的潜在逻辑是:孩子因为成绩不好,所以,就"不应该不和别人玩",换言之,成绩的好坏决定了一个人选择朋友和生活方式的资格——这实在是一种匪夷所思的物化标准的极致表现。

父母对成绩好的同学的"讨好"也清晰可见,这当然不奇怪,一个认为成绩不好就没资格选择朋友和沟通方式的父母,怎么可能有独立的人格呢?来自父母的这种"软弱",会直接传导到孩子那里。孩子除了感受到不被理解的表层孤独感之外,还会产生一种更深层次的孤独感连自己的父母都不能保护我,那么我在世界上还有谁可以依靠呢?

在这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下,自卑以及因自卑产生的自怜自艾,就非常容易理解了。

一个不能听懂孩子的父母,一个无法满足孩子需求的父母,从本质上说,都是不合格的父母。

父母潜意识里的行为,语言对孩子施加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平日里冠冕堂皇的道理,因为它们是建立在感受层面的,而人,首先是感受的动物。

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3.不被理解:自卑种子的温床

被理解、被看到、被尊重、被允许….这些每个人一出生就需要的渴望,在成长的过程中被很多父母无情地碾压了

这就是家庭教育的代际传承,从某种意义上说,之所以父母不能理解孩子,是因为ta自己从来没有被理解过。

自己没吃过的东西,自然很难想到要拿给别人吃。自己和"被理解"的感受太陌生了,陌生到自己完全忘记自己的需求和内心深处的渴望了。

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很多误会,可以说绝大部分的误会都源自于此:即在孩子的眼中,父母从未曾真正的理解过自己,而在父母的眼中,自己已经尽力理解孩子了

这是一种典型的因为和感受隔离而滋生的心理状态可怕的是,曾经"触角敏锐"的孩子,也会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长成和他们的父母一样的压抑真实感受的人。

就像孩子在作文中写到的那样"父母并没有真正的理解我,但他们是好父母,只是我不好罢了"——孩子正在用父母言传身教的方式,用"道理"束缚自己的感受,让自己变得麻木。

她的真实感受是"我不被父母理解",但是她会很快告诉自己"父母是好父母"——这个信念从哪来的?实际上是父母灌输的。"天下无不是之父母","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从小到大,孩子耳边充斥的都是这样的道德绑架,以至于孩子不得不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内化这种听上去无比正确的"道理"但这样做,必然带来一个结果,就是产生"内伤",也就是"对内攻击"——既然不是父母的问题,而"我"又真实的感觉到不舒服,那么问题肯定出自"我"自己,是"我"太小气,是"我"太敏感,归根到底,"是我不好罢了"。

筑起自己的壳,把自己深埋其中,自己舔舐伤口…..凡是遇到令自己不舒服的,都会自动归结为因为自己不够好——这个"好",在心理层面,就是一个人最核心的自我价值,也就是一个人是否自卑的基础。

内向、自卑、脆弱、抑郁…..一个原本健康孩子的心理,就这样一点一点的被瓦解掉了。

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4.自恋型父母:孩子的噩梦

可以很肯定的说,如果孩子不幸拥有一对"自恋型"人格的父母,那么孩子一定是自卑的,是处于被伤害的地位的。

每个人都是自恋的,这种自恋并不因为做了父母而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尤其是人格并不完善的家长,他们的自恋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当"攻击"没有被觉察和感受的时候,他们往往是麻木的。他们会沉浸在自己的自恋中,品味自认为良好的关系。

自恋型父母的注意力基本只放在自己身上,事实上,很多父母都是自恋型父母,比如传统的育儿理念里,孩子是否乖巧,听话是衡量一个孩子是否是"好"孩子的标准,这个标准即使很多父母并不承认,但也一直在亲自践行。

很少看到哪个父母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而欣喜若狂的,大部分的父母都会因为孩子不听自己的话而非常恼火。

这样的家长,就是自恋型家长。无论他们谈了多少冠冕堂皇的大道理,但其核心本质都是围绕着自己的感受在进行的,例如,孩子不乖,意味着父母会很"麻烦",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去收拾孩子没有按照自己预期设计而带来的烂摊子。

自恋型父母不是真正爱孩子的父母,他们只关心自己的感受,关心孩子有没有顺从自己的意志,孩子的不听话,是否给自己带来了麻烦,而不会真正的理会孩子的内心世界到底发生了什么。实际上,他们是在利用自己的权威和优势去"管理"孩子,"驯化"孩子,这种方式,和在马戏团里训练动物的方式,从本质上没有任何区别,当然,父母之所以这样对待孩子,其实是因为他们曾经也是这样被驯养长大的。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来说,爱唠叨的父母,实际上是口欲期没有被很好的满足,长大后,他们可能会使用无边的唠叨来表达自己的攻击性,而那些在肛欲期受到严苛训练的孩子,长大后则会成为一个控制欲极强的父母,以控制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美其名曰是爱孩子)来实现自己的攻击性。他们都是典型的自恋型家长。这样的家长,无疑是孩子的噩梦。

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5.holding environment:自信孩子的土壤

王菲的女儿李嫣是一个兔唇孩子,虽然出生后做过好几次大手术,但是仍没有完全恢复和正常人一样的水平。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因为王菲夫妇从内心深处将李嫣当成"天使"来养育,所以即使拥有先天缺陷,李嫣还是活成了天使的样子。她的自信、大方,令很多没有先天疾病的孩子黯然失色。

一个孩子成长成什么样子,并不取决于那些先天的因素,而取决于父母给到ta什么质量的爱。就像文中这个"黑"女孩,她因为自己的先天肤色而自卑苦恼,因为被别人嘲笑而难过、羞耻。真正让她痛苦的,不是黑色的皮肤和男孩的捉弄,而是因为她的父母没有给到她抱持性的抚养环境,没有在她成长的过程中给到她足够的心理支撑,从而也没有能帮助她树立健全的人格,所以她才会因为自己的肤色而自卑,因为别人的嘲笑而有羞耻感。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她的父母把她养育成了一个自卑型人格的孩子。

抱持(holding)是英国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提出的概念,是指母亲能满足婴儿早期的各种生理需要。他通过对母婴关系的研究,认为母亲是婴儿早期形塑的重要影响因素。对此,曾奇峰的解释是"在孩子的发展的过程中间给他肯定,如果他搞不定的话就给他帮忙。"可以说,抱持性抚养环境(holding environment),是父母能给到孩子的最宝贵的财富。

holding environment至少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在你把事情做好时认可你;二,在你受挫时支持你;三,你的各种感受和想法可以在我这里安全自由地流动

从这个意义上说,孩子活成什么样子,完全是由ta的父母一手塑造的。也同时可以说,没有健全人格的父母,很难养育拥有健全人格的孩子。逆反或懦弱,自卑或骄横,所有的孩子的类型,其实都是由父母用言传身教的"小刀"一点、一点雕刻而成的。

家庭教育:你是自恋型父母吗?怪不得你的孩子那么自卑

原创声明,盗版必究。如果喜欢,请点赞并关注我:“有梦想的唐糖”。持续输出原创好文,从心理学角度帮你拆分生活里“鸡毛蒜皮”背后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