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如何改变讨好人格,真正的做自己
人格是区别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是一个人心理特性的总和。人格虽然不能够观察到,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个人外在的行为,去了解和判断其人格特性。
例如:一个人为了获得周围人的喜欢,而不敢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压抑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去迎合他人,从迎合他人的过程中,来获得他人的积极评价,从而证明自己价值的存在,这样的人是具有典型的讨好型人格的特征。
在成长的过程中,心理学家认为孩子最重要的就是获得价值感和满足感的需求,从长远的教育效率来说,惩罚和骄纵都不是一个好方法。
当父母对孩子实施惩罚或者打压的时候,孩子不会察觉自己当时在所处情境下所作出的决定,但是潜意识里会认为“我就是一个坏孩子”,因此未来的一些行为就会建立在这个潜意识之上。
从此为了满足自己的价值需求以及自认为不配得到的爱,而变成一个讨好者,不断的去寻求他人的认可。这样消极错误的认知,不会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格。
如果你是一个不懂得拒绝别人,来判断一下你是否有讨好的特点,以及该如何去改变。
讨好型人格具有的两个特点
心理学家认为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人格障碍,只是在错误的认知模式下,形成了不健康的行为模式。他们通常有两个共同的特点:
第一个:
就是在意他人的看法,忽视内心的感受,讨好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和想法,以他人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达到他人的满意。
第二个:
就是通过他人的评价来定义自己,讨好的人对内在的自己是不满意的,也就是从潜意识里认为自己是不受尊重的,通过外界的一种评判,来证明自己存在的意义,体验自己自身存在的价值。
如何改变讨好的行为、敢于去拒绝,去做真实的自己?
一、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常常不知道如何去爱自己,让自卑、压抑等情绪折磨自己的内心,其实谁人又都是完美的呢。
任何一个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好的自己坏的自己,你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无需介意自己的不完美,正视它接受它,你才会以客观和真实的眼光去看待自己。
二、建立边界感,勇敢说不
中国人在传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对于孩子的生活都是过度参与的状态,孩子摔倒了家长马上冲过去扶起来,却不懂得告诉他自己要努力站起。
一个没有边界感的父母,很难教育出有边界感的孩子。许多时候我们分不清楚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他人的事。
而将他人的事看成是自己的事,所以我们无论在人际交往还是对亲密关系上,都应该建立起边界意识,能够勇敢对他人说不,不是你的事,或者不是你的能力可以做的事情,合理拒绝。
三、建立自信心
讨好者在潜意识里是不接受自己的,认为自己没有价值和意义,对自己形成了一个错误的偏差,常产生严重的自卑情结。
这时候就需要去建立强大的自信心,改变自己错误的认知,从自己不断超越自己和实现自己的过程中,体验自身的价值,而不是将自己价值的体现,建立在他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