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文 / 知我心理学
2019-05-05 16:13

我们都曾是孩子,孩子的世界里父母是最有力量、最有话语权的存在,那时的他们是我们唯一的依赖,当我们不被理解、不被善待时,这种信任感、依赖感的崩塌可能是父母无法理解的。甚至从他们的角度还会认为“我这是为了你好,你长大就会明白了。”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可我长大之后,每每因为一些事情想起自己被打的经历,当时的害怕、无助依然会在此刻将我裹挟。即使我长大了,我依然还会感到难过啊。

与父母的相处,是我们一辈子都在面临的难题。不只是儿时的“被打”,在青春期遭遇的许多问题,我们都不得不“独自”面对。

青春期已经这么难了,却有太多的父母缺席了孩子这个独特人生时期的成长。曾经,我们在互动栏目里问大家,在你的青春期,有没有经历过一件特别艰难、或者感到特别困扰的事?当时你是怎么度过的?如果你有机会给青春期孩子的父母一个忠告,你会说什么?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以下是来自粉丝们的故事。

01.

我应该最想告诉我妈妈的是,别因为家里困难却不想让我分心学习,而不告诉我家里面的大小事,这么多年我感觉我对于家庭大小事件的参与感很低,因为你和爸爸总觉得我小,不该让我担心。但其实孩子很敏感,我一直能感觉到隐约的不对,因此总有不安感,也因此缺失了很多本该有的成长机会。

02.

十几岁的时候被霸凌,长大后甚至恨上了那个学校,那时候父母说:“一个巴掌拍不响”或者干脆说,“谁让你长得丑,别人看你不爽”,现在是“那你要我们怎么办?”只想说孩子有时候不是需要你们做大侠出头露面,更不是尖酸刻薄的嘲讽,而只是需要你们一句温柔抚慰罢了。

03.

被母亲打,揪头发,扇脸,歇斯底里地打,本意是为你好,但是因为达不到她的要求就会被打,我一度觉得活着没有什么意思,没什么快乐,更不用说有什么自信。她一直讲你这孩子不自信,却不知自信的孩子是被爱出来的。直至我长大她也不会承认这是她的错,我想她一辈子不会承认。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04.

想对青春期的父母说一句,相信你的孩子,在出现任何问题的时候选择跟自己的孩子站在一起,而不是相信他人的诋毁。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的时候,请选择坐下来好好谈谈,而不是劈头盖脸地一顿骂。青春期的孩子叛逆归叛逆,但也没有父母想象得那么不懂事。

05.

我是留守儿童,从小和父母不亲。青春期是女孩子需要买内衣的年龄了,因为害羞,也因为和妈妈不亲,到高三我才扭扭捏捏进了内衣店,自己随便挑了一件。我想对父母说的是,青春期的孩子有的很叛逆,有的却很拧巴。在身体和心理发生巨变的这几年,他们很可能不知所措,羞于开口。如果这个时候父母能主动点,会帮他们很多。

06.

初中的一位老师以严格和教学质量高闻名全市,十三岁的我被送入了那个班。老师的确有自己独有的教学技巧,但却一直在给所有的学生施加精神压迫。学生表现好的时候她会夸你是清华北大的料,一旦有失误或者表现差,她就会让你觉得自己的人生从此无药可救。十几岁的孩子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世界观和固定的思维模式,只会服从于权威。长大了一些才明白自己那三年一直在承受言语暴力,性格也大受影响变得十分极端,甚至如今已经二十多岁了还会时不时梦到班主任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骂我,说就是因为我这种学生才害得她三年拿不到优秀班主任的称号。我一直在想,如果将来我做了父母,只希望孩子在普普通通的环境下长大,不会一直被压抑的情绪伴随着,至于成绩什么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够成长为三观正,人格健全的人。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07.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体验过没有零花钱的日子。真的,一!分!都!不!给!家里一点儿都不穷,时不时就大鱼大肉,啥都不担心,就是不给我零花钱!青春期时候还有很多因为钱而烦恼的事情,以至于现在都觉得自己和钱的关系不健康。我想给父母的忠告是:不要拿钱威胁孩子!

08.

初二谈恋爱遭父母反对,虽然没有强制阻止,但妈妈很伤心,我到现在也没搞明白原因。爸爸让我进房间安慰在哭的妈妈,当时完全不知道该说什么,感到莫名其妙,很难受,要放弃女朋友是不可能的,不懂妈妈为什么不给沟通的余地。只说了句:“妈妈对不起。” 妈妈抽噎着问:“你知道自己错哪了吗?”我就转身出了房间。想对那时的妈妈说:“从你拒绝我爱别人开始,你变成了我最难去爱的人。”

09.

我的原生家庭没有给我很温暖的感觉,父母总是吵架。中国父母普遍不喜欢口头上表达爱,认为行动上才是真的爱,但言语同样重要。想说真的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吵得很难听吧,孩子真的会很难堪。

10.

