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心理学术语,懂点心理学,不做心理盲者

文 / 哲学诗画
2019-06-08 09:2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日渐广泛。心理学能够通过对人类行为举止、微表情等的分析,推测出人类的心理状态,然后根据分析采取相应对策以达到预期结果。

今天咱们就通过下面这10个心理学术语,学习下,告别心理盲区。

1.脸孔辨识困难症

脸孔辨识困难症即无法辨认人的脸,或者辨认他人的面孔有困难。面孔认知障碍分两种类型:熟人面孔失认症和陌生人面孔分辨障碍。

2.意识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指可以获得其它各脑区信息的意识脑区(在前额叶周边)。意识脑区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辨识真伪,即它可以辨识自己脑区中的表象是来自于外部感官的还是来自于想像或回忆的。此种 辨识 真伪的能力,任何其它脑区都没有。当人在睡眠时,意识脑区的兴奋度降至最低,此时无法辨别脑中意像的真伪,大脑进而采取了全部信以为真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梦境”。意识脑区没有自己的记忆,它的存储区域称作“暂存区”,如同计算机的内存一样,只能暂时保存所察觉的信息。意识还是“永动”的,你可以试一下使脑中的意像停止下来,即会发现这种尝试的徒劳。有研究认为,意识脑区其实没有思维能力,真正的思维都发生在潜意识的诸脑区中,我们所感知到的思维,其实是潜意识将其思维呈现于意识脑区的结果。

3.内省法

内省法是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又称 自我观察 法,是构造主义学派的主要研究手段。 心理学研究 通常要求被试者把自己的心理活动报告出来,然后通过分析报告资料得出某种心理学结论。

4.边缘性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简称BPD),是精神科常见人格障碍,主要以情绪、人际关系、自我形象、行为的不稳定,并且伴随多种冲动行为为特征,是一种复杂又严重的精神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典型特征有学者描述便是“稳定的不稳定”,往往表现为治疗上的不依从,治疗难度很大。

5.多重人格

多重人格障碍是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为一个人身上显示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角色”的人格特点。这些不同的“角色”各自有着自己的行为习惯、思考方式、自己的生活环境和对自己的认知,轮番主导一个人的行为,有如“在一个身体里住着几个灵魂”。多重人格障碍在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归类于第一轴的解离症的一种。在中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称为“癔症性身份识别障碍”,属癔症;在ICD-10中称为“多重人格障碍”,属分离、转换性障碍,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标准中称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属解离型障碍。1994年美国精神病学会将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定义为该病症的国际统一正式名称。

6.鸡尾酒会效应

鸡尾酒会效应是指人的一种听力选择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人的谈话之中而忽略背景中其他的对话或噪音。该效应揭示了人类听觉系统中令人惊奇的能力,即我们可以在噪声中谈话。

鸡尾酒会现象是图形-背景现象的听觉版本。这里的“图形”是我们所注意或引起我们注意的声音,“背景”是其他的声音。

7.童年失忆症

大部分人都没有有3-4岁时的记忆,实际上我们对7岁之前的记忆非常少,而且当尽力去回想小时候记忆的时候,我们并不确定这些记忆是真实的事情,还是基于照片或被告知的故事所回想起的一些事情。这种现象被称之为“童年失忆症”,其已经困扰了心理学家1个多世纪了,而且目前研究者仍然没有完全理解这种现象发生的机制。

“儿童记忆缺失症”是指人们无法回忆起在自己婴幼儿时期所遇到的事情。“儿童记忆缺失症”一词由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899年提出。弗洛伊德发现,他见过的所有患者都无法记起三岁前的事。他认为,“儿童记忆缺失症”是孩童头脑中对于父母的性印象和侵略性性格被压抑的结果。

8.解离

解离症,对大家来说这是一种较为陌生的精神疾病。一般来说,解离症的发生率也较其他疾病来的低,国外的发病率约0.01%。尽管如此,报刊杂志、电影等媒体却常常以这类疾病为题材,或许是因为此类精神疾病的戏剧性较强。解离症包括“解离性失忆症、解离性迷游症、多重人格异常、及自我感消失症”等等。解离症指的是在记忆、自我意识或认知的功能上的崩解。起因通常是极大的压力或极深的创伤。

9.解离认同失常

解离性认同失常是一种临床上极为罕见的精神疾病,多数出现在小说里。患者被认为会模仿小说中的情节,出现自我消失感觉等症状。

10.快速眼动睡眠

在睡眠过程中有一段时间,脑电波频率变快, 振幅变低, 同时还表现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肌肉松弛、阴茎勃起, 最奇怪的是眼球不停地左右摆动。 为此科学家们把这一阶段的 睡眠 , 称为快速眼动睡眠, 又叫做异相睡眠, 也有人把它叫做积极睡眠 。 把快速眼动以外的其它睡眠, 称为慢波睡眠, 又叫做安静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