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综述(肖利军)

文 /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
2019-05-20 17:09

女性心理健康是女性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心理健康的研究是一个跨学科、跨专业的研究,涉及到社会学、心理学、女性学等学科。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全球心理卫生服务不足的人群中,女性占有重要的比例,女性有着更多的心理卫生需求。

【研究】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综述(肖利军)

比起男性来,女性有较高的发生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风险。女性的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受教育水平等比起男性来更低,更易遭遇家庭冲突或婚姻关系不良等的影响。家庭暴力、性虐待等女性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女性由于特殊的生理状态,还存在较多的与之相关的心理问题或心身障碍。为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利于对子女的培养和教育,保持广大女性的心理健康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定义

1. 不分性别

健康应是身体、心理、社会适应 、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

2. 双性化

一个协调的雌雄一体的人格是两个性别特质的兼容,既具有女性素质,如照顾人、温柔敏感及合作精神,又具备男性素质,如进攻性、独创性、领导能力与竞争性等。

3. 女性化

女性心身状况、智能发展、社会互动与道德修养处于和谐完好的状态。主要标志包括心境良好、意志坚强、人格健全、智力正常、道德高尚、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反应适度以及心理表现符合年龄特征等。

【研究】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综述(肖利军)

二、现状

1. 中国女性生活状况报告(2017)

心理健康方面,虽然北京、上海、广州的女性压力相对较大,但绝大多数女性能对压力有正确认知、有效排解;相比之下,二、三线城市的女性持负面情绪的人数比例不在少数,值得引起关注。

与往年一样,被调查女性主要的精神状态是积极、包容、知足常乐的,是趋好和正面的。而在现实中,女性承受着生活和工作重压,承担着照料家人生活和养育子女的重担,要同时面对多重角色和身份带来的复杂关系和心理压力,因此,找到保持精神健康的疏解方式、途径、个人认知等十分重要,社会和个人都应持续给予足够的重视。

2. 第3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

2010 年12月1日统一进行,全国除了港澳台以外的32个省市自治区,儿童、 老年、大学生、 受流动影响人员和高层人才5个群体3万份大样本。结果显示,约40%有心理健康问题。其中中西部农村妇女受心理健康问题困扰的比例为42.2%,高于京津沪36.7%,和东部地区39.6%。

3. 吉林省女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⑴心理健康的性别差异

数据分析8项心理健康指标中女性存在心理问题高于男性,从表1中我们可以发现,女性存在心理问题最多的三项为失眠、身心疲惫、烦躁易怒,男性的心理问题也主要集中在这三项,但比例小于女性。

⑵女性心理健康的城乡差异

根据表2可以发现在八项体现女性心理健康的指标中,失眠、身心疲惫、烦躁易怒、想哭、觉得活着没意思的比例城镇高于农村,而对于什么都不感兴趣、感到孤单、觉得自己没用的心理问题,农村的比例高于城市,也就是说农村和城镇女性的心理健康问题体现在不同的表现形式。

⑶女性心理健康的年龄差异

在失眠心理问题上,随着年龄的增长失眠的情况增多。农村的睡眠质量高于城镇,城镇女性在40岁-49岁失眠情况严重,不存在失眠问题的比重仅为21. 3%,而乡村同年龄组女性不失眠的比例为41. 8%,高出城镇同组女性20个百分点。;无论城乡女性在60岁以上失眠情况最大,这可能是由于老年人正常睡眠时间的减少而不存在心理健康问题。

【研究】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综述(肖利军)


三、原因

1. 中间变量

⑴生理与年龄等自然因素

⑵婚育家庭等生活因素

⑶学业、职业等发展因素

⑷突发事件等偶然因素

2. 初始变量

⑴决定男女两性关系性质的性别文化

⑵体现这种文化精神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

3. 两者之间的关系

以年龄为例:

其实不是年龄本身, 而是不平等的性别文化与制度, 才使年老成为女性的心理恐慌与重负。强调女性的自然资源价值如外表美貌与生育能力的传统性别文化,经过几千年的潜移默化已经内化为女性的价值取向,她们强烈地感觉到,年龄的增长实际上是自己美貌与生殖能力、进而对丈夫的价值与吸引力的逐步丧失。

与此同时,家庭内部的自然分工和社会上的不平等用工制度, 又让她们不可能连续地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并且被迫提早退出工作领域。所以, 年老意味着双重的风险到来, 即丈夫移情别恋的婚姻风险与必须更多依赖他人或社会资源存活的经济风险,也就是这些源自不平等的性别文化与制度风险才把她们的心理演变为一个没有安全感、充满恐慌和无望的异常状态。

【研究】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现状与对策综述(肖利军)

四、对策

1. 宏观对策

⑴要防止女性心理问题继续蔓延,并尽快提高她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首先要整合社会各种力量, 为改善中国女性心理健康状况营造更加平等、和谐的性别文化与制度环境 。

⑵其次,明确女性心理健康的多维标准, 并转化为便于客观识别的具体指标,然后举行一次有代表性的全国抽样调查,以便对中国女性心理健康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发现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和明确要给予特别关注和公共扶助的人群。

⑶最后,建立和健全心理健康知识宣传与教育、心理保健咨询与指导、心理疾病发现与治疗三位一体的服务体系。

2. 个体调节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职业、不同状况等女性,选用多种不同层级的心理保健与干预手段进行健康促进。

根据我们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提出女性认知行为重建、情绪控制管理、婚姻关系改善、社会适应促进、生活技能培训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促进模式。

作者: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副主任,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 肖利军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