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也重要
糖尿病是常见的慢性病,心理因素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疗效和预后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糖尿病成为公认的“心身疾病”。
现代医学研究成果证实,不良情绪可能导致糖尿病,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或受惊吓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使胰岛素的分泌受抑制,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升高血糖, 如长期如此可导致糖尿病。
如刚开始查出糖尿病的人大多持怀疑和否认心理。患病早期,患者往往不能接受这一事实,持否认或怀疑的态度,不愿接受治疗,或自认为血糖高点儿,没有不舒服感觉,采取不在乎的态度,这易导致病情发展。
这一阶段心理疏导十分关键,应帮助患者改变错误的认知,接受现实,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希望,通过耐心细致地介绍有关糖尿病的知识、高血糖的危害性,帮助他们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提高对饮食、运动及科学用药的重视程度。
长期的病史容易引起焦虑和恐惧。糖尿病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患者对糖尿病知之甚少,误解较多,容易出现焦虑、恐惧、过敏、精神紧张、失眠等。
对此类患者要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焦虑、恐惧产生的原因,尽快安定患者的情绪,适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指导如何选择和控制饮食,帮助患者制定生活作息表,积极进行体育锻炼,以转移其消极心境。指导患者进行自我调节,学会做情绪的主人,从而缓解心理障碍。
有些人在治疗过程中有失望和无助感。糖尿病需长期治疗, 有些还须长期用胰岛素治疗,必须终身控制饮食。他们会感到被剥夺了生活的权利与自由,对生活失去兴趣和信心,对治疗采取消极的态度。
对此类患者要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让患者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宣泄掉,用成功控制糖尿病的病例增强其信心,用糖尿病的治疗前景给予希望,让患者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
还有一些会产生自责抑郁心理。病人患病不能照顾家庭,长年治疗又需要大量金钱,造成家庭经济拮据成了家庭的累赘而感到自责内疚。表现出情绪低落,失眠早醒,悲观忧郁。
为此应让患者了解目前虽不能根治糖尿病,但合理地控制饮食,适当地运动,科学地用药,良好的情绪,可以很好地控制病情,并能像健康人一样工作、学习和生活。应主动与其谈心,合理提供治疗信息,对病情变化、检验结果主动向其做科学的、保护性的解释,帮助患者减轻其心理负担,取得家属的配合,使患者调适不良心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总之, 在防治糖尿病过程中,饮食疗法是基础,运动和药物疗法是手段,心理平衡则是根本保证,应当特别关注糖尿病人的心理变化. 让健康的心理战胜不健康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