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惊吓的情绪——心理学书籍推荐

文 / 心灵使者阿桂
2019-05-21 13:08

惊吓,是恐惧的冻僵状态。处于冻僵状态,那么肯定是曾经经历的那一刻让我们超出了承受的极限,比如遭遇车祸的那一瞬间带给人那种突如其来的、巨大的、像巨浪一样几乎可以把人淹没的恐惧。事情即使过去了很久的,但那种感觉依然会留在身体里面,以至于不敢开车,不敢坐车。还有地震时,我们看到人在经历那一刻,整个人呈现出一种梦游的状态,像一种灵魂被抽走的样子。还有有些小孩子经历父母剧烈争吵时,呈现出那种呆若木鸡的样子。

人的身体的最忠实的,它有良好的记忆,很多情绪如果得不到疗愈会一直堆积在人的身体里面,久而久之,就会生命。每个人受到惊吓的症状或许都不一样,困惑、出神、无法记忆、急速脉搏、冒汗、没有头绪、麻木、无法言语、胸闷、呼吸困难、冒冷汗、手心冒汗、产生强烈的畏惧或不幸感、恐慌或是恐惧袭上心头。这些都是受惊吓时的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有这些症状不一定都是受了惊吓。比如你冒汗可能是吃了辣椒,胸闷有可能是你在西藏出现了高原反应。也就是说,我们不要去过分解读身体的反应一定是有情绪的积压。学习心理学初期的人往往爱去分析别人,爱把某些行为套用为有什么心理问题,这是一定需要注意的。

那么惊吓的原因来自哪里呢?

1.明显或隐晦的暴力。我们大多数人在童年时代都经历过别人显露或者未显露的愤怒,比如我们的父母、师长或者同学。或者我们曾经被不公正的对待,比如有人将他的主张、道德观、和意见强加在我们身上,尤其是那些我们视为权威的人士,当我们做不好这些时,内心就充满了羞愧,如果这种惊吓没有得到疗愈,当我们长大以后再次面对权威人士,我们就变得胆怯,僵住,不敢面对。尤其是在一些强调序位、尊卑的而不强调人格平等文化中,这种情况尤其明显。

2.压力和期待。当我们一直活在竞争、压力或者别人的期许中时,我们就忘记了自己是谁,忘记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3.遭受拒绝、深度失落或是被遗弃。当我们痛失自己特别珍爱的人或者结束一段亲密关系时,我们发现我们灵魂深处会有存在一份虚空。

4.责难或者批评。这是一种口头的暴力,我们或许看到过那种整天战战兢兢的小孩子,或许他从来没有挨过打,但是父母从来都是呵斥的口气去和他说话。

5.混淆的信息。简单地说就是被暗示去做被期待的事。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只有好好学习才是好孩子。

6.无法预期、不合理的或是歇斯底里的行为。我们中的一些人或许在童年见到过父母的非常情绪化或者激烈的争吵。他们没有稳定的行为让我们可以依赖,我们的失去了基本需求中的安全感和确定感,内心世界开始崩溃。

惊吓是我们很多功能失调的根源,比如性功能失调,可能很多原因都来自于惊吓。惊吓的另一个显露方式就是让自己完全处在生存威胁的恐惧中,变得固执、僵化、没有弹性,也就是时时刻刻处于防御戒备状态,人完全是紧绷着的。

被遗弃的惊吓会带给我们害怕被拒绝或被遗弃的恐惧,因为有这种深层的恐惧,我们成年以后会有一些人很难去感觉自己的情绪,或是敞开自己与别人分享情绪。因为过于害怕再次冒险或者再次体验被拒绝的痛苦和风险,就退回到自己的世界里去。比如我们看到谈恋爱的人,有的人与其我被你说分手还不如我主动提出分手,因为这样我内心的痛苦就不会那么多,或者当他感觉到双方的感情刚有些问题时立刻抽身离开,在一段感情里过于自保,没有敞开自己去接纳别人的勇气,也就不能疗愈自己的这种创伤,因为唯有爱可以疗愈一切。

被惊吓的情绪如果卡在我们的太阳神经丛(胃部)会影响到我们对愤怒的感觉和展现自信的能力,使得表达自己的主张变成一个极困难又可怕的挑战。

惊吓也会卡在喉咙中心,让我们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在变现创意上也有困难,似乎我们的能量被卡在喉咙处一样。这些通常源自我们童年时代在表达自己时一直会被批评。我们是不是曾经听过这样的话:大人说话小孩少搭茬,小孩子懂什么,不要乱讲,诸如此类。

我们知道我们的防御层是时时刻刻在发挥作用的,我们会用很多方式来掩饰惊吓,比如躁进、生气或者呆若木鸡,这些都是我们启动了惊吓时的防御机制。事实上去探索惊吓并没有那么容易,因为惊吓的情绪常常让我们游离了自己,让我们游离了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能量失去了联结,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感知不到生命力。这会导致我们依赖别人、物质、活动、想象、权利等等,只要可以不去感受自己内在的全然恐慌任何事情都可以。

惊吓的情绪一旦触发,有的时候连自己都无法逃脱,许多人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丧失活力。在人际沟通中如果陷入惊吓,我们发现往往是陷入到惊吓中的人会封闭自己,退回到自己的内在,而另一方因为对方的封闭自己有被遗弃的感觉,变得没有耐心或者易怒。这时候的情形就是一方在向另一方索要能量,但这种索要加深了对方的惊吓,沟通者就此陷入到双双沉沦中。比如我们看到夫妻吵架,一个人一句话都不说,另外一个咄咄逼人,到底哪一个更受伤?真的不能只看表象。

想要探知自己惊吓的情绪,可以让自己完全静下来,回到自己的内在,感知自己曾经在什么时候经历那种能量被卡住,想表达而不能表达的感觉?或者当你和谁发生了冲突,对方喋喋不休而你却神游物外的时候,那或许是你受到惊吓的时候。不要觉得只要我神游物外了让对方暴跳如雷了我就赢了,如果你不得不面对一些沟通,那么就需要去面对,有勇气往前迈一步,去探知自己内心受惊吓的感觉,你也向好的沟通更迈进了一步。因为当你了解到自己这种情绪时,就不会被对方暴跳如雷的情绪所控制,而是冷静地看到自己的内心和对方需求。

解读惊吓的情绪——心理学书籍推荐

解读惊吓的情绪——心理学书籍推荐

解读惊吓的情绪——心理学书籍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