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个方法,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文 / 有事读书
2019-05-07 23:05


这三个方法,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大部分人都会苦于自己治不好的拖延症。而拖延症烦就烦在,你明明知道它的存在,但就是治不了它。

其实,不止我们普通人爱拖延,名人其实也一样。

著名的大导演王家卫,当年拍那部经典的《东邪西毒》的时候,他把一众明星拉到陕北榆林片场,这其中就包括张国荣、梁朝伟等等大牌明星。

然而这个时候王家卫拖延症发作,每天就是喝茶聊天到处溜达,就是不正经拍电影,这一众大明星也就跟着被困在了那里,急的投资方更是直跺脚。为了能收回成本,还赶紧请刘镇伟紧急救场,套拍出了另一部经典电影《东成西就》。这还不算,王家卫自己还坦言说自己拍片最长的一部是《2046》,前后一共花了5年时间。

那么到底怎么干掉这个看起来的【不治之症】?今天奥叔给大家推荐三个工具。

这三个方法,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积极的自我对话

在这里我们先要介绍一个新概念,叫反效率信息!所谓反效率消息就是我们在自我对话的时候,那些会激起我们焦虑和消极情绪的说话方式。

用例子来说明,比如在我们工作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反效率消息,这个工作我不想做,但是我不得不做,因为不做会被炒鱿鱼”,类似这种“我不得不……”的消息就是一种反效率信息,它传递出的是压力、抵触等消极情绪。

在这种压力式自我对话中,我们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受害者的形象,面对一项工作,一旦我们把自己至于受害者的角色中,很容易引发拖延行为作为反抗

那该怎么办?我们应该用更积极的状态来进行自我对话。对于高效者而言,他们会使用主动选择的句式,面对工作的时候,你是选择者的姿态,你可以不做,但是你要清楚不做的后果,如果相比不做它的后果和做它,你决定选择做它,那么就全心全意的投入进去。但你要明确,这是你选择的结果,而非受害者的被迫。

这样的反效率信息,还有很多种,比如下面这些:

用“我什么时候开始”代替“我必须完成”

“我必须完成”这样的句式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终点,而这个终点是不确定而且遥远的,这会让我们在面对具体的工作时毫无头绪,无从下手。完成工作显得遥不可及,从而引发强烈的焦虑感。但如果我们转换一下,变成“我什么时候开始”,则将我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当下。

用“我可以走出一小步”代替“这个项目大且重要”

当我们说“这个项目大且重要”的时候,我们其实是想表达,这个项目太难了,我可搞不定,至少我不可能很快搞定。显然我们又会用拖延来面对,往往这种时候我们应该换一种句式,“我可以走出一小步”,就好像你需要写一本书,面临写一本十万字的书,你不需要直接交出十万字,你可以先迈出一小步,比如写一份大纲,或者开始写第一章。

用“我完全是一个凡人”代替“我必须做到十全十美”

面对一项任务,我们越是想着完美,我们就会越自责越犹豫,因为没有什么会是完美的,那么让你开始着手工作也会越来越困难。而且,即使你开始了工作,因为想象着十全十美,那么在过程中,当你遇到困难时,你放弃的可能性也会更高。相比而言,高效者都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我完全是一个凡人”,不要用圣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而是用一个凡人的标准,凡人都会犯错,凡人都会出现一个偏差。

以上就是拖延者和高效者在语言上的差别,可别认为这仅仅只是说话的方式不同,会有什么改变?要知道这不仅仅只是改变语序或者用词那么简单,它改变的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以及我们内心自我的认同感。

无忧休闲


这三个方法,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我们从小就听过这样一句话说:会玩的学生才会学习;长大之后又会听到: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古人也说了,要一张一弛,要劳逸结合。

如果你不好好玩,可能你会拖延的更厉害。因为如果我们把每天的日程用工作排的非常满,而没有时间休息娱乐,那我们会觉得工作变得更加繁重、更具剥夺感。从而滋生抵触情绪,因为害怕一旦开始工作就没有了休闲时间,我们往往会一拖再拖。

所以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注意劳逸结合,而且最好将休息娱乐当做工作的激励和反馈。

及时的回报和反馈相当重要,这也是我们常常不自知的沉迷于游戏的原因,游戏中几乎随时都伴随着反馈和激励,比如不断地得分、不断地捡装备、不断地升级,这些都刺激着我们不间断的一直玩下去。

工作中,也一样,如果我们设置合适的休闲娱乐作为及时的反馈和奖励,不仅会让我们摆脱拖延,还能提高效率。毕竟我们往往都更愿意被快乐而非痛苦激励。

逆向日程这三个方法,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逆向日程,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在做工作计划日程表的时候我们倒着来做,比如月初1号的时候你收到一个任务要在月底30号的时候代表部门做一次PPT汇报,那我们来做日程的时候就从30号开始倒着来做。

30号汇报,那么28号就需要定稿并且自己彩排几次,24号把PPT初稿交给部门主管审核然后修改,20号开始做汇报PPT,15号稿子交给主管审核并修改,8号开始写汇报稿子,3号搜集整理资料,2号和主管沟通确定汇报主题和大纲,那么1号也就是此刻能干嘛?

你可以开始准备明天的沟通,或者先捋顺自己的想法。

为什么说逆向日程会有助于我们摆脱拖延,是因为如果我们用常规的思维,也就是将注意力放在终点,放在30号那天的汇报中,但那一天我们是不可控的,所以我们的注意力会慢慢变为焦虑、紧张甚至恐惧

这三个方法,治好了我的拖延症

如果我们做这样一个逆向日程,其实我们是将注意力从终点那个庞大而不可知的任务结果,一步步拉到此时此刻。我们的注意力最后会落脚在现在手头上能做的事,而这是可控的,所以转换成行动也就更简单

以上就是干掉拖延症的三个方法,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虽然拖延症并非我们所理解的那种疾病,但要彻底治好它,可能真的需要一个漫长的治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有挣扎和痛苦,但是只要方法对,肯坚持,肯定会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