我是女生,家庭条件不好,因此穿着打扮跟不上同学。所以我在学校被女生欺负,老师也经常针对我。只能跟成绩不好,但是很讲义气的男生一起玩,他们都是差生,我跟他们一起爬墙去网吧、打群架,他们都非常照顾我,是我青春期仅有的朋友。但后来因为在网吧被班主任抓了,我爸妈被叫到学校。老师在爸妈面前对我冷嘲热讽,说我从小就勾引男生,跟男生厮混。爸妈可能觉得很丢脸吧,回家狠狠打了我。后来我性格变得很极端,再也没有朋友了。想跟青春期的爸妈说,不要觉得孩子上网就是“混账”,可能他们就是很孤单很需要温暖。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11.

高一,一个人去了邻市读高中。没有朋友,没有手机(已经201x年,妈不给手机),水土不服。学校没有医务室,住校生限制了出入,一直恐惧老师的我不敢找老师开出入条。只靠矿泉水活了四天后,用公用电话给妈妈哭着说我过得多孤单,多辛苦,多想家。我妈说,这是你自己的选择,又不是我让你来这里的。因为这个电话,和母亲开始了不可挽回的疏离。我的生活,我的想法再也没有跟母亲主动分享过。

那三年过得很苦,都是自己扛下来的,不断暗示自己,考上大学就好了。如果回到高一那天,我会说出来那句话:我不是真的要回到你身边,我只是想你能在电话那头远远地对我说一句“妈妈在,加油。”

12.

我初中在一个关系班,班里的同学家长不是学校老师,就是当地公务员、银行行长。初三的时候吧,同学家长都陆续给班主任送礼了,我学习又差,也没让家里去找班主任,班主任就会故意让我难堪,明明跟同学同时进教室,可就是让我罚站,还让叫家长,另一个同学就安然无事地进门了,后来才知道他父亲是银行行长,早就跟老师打过招呼了。当时觉得自己没犯错,就坚持没叫家长,每天班主任都会故意到我座位前,冷嘲热讽。自己每天都担心老师随时会把家长叫来学校,每天都小心翼翼地看班主任和家里人的脸色,特别害怕,现在想起来会好想抱抱当时的自己,辛苦你了。想跟青春期孩子的父母说,多多注意自己孩子的性格变化,不要一味地盯着成绩,以最好的爱拥抱孩子吧。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13.

姨妈刚来半年,还处在不怎么规律的阶段。有一次拖了20多天,我妈各种明示暗示:“你例假还没来?”“大人这么久没来就是怀孕了。”“你有没有做那种事?”....甚至家里突然出现一盒验孕棒,就放在我一定看得到的地方。虽然父母从没对我进行过性教育,可该懂的我都懂,洁身自好的道理也清楚。但是他们并不选择相信是我的姨妈还不规律,反而认为是我随便地和男生滚床单了,一连大半个月对我没有好脸色。最后是我主动提出来去医院,医生是个大婶,只说了一句,"她才14,月经不准很正常",我妈立马笑了。爸爸妈妈能不能首先选择信任自己的孩子?

14.

上初中,父母把我寄宿在舅妈家。舅妈本身比较严厉,我爸妈在外地打工又没有钱,我爸妈就一直在我舅妈面前唯唯诺诺,导致我初中三年在家从不敢大声说话。我以后绝不会让我的孩子寄人篱下。现在我快30了,依然对我舅妈心生恐惧。

15.

我想要告诉家长们,如果你的孩子有厌学的情绪,或者和你说被人欺负,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忽视,请耐心地陪在他身边,坐下来和他好好谈谈。你以为只是孩子们闹着玩,不知道我的一辈子都被这毁了。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每个孩子都无声地期待过,在全世界都不相信自己的时候,爸爸妈妈能说一句:我的孩子,我相信他。而不是用言语或行动上的压制获得孩子表面上的“平静”。

孩子每一次被打都会受到身心的双重伤害。


生理方面:后脑勺——可能会引起一些呼吸衰竭并发症。太阳穴——太阳穴遭击打,可能对视神经发育不利。拧耳朵——可能会导致鼓膜穿孔。打屁股——可能造成孩子脊椎损伤。

心理方面:研究发现,在一些于公共场合遭受父母殴打的孩子身上,会有类似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它主要源于爆发性的伤害,还会诱发其他心理问题,比如极度消沉、拒绝社交甚至自杀、自伤倾向…

“棍棒底下出孝子”已经不再是适合新时代的教育方式了。

心理学:成为大人后,我还是想对我青春期时的父母说这些话


今天的推送,送给全天下的父母和孩子。

感谢世界让我们经历了这么多之后,最终安稳地长成大人,也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做更好的父母,培养出更快乐的小孩。

欢迎关注头条号“知我心理学”——2018年度健康头条号。

400万用户信赖的心理学社区,在这里找到你的幸福生活