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养的女孩和富养的女孩,区别在哪?心理学家的答案很一致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最近,某心理博客上的一个话题引起了热议,穷养的女孩和富养的女孩,区别在哪?对于女性而言,她们天性细腻、敏感,家庭教育对她们的影响更加深远,并且,穷养的女孩和富养的女孩长大后的区别的确很大。
关于这个问题,我和一些心理老师展开了讨论,其实,我们可以从发展心理学理论中寻找答案。
首先,爱是一种能力,接受了更多爱的人,爱别人的能力也更高。从小富养的女孩,提出的要求往往得到了积极的满足,所以,她们更加能体会到无条件被接纳的感觉。
而被穷养的女孩在小时候根本分不清家长是因为节约而不给她钱还是因为不够爱她。她心中的需求和感受被忽略了, 她会下意识地觉得自己不值得被爱,是一个没有价值的人。
自我中心
而从小缺爱的人会在长大后对外界过度索取。心理学家Jack Ito博士认为,过度索取的人在本质上是“自我中心”的,因为她们从小就一直压抑自己的需求,所以,她们看起来会比富养的女孩更加患得患失。
从小没有从父母身上感受到爱意的人,在成长过程中会有一种对爱的饥渴(emotional hunger),他们潜意识中希望用爱人,朋友的关怀来弥补童年的缺失。但实际上这是不现实的。
富养的女孩从小价值感就很高,她们是自信的,但是,她们的独立性往往会略差于穷养的女孩。穷养的女孩从小就学会了坚强,也一直被教育想要什么都要靠自己努力去争取,所以,她们长大后独立性很强,对待工作也更加拼命。
美国的心理学家Kiley认为,从小被富养的女孩很有可能得到了父母的溺爱,这导致了她们没有在合适的时间构建起自我照顾的习惯和行为规范。
所以,她们很多人在离开父母后,发现自己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房间可能是乱七八糟经常不打扫的,在人际关系中缺乏对他人的尊重和礼貌,面对挫折和批评,她们很容易放弃。但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被穷养长大的女孩子更加独立自强。
态度和认知层面的独立
心理学家Laurence Steinberg提出:独立不但在于“行为脱离父母的限制”,更在于态度和认知层面的独立。
认知层面的独立就是要完成与家人的分离,穷养的女孩在青春期就可能已经不依赖父母了,她们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而那些没有成功分离于原生家庭分离的女孩,可能还是会在大量的生活的琐碎细节上和父母纠缠在一起,很难完全摆脱,投入新的亲密关系。
比如,建立新的家庭。她们婚后很多人还是坚持和父母一起住,在生活上依靠父母,富养的女孩在潜意识里始终觉得父母就应该无条件照顾自己。
穷养和富养是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各有利弊。面对细腻敏感的女孩子,家长应该给她们心理上的富足,例如,足够的爱和关心,而在生活和物质上则多锻炼她们独立坚强的品质,这样,她长大后才能成为健康、自信的成年人。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作者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
《发展心理学》
微信公众号:第一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